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0:11:4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不适宜带孩子的13种老人,宝爸宝妈们慎重

BY:大叔18岁 2024-06-29 00:11:42 1193 ℃

妈妈产后上班,然后将孩子交给家里老人照顾,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育儿模式,但是,家里老人真的胜任教育孩子的责任吗?他们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其实往往给孩子造成误导,甚至将孩子引向了歧途。以下这些类型的老人不适宜帮你带孩子,请爸爸妈妈们慎重!

看看80后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对孩子要重“天性”,也要重“规矩”

一些家长对孩子“放任”,则表示自己是学习“西方育儿方式”,觉得“国外孩子很追求个性,家长很‘放’”,这其实是很片面的理解。

西方的家庭,其实很注重孩子在各种场合规则意识的培养,有着最基本的规范和礼仪。

丁琳老师对奥巴马的九条家规印象很深:“这九条家规,包括作息、劳动、交友等方面,是对孩子底线的要求,你可以自由成长,但是你不能过那个‘界’,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却认为‘一旦自由,就没有界了,你怎么做都可以’。”尤其在生活规范上,觉得孩子尚小,要求很松。

前段时间,丁老师家来了个美国小客人——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她发现,美国姑娘的家教很严,让她很有触动。小姑娘三年级,和所有孩子一样,对糖果“毫无抵抗力”。在吃了一颗糖果后,她询问妈妈可不可以吃第二颗,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a以,她就平静地接受了。小姑娘的妈妈说,每天吃多少糖果,在他们家是“原则”,原来怎么定的,就怎么执行,不会因为是在外做客而有例外。这位妈妈还告诉丁老师,如果孩子哭闹耍赖,还有相应的“政策”。再比如,过万圣节,孩子们结队去讨糖,老师会说好讨来的糖要如数上交,不能自己偷偷吃,孩子们都要遵守,每个孩子分了糖带回家,放进柜子,说好每天吃几颗就吃几颗,没有例外。

小姑娘的妈妈说,每年,“家规”都会有一些变动,会提前和女儿说好。她的“家规”有:玩玩具,拆了一个要先玩好,再拆另一个;被子要自己叠,房间要自己整理;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孩子一起玩要尊重别人的文化差异,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等等。

不适宜带孩子的13种老人

1、迷信思想重

有一个奶奶,说自己的孙子命里缺金,立马就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来塞到孩子的嘴里了,三个月的孩子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差点丢了性命;还有一个奶奶,新得了孙子,高兴极了。要按照“习俗”用钱给孩子洗澡。结果孩子皮肤严重过敏,浑身起大红疙瘩,哭闹个不止。就这情况下,奶奶还不觉得有何不妥。

2、强迫孩子吃饭

老的观念是,孩子白胖才最好。老人也总希望孩子吃得很抱,所以习惯不停地喂,甚至追着喂。有些孩子不想吃,老人就威迫利诱,用零食哄,用语言威胁“不吃我就让警察抓走你”,用动画片引诱……其实,越是强迫,孩子越排斥吃饭,而还造成孩子吃饭时吃零食、看电视的坏习惯。

3、追着孩子给吃东西

幼儿园里头,在游乐场里头,孩子玩得特别高兴的时候,老人趁他不注意嘴里塞一个果。在老人看来:只有这个时候,孩子不会轻易抗拒,塞一个,孩子就会吃一个。吃一个,就算一个。老人做得对不对呢?实际上这个小小动作极易破坏了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有些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他的注意力不好?实际上就跟他小时候一点一滴的这种“被打扰”有关。

