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20:30:2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回事呢

BY:大叔18岁 2024-07-17 20:30:27 90 ℃

患有黄疸的病人平时在皮肤上也会存在明显的表现,不仅仅会看起来发黄,有时候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还应该及时的缓解皮肤瘙痒等其他的身体不适。对于患者自己来说,平时应该怎么注意,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疸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疽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早产儿。它是指新生儿出现黏膜、巩膜、皮肤黄染的临床症状,黄疸严重的患儿可影响其智力发育平。

新生儿常常出现的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两类。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临床只需观察即可。有相当一部分黄疸表现为持续时间长、血清胆红素含量高等特点,属于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多数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升高,若治疗不及时胆红素可沉积于大脑引起胆红素脑病,此外还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肝功能等,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急性期死亡率可达50%~70%;而存活的患者中也有80%左右将出现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如何及时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国外研究认为核黄疸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致严重的临床表现,还认为较安全的清胆红素水平常常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异常。不随意运动脑瘫的主要病因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胆红素脑病,婴幼儿基底核区不同部位对损伤具有选择性。

胆红素主要损伤苍白球,而缺氧缺血主要损伤壳核和丘脑。胆红素神经毒性的主要靶细胞是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相同剂量的胆红素作用下,神经元主要表现为凋亡而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线粒体功能改变兴奋性氨基酸参与了凋亡过程,只有在大剂量胆红素的作用下,神经元才以坏死为主要表现。

胆红素在新生儿血脑屏障受损情况下易通过该屏障在细胞膜处聚集、结合、沉积,使神经元受损,阻滞细胞膜电位传导,影响脑细胞功能状态降低脑细胞能量代谢。胆红素在脑内不同部位沉积有差异,脑干处沉积最早,含量最高。脑干听觉通道对胆红素毒性作用特别敏感。未结合胆红素不但可在内耳毛细胞耳蜗核沉积,还可损害整个脑干组织,造成中枢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异常。

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回事呢

黄疸病人主要可能会有皮肤发黄的情况出现,而且不少人都觉得只要是患上黄疸的话,单纯的治疗黄疸的话就没事了,其实重度黄疸还需要注意引起皮肤瘙痒的情况,皮肤瘙痒也有可能会因为黄疸引起的,所以说一定要注意。

重度黄疸患者由于胆汁分泌障碍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胆汁中的胆成分刺激感觉神经末 梢而使病人感到周身皮肤瘙痒。由于瘙痒难忍,患者便用手不停地进行抓挠,甚至将肩背部靠到墙角摩擦以解除其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极大地增加 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不停地抓挠皮肤很容易造成破溃,诱发感染或其它并发症,应采取一些方法予以解除或减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条:

(1)瘙痒时,可用手拍打解痒,忌用力抓挠。

(2)白天时,可采用听广播、音乐、阅读报纸、书籍的办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抓痒的时间。夜间,可用一些镇静药物,以保证休息。

(3)用温热水淋浴可以使表皮血管扩张,加速致痒物质的转移,减轻其对皮肤感觉神经的刺激。但不能使用肥皂或浴液等碱性用品

(4)剪短指甲,将手套入一布袋中,或用手帕将手指包裹住后轻轻地进行抓痒。

(5)可遵医嘱外涂一些止痒药物,涂在瘙痒的皮肤表面,每日数次。

黄疸正常值

人体血中的红血球老化后经代谢产生一些废物,其中一种称为胆红素的废物最后经由肝脏排出体外。如果这种废物产生过多(如红血球破坏过度)或无法排出(如肝胆系统疾病造成排出异常)就会累积在体内,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也就是所谓的「黄疸」。所以说黄疸由许多不同的原因造成胆红素堆积在体内而形成的临床表现。

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如胆红素浓度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胆红素。

医护人员会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mg/dl。

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为正常值范围。

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黄疸的检查

黄疸病倒的实验室检查较多,主要是病毒标志等病因学检查以及凝血机制等肝功和并发症指标测定,以有助于病因的鉴别诊断以及综合判断病情程度,应当合理地加以选择。

(一)肝功能试验

1.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分一分钟胆红素和总胆红素两种。前者相当于结合胆红素(CB),正常不超出3.4μmol/L(0.2mg/dl),波动范围为.85~3.4μmol/L(0.05~0.2mg/dl)。总胆红素(TB)系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之各,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正常不超出17μmol/L(1.0mg/dl)。

2.尿液中胆红素:溶血性黄疸尿液不含胆红素,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均呈阳性反应。

3.尿液中尿胆原:急性大量溶血时,尿液中尿胆原显著增加,慢性少量溶血时,尿胆原含量变化不大。肝细胞性黄疸时,尿液尿胆原可增加;肝内胆淤时则可减少,甚至消失。肝外梗阻时尿中多无尿胆原,尤其是癌性黄疸。

4.粪中尿胆原:梗阻性黄疸时可见下降,结石性梗阻常为不完全性,而癌性梗阻则可完全性。

5.蛋白质代谢试验:血清蛋白定量、蛋白电泳分析对黄疸的鉴别意义不大。血浆白蛋白下降见于严重肝实质损害,如慢性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和晚期肝癌。血浆球蛋白升高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见于活动性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等。血浆总蛋白的变化在肝细胞性黄疸时比较明显。长期肝外梗阻和胆汁性肝硬化,血浆α2和β球蛋白明显增高。

