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23:27:1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散寒的食物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7-19 23:27:10 257 ℃

对于寒性体质的人,生活中往往会出现手脚冰凉,而女性的表现会更多,容易造成痛经虚脱所以这就需要多吃一些温经散寒的食物,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散寒的食物有哪些

胡椒猪肚

原料:猪肚白胡椒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可加盐、醋并用开烫洗),锅内注水,猪肚块(或丝)下锅,参与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汤稠肚烂时,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汤可在饭前饮用。胡椒性温热,有温中散寒作用;猪肚有健胃养胃的效果。

鲢鱼

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带鱼

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甘,具有安五脏、暖肾之功效,善治脾胃虚寒之症疾。在冬季常是用狗肉,对于手脚冰冷畏寒腰痛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体寒的介绍

“体寒”,以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个八纲辨证,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长期处于寒性体质,女性会影响到生育、月经等,男性就会引发性功能障碍

体寒是由于体质和生活习惯的交错而引起的症状,要想彻底治疗体寒,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意,并且长久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防治体寒。身体中的热量大部分是由“肌肉”产生的,特别是通过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全身的液循环,从而达到体热的效果。平日里,可尽量用脚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血液循环流畅了,体寒也就得到了有效预防。

体寒的原因

一、循环障碍

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循环不良”。

二、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

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三、月经和生育引起的激素变化

在有手脚发凉症状的人群中,女性占绝大多数。这是激素变化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皮下血管收缩和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发寒症

四、疾病因素

雷诺病雷诺现象、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则多发生于中年男性。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心理过分敏感、平时过度操心、时常心神不安的人也是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

体寒怎么调理

自制药膳红枣。红营养价值高,味甘,性温,补中益气,是调理体寒的一大圣品。购买时最好买散装的,二三十元一斤的就可以了。选择饱满红润,有淡淡枣香,无黑点霉坏。洗净泡30分钟左右后,沥干。辅以黄芪当归太子参(老年人或有肢体麻痹症状的可加天麻)等中药,洗净切片。与红枣一起加水没过,大火煮开后,小火加盖慢熬至一半水时,加入冰糖适量,继续小火慢熬至水呈粘稠状裹于红枣表面。用塑料、玻璃或搪瓷器皿盛出晾凉。可根据各人情况,调些蜂蜜。放入冰箱,冬日每天取食十粒左右。夏日可酌量减少。长期服用,对改善体质很有效。

忌食或少食寒性、凉性食物。例如螃蟹、凉茶、西瓜、海产品等。夏日勿贪凉而多用冷饮、冰饮品。

注意保暖。体寒的人体内本就寒气多,更要注意保暖,勿使寒气入体。例如夏日空调间勿久待,室温保持26度以上,风扇勿对着长时间吹。关节、颈椎肠胃等部位勿长时间裸露受寒。

临睡前(尤其是冬日)用加了姜汤的热水泡脚15分钟以上。期间可多次加入热水,以保持高水温。这样可以使血脉循环通畅。睡前在被窝里加两个热水袋< /a>,一个在脚部,一个在胃部。这两处暖了,全身就都暖了。

可去有资质养生馆、洗脚店做精油按摩或开背。也可以去正规医疗机构拔火罐湿气寒气。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肥胖浮肿、舌苔淡白、四肢冰凉、月经不调等症,这多半跟脾虚有关系,很多时候脾虚者还会带有体湿及体寒等症。那么什么是脾虚呢?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其病因是什么?相应的,体湿的症状有哪些?体寒的症状有哪些?下面跟我们一起去了解下!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脾虚的症状

以前,我们很少关注脾虚,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脾虚之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所谓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脾虚的临床表现

1.脾气虚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虚的病因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 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1.脾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2.脾阳虚

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

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不统血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体湿的症状

体湿即为体内湿气,其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END

体寒的症状

1

轻度体寒症状

1、怕冷,手脚冰凉

2、容易感冒感冒恢复期长

3、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有垂坠感

4、面色暗淡,无血色

5、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6、睡眠质量差,睡眠

符合以上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中度体寒症状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

3、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皮肤干燥易干裂

5、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3

重度体寒症状

1、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2、下半身水肿严重

3、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胃胀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散寒消炎汤:温肺散寒,祛痰止咳

材料生姜3片,鹅不食草6克,紫苏叶、胡颓子叶各9克。做法将以上各药水煎服。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性味归经鹅不食草性温,味辛,归肺经。食性配伍孕妇忌服,气虚胃弱者忌用。养生堂提示此汤能温肺散寒,祛痰止咳,中医食疗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冬季寒冷容易胃寒 6款药膳方暖胃散寒

冬季天气寒冷,受到寒气袭击,很容易出现胃寒,而胃寒指的是脾阳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病症。胃寒患者常会出现胃脘疼痛,得温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中医指出,治疗胃寒宜暖胃散寒。下面小编就来给你介绍6款防治胃寒的药膳方帮大家暖胃散寒,一起来看看吧。材料:羊肉150克,胡椒10克,陈皮6克,生姜15克。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

桂花温胃散寒,药酒化痰散瘀

桂花不仅是一种花,还可以作为食疗食材,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分析,桂花温胃散寒可治疗脾胃虚寒,还可以缓解疼痛等。温胃散寒第一花古代的读书人钟爱桂花,留下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吟咏桂花的名句。古时科举考试要在“桂苑”

Hash:4542ebc693728d20663b8d21cb3f5a0e407c1ea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