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7:23:0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

BY:大叔18岁 2024-08-17 17:23:01 1915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椎间盘突出症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6.诱发因素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

 想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就需要我们在临床上充分的做好这种疾病的康复工作,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种疾病的治疗没有很好的方式,而且在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的治疗之后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因为我们一旦不能做到位患者还会忍受疼痛的折磨。

  (1) 术前2-3天指导患者进行以下训练:

  ① 俯卧位、卧位大小便训练,有助患者耐受术中体位,避免术后因卧位大

  小便发生尿潴留便秘

  ② 教会患者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运动、轴线翻身及卧位上下床方法,为

  术后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正确翻身、下床活动做准备。

  ③ 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增加肺通气量,预防肺部感染

  ④ 指导佩戴合适的腰围

  (2) 术后回病房取平卧位 3H内不翻身以压迫伤口止血。术后每2-3小时

  翻身1次,翻身时由2名护士操作,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柱稳定状态,避免旋转,注意保持脊柱平行,严防扭曲。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

  以上我们专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治疗工作就阐述了这么多,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患者不会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的患者都会采用姑息性疗法,此外经过临床专家这么多年的实践总结发现患者之所以会患有这种职业病,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运动造成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

1.脊柱结构因素: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2.生理因素:(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2)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男女容易发病。(3)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32%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

4.职业因素:驾驶员最高,白领最低,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突出。

5.外伤因素:(1)急性损伤 儿童和少年腰突症与急性外伤有关。(2)运动 剧烈运动与椎间盘退变有关。

6.吸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增加50%。

7.糖尿病:主要影响椎间盘周围动脉,降低血流量,代谢降低,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破裂。

8.妊娠: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椎间盘的应力。

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方法

腰椎病的治疗在现在也是不能很好的根除的,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就是非常的不好进行治疗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其实是长期的劳累造成的,还有就是不良的生活的习惯导致的,下面,我们看看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的饮食状况。

状况一:控制热量

日常饮食过程中,如果对饮食的质和量不能科学的搭配,那么肥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样从而对该疾病的病情状况造成了更大的损害。

状况二:补充成分

专家称,钙元素是骨的主要成分,因此,患者的饮食要充分摄取钙。成长期自不必说,成年以后骨也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另外,钙还有使精神安定的作用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如鱼 牛奶酸奶等。

状况三:维生素C

跟据医学调查,发现椎间盘的纤维环是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而结缔组织的形成离不开维生素C,因此,对于患者的饮食来说,维生素C是不可缺少的,如红薯油菜菜花等。

状况四:戒烟

已经有很多的试验和资料证明,吸烟还是慢性腰痛的发病原因之一,而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戒烟。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合理的饮食,那么我们的日常的良好的饮食的习惯其实是对于缓解病情状况也是起着重要的意义,最后,我们衷心的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们能够身体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诊断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疾病,相信大家都不想自己患上这种疾病。不过现实情况是好多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要坐在办公桌前,最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这种疾病到底该如何自我诊断呢?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十分想了解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诊断方法吧!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表现症状也可能不同。腰椎间盘突出自我诊断时要注意两侧对比。患者患侧抬腿遭受限制,并且明显感觉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还可通过做CT或MRI来确诊,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

要进行腰椎间盘突出自我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先就要知道一些症状,且主要在腰部上面表现,例如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部分患者会出现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这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自我诊断的一些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诊断方法:

1、可以轻轻的咳嗽一声或者数声,看腰疼是否加重。

2、仰卧位,然后做起,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3、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

4、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可尝试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

5、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大家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诊断方法是有很多好处的,这下子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话,就可以先使用这些方法先诊断一下。如果您使用这些方法都确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话,估计就是这种疾病了,接下来您就要接受正规医院的系统治疗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办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措施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引起腰椎间盘盘突出的原因,腰椎间盘盘突出的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盘突出的保健措施

一、引起腰椎间盘盘突出的原因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2.创伤约l/

腰椎间盘突出自测,腰椎间盘突出怎么自我判断,如何治疗腰间盘突出,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下腰部正中线旁约1.5厘米处可有压痛,有时向下肢放射。在下肢的后方,坐骨神经走行的途径上也常有压痛点。正常人平卧床上,可将下肢抬高到与检查台平面成90°或接近90°角,而没有任何痛苦,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下肢

Hash:eb83f6ec7a2e01c81816c8c8be036602216ef09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