6.血胆固醇胆固醇酯和蛋白X(LP-X)测定反映肝细胞的脂质代谢功能以及胆系的排泄功能。

7.血清胆汁酸测定:胆汁酸在肝内合成及分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不超过10μmol/L。肝胆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肝细胞对胆汁酸与胆红素摄取和排泄机制不同,在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如Gilbert症及溶血性黄疸时,并不存在胆汁酸潴留,故有助于黄疸鉴别。

8.血清酶学检查:血甭酶活力(简称血酶)测定对黄疸的病因诊断可有一定帮助。临床上常用的血酶有两大类:①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类,主要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及门冬近酸氨基移换酶(AST),其他还有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醛缩酶(ALD)、精近酸酶(ARG)和鸟氨酸氨甲基移换酶(ChE),在肝炎时,血内含量下降,②反映胆道病变的酶类,如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亮氨酸肽酶(LAP)和5’核苷酸酶(5’-NT)等酶。黄疸酸氨肽谱(enzymogram)检查,即一次微量测定一系列酶,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如一次测定ALT、AST、OCT、ALP、GGT和5’NT6种酶。如前3种酶上升则为肝细胞性黄疸,而后3种增加的则为梗阻性黄疸。但血酶检查无助于鉴别肝内胆瘀和肝外梗阻性黄疸(参阅“病毒性肝炎”)。

9.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维生素K在肝细胞内能促使凝血酶原形成。肝细胞性黄疸时,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系脂溶性,在肠内经胆盐作用始成为水溶性而被吸收,因此,梗阻性黄疸时凝血酶原时间也可延长。

10.染料排泄功能试验:靛青绿(ICG)排泄试验ICG入血流后,迅速与白蛋白结合而被肝细胞摄取,在肝内经代谢后直接由胆道排入肠道,故能正确反映肝细胞排泄功能。正常人按0.5mg/kg体重的ICG量作静脉注射,15分钟后静脉内滞留量为0~10%。

(二)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慢性活动性肝炎时IgG明显增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IgM显著上升。肝外梗阻时,免疫球蛋白则为正常。

2.甲胎蛋白(AFP):正常成人血中AFP含量极微(<20ng/ml)。

3.自身抗体测定:免疫荧光试验测定黄疸病例线粒体抗体的阳性率不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约为95%,慢性活动性肝炎为30%,而长期肝外梗阻者偶呈阳性。

4.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标志:如抗HAV-IgM阳性,提示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和抗HBc-IgM阳性,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有所帮助;ALT异常伴抗HCV阳性,宜考虑丙型肝炎;抗HEV-IgM阳性,则提示有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三)血液学检查

溶血性黄疸,除贫血外,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加(常在5%~50%,偶达90%以上),有多染性红细胞出现。骨髓检查也显示有核红细胞增生等代偿性改变。

(四)X线检查

1.肝区X线平片有助于了解肝脏大小和形态,结合透视还可确定膈肌的位置,膈面是否光滑,膈肌活动是否受限等。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能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等。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或有助于肝外梗阻的诊断。

3.常规口服和静脉胆道造影常因黄疸较深而不能显影,如采用某些造影剂(如40%cholovue等)则在总胆红素大于102~119μmol/L(6~7mg/dl)时,仍可造影。

4.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肝内、肝外梗阻性黄疸的鉴别。为了避免肝穿刺胆管造影的并发症如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近有人倡用颈静脉插管造影,从颈静脉插管至肝静脉,然后穿破血管进入胆管进行造影。

5.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从显示的血管变化可以推测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胰腺疾病或有帮助。

6.脾门静脉和脐静脉造影 可显示门脉系统的血管形态,对诊断门静脉高压、肝占位病变及门体分流术前估计病情有一定帮助。黄疸病倒较少进行此类检查。

7.电子计算机分层摄影检查(CT) 腹部CT可能显示肝胆胰等腹内脏器的断层图象,对肝脏和胰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以及胆管和胆囊是否扩张有较大参考价值。有助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

黄疸如何护理

一般护理

新生儿黄疸

1、观察皮肤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光照疗法护理。

3、耐心喂养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临床护理

1、生命体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2、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补液管理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健康教育

①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②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③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④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⑤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其他黄疸的护理可以参照各专病的护理要求,如病毒性肝炎的隔离制度等。

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回事呢

患有黄疸的病人平时在皮肤上也会存在明显的表现,不仅仅会看起来发黄,有时候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因此在治疗黄疸的同时,还应该及时的缓解皮肤瘙痒等其他的身体不适。重度黄疸患者由于胆汁分泌障碍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胆汁中的胆盐成分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而使病人感到周身皮肤瘙痒。

胰腺癌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办,如何治疗胰腺癌

一、胰腺癌黄疸皮肤瘙痒怎么办一、预防皮肤感染:胰腺癌患者很容易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所以患者预防皮肤感染的工作就必须要做到位。患者主要通过穿着一些柔软棉、丝质内衣等方式来预防皮肤瘙痒等症状,应教育患者穿着柔软棉、丝质内衣,不要用手抓

什么样的癌症会身上黄皮肤瘙痒

内脏的癌症,如胃癌、肠癌、肝癌及卵巢癌、前列腺癌均可发生顽固性瘙痒。糖类食物也要少吃,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

Hash:06aa3cb1561187c97aff6edf7988a62f66370ce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