4、给孩子穿很多

老人怕冷,于是他们也习惯地给孩子穿很多。孩子是纯阳的,他不怕冷,除非他的体质生下来就偏弱。结果孩子一运动,就容易出汗,汗凉了,孩子一热一冷,反倒更易生病。

5、鼓励孩子说谎

女儿嘴上有甜味,妈妈就问:你吃糖了?她想了想,说:吃了。这时爷爷就冲出来,说:你这个叛徒,我都告诉过你不要告诉你妈妈,你还跟你妈妈说。妈妈知道,不能跟老人起冲突,只好压着情绪,跟孩子说:一定要跟妈妈诚实,吃了就是吃了,妈妈不是不允许你吃的明白吗?第二天,孩子又吃糖了,妈妈再问时,女儿疑惑了半天,想了想,说:我吃了还是没吃呢?她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一方面,这孩子怕爷爷说她是叛徒,一方面又怕妈妈担心。你看,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所以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可会察言观色了。他们会看看爷爷奶奶允许的是什么,如果爸爸妈妈不允许就不去找他们了,转而去找爷爷奶奶。

6、限制孩子探索

老人最常跟孩子说,慢点跑,别摔着。一岁半以后,其实经常是爷爷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烟就没有了。于是老人害怕:我干脆就抱着他好了。经常抱着孩子会导致什么情况?一旦会走路的孩子,反而不愿意走路了,老想让大人抱着。孩子也会形成了不敢冒险的意识,前面有危险,还是呆奶奶身边好了。这样很容易养出胆小的孩子。

7、老人听力衰退

有些老人听力衰退,总是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而且看电视的时候习惯将电视声音开得比较大。这样长期以往,都会对孩子的听力有损伤。

8、毫无限制给孩子吃零食

孩子一哭闹,什么糖、汽水、零食都给孩子吃了,疼爱孩子到无节制的地步。老人也不知道什么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零食危害孩子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剂会损害孩子的大脑。

9、“替代”孩子做事情

妈妈问:宝贝,你今天去哪里玩了呀。然后奶奶就说我们今天去小公园了。妈妈没吭声,又问:你今天见到哪个小朋友了啊?奶奶说:我们见到谁谁。另外一个例子,孩子吃饭前喜欢帮妈妈端饭,家里老人就很担心饭碗会摔掉,一般都是孩子还没端起来,就被老人接过去了。这些行为,其实是减少了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对孩子语言发育和动作协调封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10、帮孩子穿衣

好多孩子三四岁了,都不知道怎么自己系鞋带,不能穿衣服。老人说孩子小,大人应该帮忙,或者说孩子穿得不对,出去会让人笑大人没尽责。但实际上孩子学穿衣穿鞋有个过程,犯错多了,慢慢的就会自己纠正。老是帮孩子穿, 子没机会犯错、也没机会纠正,自然就不会了。

11、老人缺乏活力

现在大城市中,很多家庭中的老人年岁都比较高。因为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结婚生孩子的时间本就愈来愈推迟,上班后陪伴孩子也少。这些缺乏活力的老人带孩子,他们跟孩子身体上的接触偏少,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母婴肌肤的接触,是婴儿建立安全感的基础。这类孩子长大后不会主动跟别人交流,也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他们往往会内向,甚至抑郁

12、孩子摔倒追究桌子的责任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赶紧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来,“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宝宝,打它……”这是育儿还是害儿呢?这样的教导,让孩子是非不分,长大后,往往将自己的失误和过错推到客观环境或者别人身上,这样的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也终究会变得自欺欺人。

13、欺骗孩子

“你将这碗饭吃了,奶奶等下带你去买糖”,“你去睡觉,爷爷明天带你去公园”……结果,孩子欢天喜地吃完了、去睡觉了,但是爷爷奶奶故意将承诺忘记了,或者干脆说“下次再给你买”,“下次再带你去玩”,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被骗多了,会养成怀疑的习惯,逐渐地,也学会去骗别人。

如何提高孩子食欲

1、给孩子胃肠道减负

饮食要节制,避免给孩子吃油炸食物,吃过多的冰激凌等甜冷饮品,这样能保护消化酶含量和功能,维护食欲。临近吃正餐时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点心

2、多吃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鱼、肝脏蛋类小麦高粱米小米玉米稻米大豆胡萝卜柠檬橙子西红柿青椒等。当家长在准备这些食物时,可将其做得漂亮些,这样也能提高食欲。

3、补水很重要

注意让宝宝喝水,不能等到宝宝口渴时才想到。含糖或含乳的饮品不是补水的好选择。

4、户内外活动不能少

不能限制孩子的活动,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消化,让孩子的身心运动起来,胃口也会调动起来。

