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1:49:2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细嚼慢咽,全身受益

BY:Hea 2024-06-03 01:49:28 755 ℃

细嚼慢咽,让食物更加柔软温和

细嚼慢咽可以让食物更加柔软,更加温和,防止划伤我们的食管和胃。对于患有食管、胃的炎症或溃疡等病变的人群,受到未经很好咀嚼的粗糙食物的磨损、刺激或伤害时,就如雪上加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晚期在食管和胃底会形成静脉曲张,一旦划破会造成大出,有生命危险。因此普通人需要细嚼慢咽,这类病人进餐时,更要细嚼慢咽。

那麽,每吃一口要咀嚼多少次为好呢?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专家介绍,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充分享受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如果能达到30次更好。

此外,现代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柔软,越来越不需要咀嚼。一口食物咀嚼最多七八次,少则四五次,在嘴里蠕动几下便咽了下去。现代人已从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时5~10分钟。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对于这样的人,有没有什麽好的办法呢?

习惯了狼吞虎咽的人不妨尝试在饭菜中多加一些有嚼头的食物,例如在煮饭熬粥时,适当加入玉米燕麦花生核桃仁、芝麻、各种豆类等;炒菜或凉拌菜时,不要捨弃一些有嚼头的蔬菜的茎或叶,如荠菜芹菜菠菜大白菜苋菜等,还可以把栗子瓜子之类的坚果用来入菜;喜欢煲汤的人,不妨多放点海带莲藕,可大大延长咀嚼时间。 

细嚼慢咽有好处!

人们都知道细嚼慢咽对身体有好处,可是有些人吃饭时总是匆匆忙忙,好像有事催著似的,填到嘴里的饭菜根本不仔细咀嚼,就囫囵吞地咽下去了。殊不知:“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吃得慌,咽得忙,伤胃害肠

不经过咀嚼的食物,一方面还没浸透唾液,另一方面,胃还没来得及分泌出足够的胃液来消化食物。可是食物既然来了,只有硬著头皮接受了。为了消化还没嚼过或嚼透的食物,可怜的胃不得不分泌出比一般的情况下多得多的含有酸和酶的消化液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如果日复一日这样工作,胃就会因胃酸过多而得胃炎,之后还有可能得胃溃疡

所以,如果你不想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就要勤动上下颌,把食物在嘴里多嚼几下,吞咽不能太快。如果一口饭能嚼50下,嚼到没东西可吞咽的地 ,胃肠道疾病就不会光顾你。

细细咀嚼不仅对消化有好处,还是一种很好的面部体操,有养颜美容之功效。

印度的瑜伽信奉者有一种说法:不仅硬食物要细细咀嚼,即使是软食物(如羹、饮料、等),都要细细咀嚼。在他们看来,食物和饮料经过长时间的咀嚼,会对身体更有益。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甘地有一句经典名言:“你们应该嚼自己的饮料,喝下自己的食物。”

口腔神经具有某种负反馈作用,当我们细嚼慢咽时,这一神经就有时间向大脑反馈吃饱了的资讯,让我们停止进食。而吞咽太快,不让食物充分刺激口腔的感觉神经,“饥饿”的中枢神经就得不到相应抑制,大脑就得不到吃饱了的资讯,即使吃了很多还不感觉饱,不得不继续吃下去,久而久之,人就胖了。

看来有些人只要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就能减肥了,根本不用吃各种减肥药,或者做大量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受那麽多罪。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有些人吃饭狼吞虎咽,速度极快,这节省了许多时间,但是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胃可就倒楣了,不得不超负荷工作。即使这样,食物还是不能充分被消化,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体质会越来越弱。

经过细嚼的食物,能扩大与肠壁的接触面积,消化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肠壁广泛地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细嚼慢咽还可以提前引起胃液和其他消化腺分泌增多,为食物进入胃肠后充分被吸收做好准备,从而减轻胃的负担,胃就能细緻地消化食物,把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实验证明:吃同样的食物,细嚼者和不细嚼者对蛋白质脂肪的吸收量是不同的。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分别为85%和83%,而不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只有72%和71%。

细嚼慢咽好处多

1、洁齿防龋:细嚼对牙龈有按摩作用,能提高牙龈的抗病能力。细嚼时分泌的唾液对牙齿表面的冲洗,能减少龋齿的发生。而粗嚼快咽,进餐速度过快,很容易咬伤舌头、腮帮,损害口腔、牙齿和牙床,甚至引起口腔溃疡

