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21:02:2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立夏各地饮食习俗一览,美味尝个够夏

BY:Ipo 2024-07-16 21:02:28 1339 ℃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节。大凡节日,必与饮食有关。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支撑)心,吃拄腿,吃豌豆拄眼。中国立夏习俗颇多,当然也包括吃的,大厨艺小编给你盘点各地立夏的食俗,一起看看吧!

北方地区:面食

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等;面饼,有甜、咸两种,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饼则多加砂糖;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浙江农村: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

苏州地方:“三新”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

无锡民间:“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子;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

杭州:野夏饭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饭”之俗。是日,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乞取米、肉。然后到野地里采掘野菜、竹笋,用石头支起锅灶,自烧白吃,称为吃“野夏饭”或“立夏饭”。这种风俗就是自比乞丐,以为可以避灾祸。吃完立夏饭,大人拿来箩筐、大秤。给 子们秤体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南京农村:吃乌饭

南京的农村,立夏还有“吃乌饭”的习俗。据说这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为了让母亲在监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饭,特意采来山上乌桕叶子捣碎了拌进饭里,以此吓唬迷惑看牢房的监守,防止他们把饭吃掉。拌了叶子的饭颜色发黑,因此得名“乌饭”,而为了纪念这个孝子的孝母行为,立夏这一天吃“乌饭”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上海立夏:吃蛋

上海立夏日吃蛋。立夏当日,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四川地区:笋、槐豆

四川、岩坦山区家家要吃笋、槐豆。说吃了竹笋脚骨硬,好爬山。还吃青梅,烧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湖南长沙:立夏羹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福建闽南: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广西等地:五色饭

在广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称作立夏饭。

饮食美容:重口味饮食更美容保健

不少人对重口味饮食能美容养生存在着一定疑义,认为重口味饮食不但不能起到美肤跟保健的功效,而且吃多了还会致癌。但我们就一定要将重口味饮食排除在养生之外么?下面大厨艺小编就来为大家恶补一下关于重口味饮食为啥会有美肤保健的功效吧!吃什么更美容香椿

孕期美肤有饮食,美味水果来帮你营养饮食

女性天生爱美,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而孕期是女性一生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很多的女性为了孩子的健康而放弃了各种美容护肤用品,那么,在孕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安全的保护我们的皮肤呢?大厨艺小编建议用美味的水果来帮助我们。圣女果:提亮肤色水

美味豆腐饮食减肥方法美食

吃什么能快速减肥?我们都知道豆腐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在日本,豆腐做成的料理也同样非常受欢迎。今天不是要教大家如何做豆腐,而是要告诉大家关于豆腐饮食减肥方法,轻松享瘦不再遥远!黄豆有益人所共知,由黄豆制造的豆腐也就顺理成章是有益食物,而且烹调方法变幻无穷,可说是种百吃不厌的常用食材。最近日本就兴起了美

Hash:a0de490f8d2779f41a919d4aece653b7a01a0daa

【声明】本文由用户Ipo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