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

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个阶段常常会咬人、打人,这时候他是在发展他的口、齿和手的功能。但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变得缺乏同情心,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这不是正向 培养方向,也会使人在社会中处于孤立状态,难以融洽与他人的关系,不利于其发展。

因此,当孩子有上述行为时,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纵容鼓励,而要告诉他,打人,别人会疼的,"如果小朋友打你,你会不会疼?"要告诉孩子,小动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撕烂了,它会哭的"。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培养出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的安慰行为能力,从而使他学会在别人碰到问题的时候,去安慰他、帮助他。

安慰行为是关心他人的一种表现。其产生基于儿童对他人的情绪具有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关心他人的意识,也就是同情心。

安慰行为对宝宝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安慰行为能力发展好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孩子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1-1.5岁是儿童安慰行为能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因此,父母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慰行为能力。

孩子开胃食谱推荐

胭脂——鲜艳外表

材料:黑加仑300g,白糖30g,8g,白醋40g,纯净水100g。

做法:

1、莲藕洗净;把莲藕去皮后切薄片,并用水把藕片冲洗一遍;

2把藕片放入开水锅内焯烫1分钟;藕片放入凉水中降温;

3、加入白,再放入白糖、盐、纯净水搅拌均匀;

4、藕片沥净水分放入盘中,浇入调好的味汁浸泡,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即可食用。

糖醋烧海虾——酸酸甜甜

材料:活海600g,大葱10g,生姜10g,大蒜10g,白糖3大勺,陈醋2大勺,老抽1小勺,黄酒1大勺,盐1小勺,干淀粉1小勺。

做法:

1、虾洗净控干水分,挑去虾线;姜蒜分别切片;

2起油锅,油温升至5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爆香;

3、放入海虾,加入盐、白糖、黄酒老抽、1汤匙陈醋,大火翻炒2分钟;

4、再放入1汤匙陈醋,把干淀粉调成淀粉水勾芡,翻炒均匀即可。

银鱼炒蛋——鲜香无比

材料:鸡蛋3个,银鱼150g,橄榄油、盐、糖、姜、白胡椒料酒、大虾仁干各适量。

做法:

1、银鱼用温水浸泡5—10分钟;

2、虾仁料酒、清水浸泡至柔软,少腥味,然后切粒备用;

3、鸡蛋打匀,加银鱼、白胡椒、少量的盐、糖再次充分打匀;

4、锅内热油,小火将虾仁粒、姜末翻炒出香,这个时候虾仁的颜色会变深,呈红亮;

5、将虾仁推至一边,开大火,油热后入混合蛋液,转中火,凝固后翻炒,然后和虾仁混合,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老年人穿衣养生禁忌,老年人饮食养生,老年人运动养生,老年人保健养生

一、老年人穿衣养生禁忌1、忌领口紧老年人切忌穿着瘦小的衣服,领口紧更是一个大忌。有些怕风怕冷的老人爱穿领口较紧的衣服,还有人喜欢把领带扎得很紧,这些都存在不少的隐形风险。由于老年人心脏跳动的力量减弱,血管硬化失去弹性,心脏向脑部供血本来就

老年人便秘偏方,老年人便秘偏方老人便秘吃什么,中医治疗老人便秘的7个秘方,卧床老人的便秘偏方

一、卧床老人的便秘偏方1、黄芪粥治疗老人便秘黄芪30克,大米60克。先将黄芪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入大米煮成粥。早晚分服。适用于大便干结,烘如羊屎状,无力排出,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眼花,肢倦懒言者。如服上方无效,可食芝麻黄芪蜂蜜糊:黑芝麻60克,黄芪30克,蜂蜜适

人老先老脚 老人要警惕腿脚衰老

俗话说“人老先老脚”,而我们的确也可以从不同的脚部症状,判断出身体哪些地方开始出现老化问题,以及时提醒中老年人采取预防措施。

Hash:7a3f0488ebe4920d76c1274dddbce8eb93353131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