2、帮助消化:细细咀嚼,可以把食物磨得极细,这样的食物进入胃肠后,营养易于吸收。而狼吞虎咽吃进去的食物,食物的营养不仅难以吸收,而且还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引起胃肠道疾病。

3、健脑益智:研究表明,咀嚼能牵动面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迴圈。用多普勒颅脑超声波观察发现,大脑血流量在咀嚼时可增加20.7%。因此,三餐中多点豆类、动物骨头等耐嚼食品,不但健脑,还增长智力。

4、解毒防癌:在咀嚼时,口腔内会分泌出大量唾液,科学家将唾液放到黄麴霉毒素、亚硝基化合物等强致癌物和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等可以致癌物中,结果发现,唾液可使这些致癌物在半分钟内完全消失。

5、减肥美容:肥胖者的进食速度比瘦人快,咀嚼吞咽的次数也比瘦人少。所以,要想无痛苦减肥,只要在吃东西时多嚼几下就可以了。

在咀嚼过程中,面部血液供应量加大,表情肌协调有规律地活动,可使面色红润光泽,有弹性,减少皱纹

6、有助于长寿:研究证实,人体的唾液腺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分泌一种腮腺激素,这种腮腺激素可被机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它具有抵抗机体组织老化的作用。而细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在唾液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腮腺激素的分泌与吸收也增加,从而起到延缓身体衰老的作用。

此外,唾液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学生们放假在家,和家长一起进餐的时间比上学时长了,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吃饭时的许多毛病,总是唠刀不停,搞得不欢而散。其实,要想把道理讲清楚还需要家长也“恶补”一下吃饭的知识。

长辈们经常这样告诫晚辈:女孩子吃饭,细嚼慢咽;男孩子吃饭,狼吞虎咽。他们的初衷是想从小培养女孩子温柔、淑女的气质,而男孩子要从小树立乾脆利落的性格

不过我们若是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就要改变这样的观念了,无论男女,吃饭都应该细嚼慢咽,因为细嚼慢咽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其实我国自古以来便提倡细嚼慢咽,历代医学家都非常看重细嚼慢咽。唐代名医孙思貌《每日自耠歌》云:“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明朝的《昨非庵日纂》云:“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只为糟粕填塞肠胃耳。”

细嚼慢咽,有助于保持体型和减肥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同样量的一种食物,肥胖的男性用8-10分钟就吃完了,而消瘦者却用了13-16分钟。他们由此考虑用减慢进食速度的方法来进行减肥试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细嚼慢咽会大大降低我们吃饭的速度,而吃饭速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我们每顿饭都能少吃些。日本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曾和东京齿科大学合作,对东京都内340位20-60岁男女公司职员,进行肥胖和吃饭速度关系的调查。以BMI=25以上为肥胖标准,(BMI即体质指数,是将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数值。如一个人体重60kg,身高1.7m,其BMI就是20.8。)调查结果显示:

从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吃饭速度的快慢与肥胖的 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此后,日本学者又对9位20-50岁男性进行吃饭速度和满腹感关系的调查。通常一顿饭工夫平均为17.2分钟。如果使用节拍器使每分钟咀嚼次数增加到88,即将吃饭时间延长到33.7分钟,则试验者的食量从平时的693克减少到528克。一天三顿日积月累,这一差值将变得相当巨大。据狮王齿科卫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人的血糖值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上升,30分钟后达到峰值。由于血糖值达到峰值给人饱腹感,约需30分钟。所以通过仔细咀嚼延长就餐时间,就能使少量食物让人获得饱腹感,从而取得减少食量防止肥胖的效果。

因此,看似细嚼慢咽与狼吞虎咽所摄入的食物差别不大,但是长期坚持下来,量变就会产生质变,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会让你避免大量的能量,无论是保持体型还是减肥,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细嚼慢咽,让我们更充分地吸收食物的营养

狼吞虎咽的习惯一方面会让我们摄入更多的食物,另一方麵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后消化吸收率比较低,同时也会给胃部带来较大的负担。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咀嚼,唾液尚未浸透食物便被吞咽进胃里,而胃不得不花相当大的力气去消化还没嚼透的食物,需要分泌出更多的消化液。长此以往,对胃是一种伤害。

