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2:32:2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预防接种的讲座知识有哪些,预防接种会引起的反应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2:32:23 927 ℃


一、预防接种有哪些讲座小知识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只有严格按照合理程序实施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才能使宝宝获得和维持高度免疫平,逐渐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

  预防接种的目的在于预防传染病症。将引起传染病的致病病毒和细菌制成疫苗,通过接种,使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

  婴儿过了出生后3~6个月时,通过腹内的胎盘从母体中获得的抵抗力(免疫力)自然消失。因此,需要打预防针来形成免疫,以保护机体免受重病的侵袭。一旦免疫形成,传染给病原体记忆就留在体内,于是保证被接种者一生不患病,或者即使患病也只是出现轻微症状。预防接种正是利用了这一机理。

  而关于疫苗有没有必要打这个想法,我们来了解下疫苗的重要性。关于疫苗,大家都知道,从孩子出生后,身体就会受到各种细菌疾病的侵害,有一些是非常恐怖的病毒,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打疫苗,让身体产生抗细菌和疫苗的抗体,阻止细菌病毒侵入我们的身体。有人说,疫苗并不是那么有效,打了疫苗也会患上预防的疾病。谁也不能保证疫苗永远有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大部分疫苗至少能提供80-95的抵抗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有100个打了疫苗,顶多有20个人会出现感染疾病的危险,而且疫苗接种在我国是大范围的,只有大部分人群注射了疫苗才会形成人群抵抗力,对于大规模的感染疾病才能有效预防和抵制传染病的扩散。所以如果家长们都产生了给婴儿没必要打疫苗的想法,很可能会造成婴儿本身患上严重的疾病,甚至会造成传染病的大规律传染。

  凡事都有利和弊。接种疫苗利大于弊。不能因为个别特异体质的孩子接种出现问题,就否定疫苗的极大的作用。如果不接种疫苗的话,可能有更多的孩子面临死亡和残疾。50、60年代的孩子因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残率有多可怕。所以针对婴儿疫苗,家长们需要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当然也需要注意打疫苗时候的副作用。

二、预防接种后会引起哪些反应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只有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才可鉴别。万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三、预防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绝大多数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常见的轻微反应,是由疫苗特有性质引起的反应,不会造成生理或功能障碍。这种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局部反应可表现为红肿、疼痛和硬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大多数儿童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个别严重的红肿、疼痛反应可酌给小剂量镇痛退热药。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因其性质特殊,一般严禁热敷或冷敷,以防细菌带入而发生感染。要加强护理,勤换衣衫,防止注射部位破溃化脓。如局部破溃可涂甲紫,严重时也可外用消炎药,预防感染。

  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及其他反应,如烦躁不安、身体不适、精神不佳和食欲减退等。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只要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出现其他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防止继发感染。全身反应严重的,要做对症治疗。退热剂除可退热外,对头痛头昏、全身倦怠和烦躁不安也有效果。恶心呕吐应用止吐剂,或给予维生素B;胃痛腹痛者可服颠茄合剂;腹泻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可服用吸附与收敛药。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时,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以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或恢复期若接种疫苗,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1周内严重腹泻的病人要暂缓服用脊灰疫苗。

  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会引起过敏反应。吃蛋白质后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低血压休克、腹痛、腹泻等过敏反应的人不应接种某些用鸡胚组织制成的疫苗,如黄热病疫苗、流感疫苗等。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不应接种含有该抗生素成分的疫苗。

  一般来说,以下疾病的患者不能接种活病毒疫苗:免疫缺陷症,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因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等。结核病低发地区不推荐接种卡介苗,有症状的阳性者也不要接种卡介苗。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不能接种乙脑流脑和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重症慢性病病人应暂缓接种或慎用疫苗。

  孕妇应慎重接种疫苗。禁用水溶性抗原、异种动物清、活疫苗。限制白喉疫苗的接种。不建议接种卡介苗。

四、如何正确接种疫苗

  既然计划内疫苗都是必须进行接种的,对于计划外疫苗我们来教您如何巧妙地进行选择。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 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 因为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 其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世界上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现代城市中养宠物的人增多,宝宝还不具备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容易被宠物所伤。所以,凡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而甲肝是接触性传染的疾病,即将上幼儿园的宝宝与周围的小朋友密切接触比较容易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甲肝和水痘。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选择。

  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甲肝疫苗:甲型肝炎又称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染。流行范围较广。凡1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

  根据家长的经济条件可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

 面对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的区别是很多家长咨询的问题。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的严格检查,由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国产、进口疫苗都安全有效。价格上的差异在于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产生抗体数量的多少,防疫时间的长短,副反应的大小等方面的区别。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预防接种:宝宝预防接种的四个误区

导语:4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宝宝的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小编特别提醒,宝宝疫苗接种一定要避免四大误区。(预防接种四误区)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

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有哪些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

预防接种:专家解答关于宝宝预防接种常见疑问

导语:关于宝宝疫苗注射,妈妈们的疑问可不少,针对于网络上的一些常见疑问,小编进行了简单的整理,由我们的专家为您进行一一解答。专家赵兰萍儿保专家(主治医师)个人简介:从事基层儿童保健工作30年。擅长新生儿、婴幼儿保

Hash:ed6c8c6e4f8434fdffedfa98ed9cc690b8e545a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