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54:4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有哪些,预防接种前要做哪些准备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3:54:47 413 ℃

一、小儿预防接种知识有什么

  一、预防接种的意义

  有些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一次得过后会获终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病)。这是因为人在生病时,身体内对该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一种特异性免疫力,就是抗体,以后再遇到这种微生物的侵袭时,抗体就会将它消灭掉。国家为了下一代的身体健康,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生物工作者把某些细菌、病毒或其毒素经过特殊处理,减低了毒性,制成了不会致病的生物制品,再接种到人体,就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不再感染某些传染病,或即使得了,症状也非常轻微,愈后良好。所以预防接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接种疫苗的种类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一般列有7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而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腮腺炎风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

  1、计划内疫苗

  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只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疫苗接种的经费由政府负担;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脑和乙脑疫苗

  2、计划外疫苗

  在发达国家,预防针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建议、作出选择。针对我国现状,专家们建议可以参考这样一些因素:

  ⑴、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

  ⑵、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⑶、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是没有感染过的儿童及餐饮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甲肝病人的医务人员和经常出差饮食卫生没有保证的人。

  ⑷、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⑸、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二、接种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1、一般在接种前,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平衡膳食,还要特别注意在接种前一个星期别让孩子感冒了。另外,在这一周里也不要给孩子用抗生素

  2、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3、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

  4、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5、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6、在接种疫苗前应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休息,以免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

  7、接种前要把孩子的慢性病史、惊厥史等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适宜接种。

三、什么情况的孩子不要接种疫苗

  1.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孩子。应该在治愈这些病之后再接种。

  2.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儿童。首先应查明发烧的原因,治愈后再接种。因为打防疫针会出现体温升高的反应,加重发烧的病情;另外,若是患传染病引起的发烧,接种疫苗还会加重病情,使病情复杂,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此外,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儿童也应缓期接种防疫针。

  3.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也不宜接种。因为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体质往往较差,对接种疫苗引起的轻度反应承受不住。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症的儿童血脑屏障作用差,也不宜接种疫苗。

  4.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以及有过敏体质及喘哮 、麻疹 、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极其微量的过敏源,会给体质过敏的儿童带来危害。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接种的准备工作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做到每人用一副注射器、一个针头,以免交叉感染

  2.受种者的准备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应清洁,防止感染。接种最好在儿童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3.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前认真询问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必要时先做体检

  (1)一般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较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哮喘荨麻疹过敏史者;严重的湿疹或化脓性皮肤病者;有癫病或惊厥史的小儿;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

  (2)特殊禁忌证:有过敏史者慎用动物清制品;体温高于37.5oc,或一周内每日腹泻4次以上的儿童,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药物均能降低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应尽量推迟常规的预防接种;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各种制品的特殊禁忌证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

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有哪些,预防接种前要做哪些准备

一、小儿预防接种知识有什么一、预防接种的意义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一次得过后会获终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病)。这是因为人在生病时,身体内对该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一种特异性免疫力,就是抗体,以后再遇到这种微生物的侵袭时,抗体就会将它消灭掉。国家为了下一代的身

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接种的异常反应有哪些晕针: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数分钟,小儿突然出现头发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冷麻木,甚至失去知觉,此时为晕针的症状。晕针多发生在精神较脆弱、怕种前要给孩子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操作时(打针时)要轻,昼减少病人疼痛。这样晕针基本上可以避免。若出现晕

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有哪些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

Hash:9e1074fdcc47d3b940d60a8e5901ccf448962a9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