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0 18:19:2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宝宝老拉肚子怎么办_,宝宝腹泻护理的误区

BY:大叔18岁 2024-07-20 18:19:21 154 ℃

一、婴儿腹泻护理的误区

  宝宝经常腹泻,妈妈心疼又心忧。婴幼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那么腹泻病注定频发吗?不是。经过妈妈的妙手护理能够成功狙击腹泻病吗?可以。请首先消灭这7个误区。

  误区一:宝宝高烧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医学观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几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和分,而电解质是维系人体浆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物质基础,水对人体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婴幼儿严重脱水可导致生命危险。相反,高烧是婴幼儿对抗疾病的一种机制,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可怕。

  误区二: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吃药打针

  医学观察:因为宝宝肠道环境受到侵害,药物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口服补液、食物疗法、精心的饮食护理在腹泻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药物对此时的肠道来说难以吸收,而打针输液药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肠胃并不理想。总而言之,药物治疗腹泻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饮食护理最重要。

  误区三:宝宝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给药

  医学观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泻,马上会使用药物,这些药物来自:上次腹泻时没有吃完的药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药店的推荐自行购药等。不恰当的医药处理导致频繁更换药物和人为的药物耐受。事实上,每一次腹泻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没有能力总结和辨别的。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且,不要仅仅盯住止泻药,换了一种又一种,白白花钱,孩子受罪。泻是结果,不是病因,所以应治本,不是仅仅止泻。

  误区四:拉稀是病从口入,限制饮食就天经地义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腹泻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饮水。婴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快速生长阶段,腹泻的孩子已经丢失了养分,再禁食禁水岂不是雪上加霜。许多腹泻孩子往往由于处理不当,导致“饥饿性 腹泻”的发生。腹泻就是这样造成迁延的。

  误区五:习惯叫肠炎,既然有“炎”就应该吃抗菌素

  医学观察:这就是滥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乱用抗生素治疗婴儿腹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婴儿肠道内非致病菌群数目少,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统,肠道内环境不稳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坏,一旦内环境遭到破坏,不易恢复。所以,只有经医生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六:宝宝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尤其是小婴儿,非“病”的腹泻现象是不少见的。如:母乳 喂养婴儿大便次数多,也比较稀,这不是腹泻。若乳母的饮食有所改变,比如吃了凉的或油腻的食品、啤酒等,或母亲外出回来后马上给孩子喂奶,这样那样的原因可导致孩子的大便出现改变,不要马上就认为孩子腹泻了,立刻就吃药、打针,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许拉一次两次就很快好转了。此外,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婴儿的大便可能变得发稀、发绿,有奶瓣,次数偏多,这不是腹泻病,可能是对新的辅食不适应。减少辅食量或停止添加,会很快好转的。

  误区七:腹泻病治疗都是一样的

  医学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细菌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泻。广义的婴幼儿腹泻病还包括:饥饿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乳糖不耐受性腹泻以及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家长们可不要混淆了哦!

  父母不要以为宝宝腹泻是小毛病,随便拿些自备药给宝宝吃,这是错误的做法!父母要弄清宝宝腹泻的原因,不同的腹泻有不一样的治疗方式。父母可不能乱来哦。

二、宝宝老拉肚子怎么办呢

  1、消化不良引起的拉肚子

  宝宝经常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往往都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所以父母生活中一定要正确喂养,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少到多。

  可以适当服用有助消化的药物,例如妈咪爱、乳酸菌素片婴儿健脾散等,这类药物服用后可以促进消化。

  腹泻期间,爸妈可以煮山药粥、高粱香米粥、薏米莲子粥等给宝宝进食,可以调节增强消化功能,并起到健脾止泻的作用。

  2、不良刺激引起的拉肚子

  父母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避免出现着凉或者中暑,还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

  别让孩子受惊,特别在睡前不要给宝宝讲恐怖类型的故事,以免宝宝受惊而导致精神紧张,可能会加重腹泻情况。

  3、过敏性腹泻引起的拉肚子

  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测试,确定孩子对哪类型的食物有过敏反应,减少或避免对该类食物的摄入。

  4、乳糖不耐症引起的拉肚子

  一般服用乳糖酶来进行治疗。

  5、其他情况引起的拉肚子

  还有就是发现宝宝拉肚子伴有血或带有绞痛等严重情况,那么父母就要及时将孩子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了。

