更新时间:2024-08-17 04:25:5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脊髓颈椎治疗方法有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8-17 04:25:59 970 ℃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钙化,导致脊髓受压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因此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脊髓颈椎治疗方法有什么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可分为保守,手术,微创治疗三种.保守治疗大多数患者效果不理想;手术治疗风险高,创伤大;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像臭氧髓核消融术,激光针刀技术,胶原酶溶解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等,这些微创技术对颈腰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骨病疾病的治疗,具有准确,灵活,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费用最省的优点.我建议您一定要到专业的颈腰椎病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出现站立不稳,走路易飘,说明脊髓受压推拿、牵引都不合适。如果出现下肢无力、或下肢发硬,要及时手术治疗,以防止脊髓受压过久引起瘫痪。同时可以先用中药来内服治疗,慢慢的突出的椎间盘减小后,对脊髓的压迫也会减轻。建议不要乱活动颈部,更不能让人推拿。随时做好手术的准备。膏药有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不仅能控制阻止骨关节病的发展恶化,而且患者是康复后不易复发.安全无副作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脊髓颈椎的病因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退变。在颈椎各个结构中,颈椎间盘退变被认为发生最早。随着椎间盘质地变性,含量减少,高度下降和周缘突出,椎间盘后部被覆的后纵韧带的增厚骨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相应椎板间黄韧带及椎间关节应力增加,韧带关节囊增厚,弹性减少,造成椎管径线减少,尤其是前后径,即矢状径的减少构成了脊髓压迫症的静态因素。动态性因素主要是指颈椎的伸屈活动加重脊髓的应力、变形。颈椎伸展时,椎管长度缩短 脊髓松弛,脊髓组织变“短粗”,截面积增大,黄韧带自侧后方折入椎管,纤维环及被覆的后纵韧带后突,脊髓受压增加;颈椎屈曲时,椎管拉长,脊髓变扁、变宽,弓弦作用使其前移,椎管前方之骨赘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抵压脊髓,加重脊髓损害。有些作者强调颈椎后伸时,为上一椎体后下缘与下一椎节椎弓后部前上缘靠拢,产生对脊髓“钳压”作用。脊髓的功能障碍病理在于脊髓受压和脊髓供障碍所致,脊髓内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轴浆流阻断、扭曲变形,脱髓鞘变化,神经细胞坏死,凋亡,脊髓炎症缺血等,少有胶原增生、瘢痕形成或囊性变。

慢性损伤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原因中作为诱发因素。

数学者认为发育椎管狭窄可降低发生脊髓型颈椎病的阈值。

脊髓颈椎的表现

1.常见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感觉障碍多不规律,手臂的麻木多见,但客观上浅痛觉障碍与病变所支配皮节不一定对应,深感觉少有受累者,可有胸或腹束带感,此时常伴有腹壁反射增强。

上肢通常多以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为主,手笨拙,无力,表现为写字、系鞋带纽扣、用筷子等精细动作困难,随病情发展可有手内在肌萎缩,可出现上位其他上肢肌力减退。Hoffmann征(霍夫曼征)多显示阳性,可有反向桡反射,即敲击肱桡肌腹或肱二头肌腱致手指快速屈曲,与Hoffmann征阳性意义相同,或出现更早。少数高位脊髓病变可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

下肢多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异常,表现为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和肌力减损,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活跃、亢进,出现踝阵挛、髌阵挛、Babinski征呈阳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导致走路不稳,尤其快走易跌倒、步态蹒跚、可出现痉挛步态。

脊髓型颈椎病较少引起排尿排便困难括约肌功能障碍

2.不同病变类型的表现

由于脊髓受压病变的不均衡性,脊髓型颈椎病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多变性。两侧病变可有轻重不同,甚至偏重 侧,但极少出现脊髓半横切,即Brown_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后者于髓内肿瘤相对多见。

以上肢功能障碍为主者,表现为神经根症状,多为前述下运动神经元通路障碍,病变在脊髓中央,两侧灰质周围。

以下肢症状为主者,主要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通路障碍,为脊髓外周长传导束纤维受累所致,下肢神经功能异常也如前述。少数病例上肢症状轻微或无症状,需与胸椎管狭窄症鉴别。

