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0:48:2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吃鸡蛋有误区,五种错误莫要犯饮食之道

BY:Peren 2024-07-16 10:48:22 1433 ℃

鸡蛋的营养如果想被我们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那就需要正确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方法,下面我们列出的五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吃鸡蛋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对这些有所了解,健康第一步就走好了。

蛋白质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被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还含有其它许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

虽然鸡蛋营养价值高,吃法多变,不过吃鸡蛋还是有5大误区需要注意。

误区一: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关系并不大,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二: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三:煮鸡蛋的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煮鸡蛋最好是凉下锅,水开了再煮3分钟即可。这时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误区四:生鸡蛋比更熟鸡蛋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

1.生鸡蛋难消化,浪费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靠胃蛋白酶小肠里的胰蛋白酶.而生鸡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生 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4.大约10%的鲜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更高。

5.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误区五:80%的人都没搞清楚的吃鸡蛋注意事项:

1、鸡蛋必须煮熟吃,不要生吃,打蛋时也须提防沾染到蛋壳上的杂菌。

2、婴幼儿、老人、病人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

3、毛蛋、臭蛋不能吃。

4、冠心病的人吃鸡蛋不宜过多,以每日不超过1个为宜,对已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或可采取吃蛋白而不吃蛋黄的方式,因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蛋白高3倍,可达1400毫克每百克。(这里提到的是重度高胆固醇患者应少吃或不吃鸡蛋黄。但也有一些普通人,吃鸡蛋时丢弃蛋黄怕胖、怕增高胆固醇,实在没有必要。

鸡蛋花的作用,鸡蛋花饮食食谱

例如鸡蛋花为其一,鸡蛋花又称缅栀子,蛋黄花。鸡蛋花含有鸡蛋花酸。鸡蛋花还有预防中暑、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的作用。4、鸡蛋花预防中暑鸡蛋花20g,水煎取汁,作茶饮。在中医领域鸡蛋花的作用也是一剂良药。鸡蛋花用药禁忌: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鸡蛋花。

孕妈鸡蛋进补,推荐两款鸡蛋美食营养饮食

鸡蛋是一种很好的滋补美食,也非常适合准妈妈食用,利于准妈的健康,也能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那么准妈妈如何食用鸡蛋最滋补呢?如何烹饪鸡蛋更利于营养的吸收呢?下面我们就为准妈妈们带来了两款鸡蛋类食谱!菠菜蛋饼食材:吐司适量、菠菜50克、鸡蛋适量、

吃鸡蛋的饮食禁忌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任何食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它们之间会发生相生相克的作用。搭配好了,可以功效倍增;搭配错了,则会降低食物营养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反应。鸡蛋是人们常吃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却忽略了吃鸡蛋的饮食禁忌。在日常饮食中,鸡蛋与白糖、豆浆、兔肉同吃,是几

Hash:f326f21d444b7a46ed1332531195bdf9cdbae17f

【声明】本文由用户Pere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