三、腹泻护理必须注意的几点

  一旦宝宝腹泻了,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有些妈妈没有很好地注意到,也有可能让宝宝反复腹泻。

  1、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正确应用抗生素小儿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感染是主要原因,其病原有细菌,病毒,真菌等,需要抗感染治疗,但是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2、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

  不轻易使用止泻药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婴儿。

  3、及时补充水分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严重脱水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而水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年龄愈小,水分占体重的比例愈大。患儿丢失相当于体重5%的水分,即可出现脱水症状(精神委靡、口渴,烦躁、无力、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超过15%就会出现抽搐昏迷(神经内科),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家长此时应该继续让孩子进食,特别要注意摄入液体。只有早期预防并及时纠正脱水,才能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四、宝宝腹泻拉肚子的小偏方

  天气凉了,宝宝很容易着凉腹泻拉肚子,介绍几个小偏方,对宝宝着凉引起的腹泻拉肚子很有效果哦!也不用担心会对宝宝有什么副作用。

  步骤/方法

  1.将酒精含在嘴里,注意是含在嘴里千万不要咽下去,没有酒精的话用普通白酒也行。然后对着宝宝的肚脐吸,这里需要用力吸,宝宝不会觉得痛的。然后吐掉酒精同时自己也要换气。

  2.重复第一步,大概两三次左右。如果宝宝肚脐周围出现很深的红紫颜色的话,就说明比较有效果了!看起来有点像刮痧之后的颜色。

  3.这个方法对宝宝受凉引起的腹泻是比较有效果的。条件允许的话外加益生菌配合饮食调理,两三天之后宝宝就能恢复了!如果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宝妈们不防用这个偏方试一试!即使没有效果,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据研究,用小鲫鱼煮汤给稍微大点的婴儿吃,可以治疗某些腹泻。可以用鲫鱼蒸熟后,吃了鲫鱼的肉后,因为鲫鱼头鱼尾没有多少肉,又很多刺,特别不适合老人小孩吃。再用鲫鱼的头和尾煮汤给腹泻的婴儿喝。一天除了增加鱼汤外,在饮食上没有其他的改变,宝宝没有再出现腹泻现象。

  鱼汤的具体做法如下

  先把鱼除去鳃、鳞、内脏等,要把鱼油、鱼子留下来,然后洗干净,备用。在炒锅上放少量油,将鱼放到锅里煎。用油煎过的鱼煮汤,汤的颜色是奶白色的,不煎的汤像水一样。鱼的两面都煎,一般煎2-3分钟就可以,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煮约15分钟。爸爸妈妈煮鱼汤时只放少量的料酒即可,不放其它调料。然后给宝宝喝,对腹泻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一些宝宝腹泻的偏方

  (1)小米50克,炒黄至透出香味,研细末。2--3克/次,2--3次/日。

  (2)鸡蛋壳10克,陈皮10克,鸡内金10克(炒黄)研细末。1--2克/次,3/日。

  (3)茶叶2克,小茴香3克,水煎服2--3次/日。

  (4)茄子根10克,生姜3片,水煎服1--2次/日。

  (5)大麦牙10克,生姜2片,水煎服1--2次/日。

  (6)米糠50克,柿干50克,炒黄研末。2--3克/次,2--3次/日。

  注意事项

  孩子腹泻有很多种原因,因此在分不清原因或情况严重时,还是应该坚持对宝宝进行正常治疗的。爸爸妈妈给宝宝吃药或用偏方的同时,要护理好宝宝,给宝宝少吃多餐,餐具什么的要每天消毒,记得要给宝宝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宝宝腹泻不止怎么办,宝宝腹泻食谱,宝宝拉肚子偏方,小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7、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4、腹泻时应该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腹泻恢复。

宝宝拉肚子一定要吃腹泻奶粉吗,宝宝拉肚子什么时候要吃腹泻奶粉

四、宝宝拉肚子处腹泻奶粉的注意事项1.不能长期吃一般是不建议长期给宝宝吃腹泻奶粉的,因为会影响宝宝发育。

宝宝腹泻原因,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宝宝拉肚子的8种情况拉肚子该怎么治

一、宝宝拉肚子的8种情况1、细菌感染性腹泻: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大便检验有白细胞,主要发生在夏季。主要使用对肠道感染有效的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药。一般治疗1周,大便检查正常可以停药。辅助治

Hash:8f59b0d90eb0add70b2f19b9f4e9f32b683c845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