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21:42:0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

BY:大叔18岁 2024-07-16 21:42:03 298 ℃

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增强我们的体质,还可以很好的降低疾病的风险,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但任何东西都存在两面性,若进行过度的运动则会使我们的身体各个系统变得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出现呼吸急促腰肌劳损等情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预防呢?今天来给大家说说。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

1、整理活动:通过整理活动,可以让各部位肌肉放松,让液循环改善,代谢产物加速排出。如:慢跑广播体操、放松散步等。

2、充足睡眠对于运动性疲劳恢复很有利。

3、合理营养:及时补充能量还有维生素,补充适当的电解质与,多吃蔬菜水果,就能让疲劳加速消除,又能让抗疲劳的能力提高。

4、其他手段:出现程度较重的疲劳可利用理疗、按摩、水疗心理治疗、听音乐中药调节等。其中保健按摩的效果最明显。

运动性疲劳疲劳产生的原因

1、能量消耗:不少研究证实,能源物质消耗过多和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

2、代谢产物堆积: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机体在进行无氧代谢供能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乳酸,乳酸是现在公认的造成疲劳的物质之一。

3、水代谢紊乱:在夏季或者是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里做体育锻炼的时候,身体大量排汗而不注意科学补水,或只注意补水而不补充无机盐,可导致身体里面的水盐代谢紊乱。

4、保护性抑制:是大脑对机体的保护性措施之一。

运动性疲劳的预防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其主要分为两种

身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肌肉活动能力下降等。

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

若要对其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

1 自觉症状,如头晕疲乏心悸

2 客观体征,如面色,排汗量,呼吸,动作,注意力等

3 身体指标:如血压心率,肌肉硬度等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制定合理的运动量

有些人要么就是不运动,要么就是过度运动,不仅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更会使身体出现各种疲劳,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自己的 体素质来制定合理的,健康的运动计划,如早上慢跑半小时,傍晚锻炼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等。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学会在剧烈运动之后进行正确的整理

在进行剧烈的运动之后,有些人会出现呼吸急促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的情况,这是因为在运动时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当我们突然停下来之后,会出现暂时脑贫血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后可以进行一下慢跑,做放松操等,更好的帮助我们的身体放松下来。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学会在运动之后进行按摩

在运动之后进行按摩,不仅可以消除肌肉的僵硬和局部的疲劳,还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加速机体的恢复,建议在运动之后可以通过气压按摩,水力按摩,振动按摩等方法来消除疲劳。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有些人会为了避开白天的车流人流而选在晚上进行夜跑,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安全,更会影响睡眠时间,建议在生活中应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最少也应保证休息时间为6到7小时,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要想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应注意补充一定的营养

疲劳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1 ,应选吃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服用维生素或天然药物,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目前,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和花粉等。

最后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过度劳累的状态,建议在休息之余,可以出去旅行一下,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开阔一下我们的眼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放松,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好处。

运动的好处

运动的好处一:容颜焕发出汗比敷面膜有效

想要延缓皮肤衰老,排毒保湿、营养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毒素排不出来就容易长斑、长痤疮,保湿没做好就可能干裂,营养没跟上就会长皱纹,运动则可以一箭三雕,全面解决皮肤问题。

“运动一般都会出汗,汗液能把细胞内的污垢、自由基排出来,所以,我们运动出汗之后就会觉得皮肤很舒服,而且精神焕发,这比我们敷多少面膜都更有效。”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丁丽玲表示,“运动出汗还会刺激皮肤和细胞的分泌,适当的油脂是适合每个人体质,并且无刺激性的天然保湿剂。另外,运动会加快血液循环,血液中的养料和水分能够有效地传达到皮肤细胞,皮肤吃饱喝足了,整个皮肤就会充满弹性,年轻焕发。”

运动的好处二:心跳有力有氧运动强壮心脏

心脏衰老的表现有两个,一个是心肌力量的减弱,心脏跳动不再怦怦有力;另一个是心脏内血管循环通路的不畅通。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衰老在所难免,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运动却可以延缓心脏的衰老。

丁丽玲介绍,运动可以增加心肌力量,当你运动的时候,心脏自然就会加快跳动,心脏的泵血能力就会提上去,心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锻炼。另外,运动可以加速血液的流动,分解血脂功能,保持心内血管的干净、畅通,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的黏稠度。

“能够锻炼心脏功能的有氧运动有很多,常见的有慢跑、游泳健美操、登山、越野行走、跳绳、各种球类运动及快步走等。年轻人最好进行慢跑锻炼,中老年人最好进行快步走、游泳等。”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琴璐介绍。