所谓前脊髓动脉型并不多见,起病急,运动障碍一般是下肢重于上肢,温觉与痛觉减弱或消失,而深部感觉大多正常,可出现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脊髓型颈椎病有什么危害呢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到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根据受累的主要部位所产生的表现,分为:

1、神经根型:表现为颈肩痛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痛、颈活动时加重,患侧上肢乏力、沉重或持物坠落。

2、脊髓型:表现为下肢双侧或单侧发麻、沉重,随之行走困难、步态不稳。以后出现上肢双侧或单侧发麻、疼痛、手无力,晚期可出现瘫痪

3、椎动脉型:约占10~15%,短暂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同时伴有颈肩或颈枕部疼痛恶心呕吐耳鸣、行走不稳等症状,眩晕常与颈部活动有关,但意识大多存在。

4、、交感神经型: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激惹的症状,少数出现抑制症状,兴奋有头痛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

5、颈型:主要表现为枕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头偏向固定于一侧。

如果患上了这种脊髓型颈椎病疾病不及时做治疗的话,那么是很容易给这种疾病带来很大的伤害和困扰的,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处理,首先从运动方面,多运动运动的话才可以改善这种疾病所引起的疼痛,而在治疗这种脊髓型颈椎病的时候颈部活动量要适度。


家教你正确区分脊髓空洞症与颈椎病

脊髓空洞症,大家并不陌生,就是脊髓内出现空洞,此病发病缓慢,由于其发病时同样具有肩颈部疼痛等症状,故很多人以为自己患了颈椎病而非脊髓空洞症,这对患者的初期自我判断非常不利。今天,第四军医大学唐 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就脊髓空洞症和颈椎病作以区分。

什么是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多发生于颈胸段的慢性脊髓病,好发于青年人。有痛温觉与触觉分离之感,尤其温觉减退或消失时更加明显。可有肩、上肢和上胸部疼痛、麻木或寒冷等感觉,有时疼痛剧烈,呈灼痛或钻痛性质,亦可出现下肢痉挛性瘫,括约肌功能障碍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障碍,如肢体发绀,多汗或少汗,皮肤干枯指甲变形以及霍纳氏征等。

脊髓空洞症和颈椎病如何区分?

以上这些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有时很难和脊髓型颈椎病相鉴别,但脊髓型颈椎病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有助于鉴别:

①起病年龄小,多为20~30岁,而颈椎病多发生于4O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②一侧或双侧上肢及至上胸部呈一致性的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和深感觉无改变,即表现为长手套、半褂或全褂式节段型脊髓分离型感觉障碍。而颈椎病的温、痛觉丧失多不完全,可以感觉温度差较大的温度。

③常合并脊柱先天畸形,如环枕骨融合、颅底凹陷、颈肋脊柱裂等,一般无椎体骨质增生及退行性椎间隙改变的表现。

④下肢锥体束征出现较晚,霍夫曼氏征多为阴性。

⑤手部肌肉萎缩明显,且出现较早。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以迷走神经功能障碍较多,如心慌意乱、胃胀不适。

⑦脊髓造影畅通,无椎管狭窄、椎间盘后突之症状。

⑧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常无异常表现,也无椎管狭窄症之表现。

根据以上特点加之颈椎病的综合临床表现,相信大家已经对二者的区别非常清楚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温馨提醒广大读者:一旦发现自己有肩颈疼痛、不适等症状时首先应及时前往正规专科医院检查确诊病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切莫延误,同时在就诊时除传统科室选择外,也可选择神经外科就诊。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怎么引起的

一、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怎么引起的一、锥体束征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特点,其产生机制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减少所致,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

颈椎病之脊髓型颈椎病的检查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压迫所造成的,它的病因有很多,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该病发生以后的危害很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一起来看看吧: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主要表现为:(1)

颈椎病之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

相信大家对于脊椎型颈椎病并不陌生,该病发生以后,会特别的疼痛,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起来,平时多了解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由于先天性,动力性,机械性等因素对脊髓及伴行血管产生压迫刺激而致病。先天性因素(15%):先天性因素主要指

Hash:6c0d87005ac04d49784dc0b38a6bb252dfbb404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