不过,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首先要认真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其次还应该循序渐进、把握运动强度。如果运动强度太大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也达不到延缓心脏衰老的目的。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持续在30分钟左右,每周三到四次即可。

运动的好处三 紧实肌肉 练核心肌肉群防萎缩

人的肌肉在20岁至30岁之间会达到一个巅峰,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肌肉是有棱有角的,但是一过了30岁,肌肉每年就会以1%的速度减少,肌肉会萎缩、蛋白质会变成脂肪,运动是延缓肌肉衰老唯一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活动以四肢锻炼为主,其实,还应该经常锻炼核心肌肉群。“不管是什么运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搬东西、做家务、走路,都离不开核心肌肉群。核心肌肉群包括腹部、下背及臀肌,它能够提供身体的稳定度、爆发力及肌耐力,让你在走路或跑步的时候可以更轻盈。我们都知道肌肉如果不运动就会萎缩,而萎缩最快的就是核心肌肉群。锻炼核心肌肉群可以尝试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种健身气功,即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这四种功法简单易学,而且是中华气功的精髓。”周琴璐说。

运动的好处四:年轻骨骼 负重运动增强骨质

骨骼的生长和保养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在青少年的时候,经常锻炼、使用骨骼,骨质和骨量就会慢慢积累,到老了才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相反,如果年轻时不喜欢运动,到了中老年的时候,骨质就会比别人差很多。

< p>丁丽玲介绍,延缓骨骼衰老可多做负重运动。在做负重运动时,人体因为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骨骼垂直面的受重要比其他运动更大,骨骼肌会不断收缩、牵拉刺激骨骼,所以,像足球篮球网球舞蹈等常见的负重运动相对于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对骨骼的刺激会更大。负重运动特别是有规律的负重运动,更有利于青少年获取更高峰值的骨量。不过,负重运动应该适量,连续运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适度出汗为宜。

运动和不运动有什么区别

人人都在追求财富,却不知人生的第一财富就是健康。年轻时,为了获得财富而放弃健康。年老时,便会放弃财富去挽回健康。一个人即使拥有全世界,若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谈。身体的健康,不单要注意饮食,还要加上运动。 很多种运动可供大家选择 比如:跑步、游泳和健身

健身和不健身的不同区别

1、普通人的作息往往不规律,晚睡晚起;健身人的作息更规律,早睡早起。

2、普通人的周末一般睡懒觉,健身人的周末一般在运动。

3、普通人的娱乐时间大多在打游戏中度过,健身人的娱乐时间更多选择健身房

4、普通人的食物时常会选垃圾食品,健身人则会享用健康食物。

5、普通人爬楼梯满头是汗,健身人爬楼梯健步如飞。

6、普通人可能穿各种皮鞋,健身人日常以运动鞋为主。

7、普通人由于缺乏锻炼,肺活量偏低;健身人因为经常锻炼,肺活量较大。

8、普通人遇到事情小心脏经常吃不消,健身人小心脏更结实健壮。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

9、普通人的体型容易发福变形,健身人的体型匀称健硕。

10、普通人的身体年龄长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健身人的身体年龄长了,身体依然老当益壮。

运动性疲劳是什么,概述运动性疲劳

小李是一名当地的短跑运动员。小李的成绩一直在当地是名列前茅。但是最近的几次比赛中,小李却发挥欠佳,虽然在比赛前休息得很好,心理调适也不错,但是总是发挥不出之前的最佳水平。医生在对小李进行了全面测评之后,诊断小李是运动性疲劳。那么运动性疲劳是

运动性疲劳的特点,运动性疲劳的表现

一、运动性疲劳的常识1、中枢疲劳的特点中枢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研究表明,人体在稳定状态下运动时,大脑中的生化变化不大,但人体出现疲劳而机能下降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出现抑制。主要表现为:(1)ATP浓度下降,脑中某些氧化酶活性出现抑制(2)血液中色氨酸和支链氨基酸比值下降,会影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如何缓解运动性疲劳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生命在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息。人们运动身体才能更好的进行一些代谢的功能,运动可以减肥,可以帮助那些很胖的人变得很瘦。运动可以让那些想要锻炼肌肉的人锻炼出自己想要的肌肉。但是你知道的,运动会产生疲劳的,那么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什

Hash:ec7a97dd2ae1ac639d2f1dc08d58a2607d347c0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