而细嚼慢咽的好习惯一方面会防止我们过量摄食,另一方面会让我们更加充分地消化食物,让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更加充足地被我们所吸收。可以说是“吃得少,吃得精”。

实验证明:吃同样的食物,细嚼者和不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是不同的。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量分别为85%和83%,而不细嚼者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只有72%和71%。

猕猴桃中的猕猴籽为例,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很多科研机构研究均表明,猕猴桃籽具有辅助降血脂、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等功效。用猕猴桃籽提炼的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在已探明的80余种植物种子油料与海洋生物中居于前列。而这猕猴桃籽由于个体很小,而且裹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不加咀嚼难以消化吸收。若能在吃猕猴桃时多咀嚼几次,将其中的籽嚼碎,将会大大提高猕猴桃籽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

细嚼慢咽,让食物更安全

人体的解毒其实从口腔就开始了,咀嚼的过程中,当食物与唾液一起混合,唾液便开始对一些毒物进行初步的解毒。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学教研室王江华、司徒镇强等人通过实验确认了唾液在维持口腔及上消化道健康中有重要作用。

他们进行的研究通过实验,检测了5名健康者及7例肿瘤患者的唾液对4-硝基奎琳的灭活作用,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突变作用,即唾液对部分致癌物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细嚼慢咽,增强记忆力

研究人员发现,咀嚼能牵动面部肌肉 促进头部血液迴圈,还能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人类脑部的海马区细胞,也就是掌管学习的部分,会随著年纪增大而衰退,短期记忆力也会衰退。而咀嚼的动作可以增加海马区细胞的活跃性,防止其老化。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人员同样证实,多咀嚼可加快心脏运动,使脑部荷尔蒙分泌增多,从而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随之提高。此外,咀嚼还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

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在研究中发现,受试者只咀嚼了两分钟食物,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会比平常增加30%。有科研人员曾用多普勒颅脑超声波观察发现,大脑血流量在咀嚼时可增加20.7%。因此,吃饭时多咀嚼、饭后漱口、经常叩齿,都能帮助提高脑活力。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中青年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对老年人的好处则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细嚼慢咽,降低压力

大坂市立大学曾根良昭教授证实,吃饭过快会给精神带来较大负担。他让7位女学生在温度、湿度恒定的人工气候室内,分为两组,分别给5分钟和10分钟就餐时间。结果,5分钟组餐后心率比食前有所增加。而10分钟组餐前餐后几乎没有变化。他又做试验,将一餐的咀嚼次数从通常的325次减少到快食时的214次。结果发现,通常吃饭时心率比饭前增加20%,快食时心率比饭前增加49%。通常饭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8%,快食后收缩期血压比饭前增加13%。

细嚼慢咽,帮我们预防口腔疾病

临床研究发现,人们在吃饭时反复咀嚼可使口腔中分泌出充足的唾液,而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这些消化酶及免疫球蛋白不但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还有杀菌和预防口腔疾病的作用。另外,儿童在吃饭时充分地咀嚼食物可促进其牙齿、牙龈及面部肌肉的发育,并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吃饭细嚼慢咽的好处让你惊呆 细嚼慢咽慢享生活

温馨提示吃饭时细嚼慢咽会对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在吃饭时尽量不要狼吞虎咽,一顿饭时间至少要吃30分钟以上才可以。吃饭细嚼慢咽不仅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同时也能够享受美味。吃的少,也可以帮助做到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真的是越慢越好吗?

有个成语叫做细嚼慢咽,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意思是吃饭的时候要多咀嚼慢慢吃,这样更容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反之吃的太快则会影响肠胃健康,而且还会吃的更多,容易发胖,那么,是不是吃饭就要吃的很慢呢?吃饭是不是越慢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吃饭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这样最有利于健康。但是吃饭时细嚼慢咽并不等于越慢

细嚼慢咽好处多

如果注意对食物的细嚼慢咽,就可能缓解所出现的症状。唾液中有一种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细嚼慢咽有利于溶菌酶发挥作用,可免于罹患消化系统的感染。细嚼慢咽能使食物与牙龈间的磨擦增加,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综上所述,细嚼慢咽的好处颇多,不一而足。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细嚼慢咽,对老年人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Hash:e0e04db31b956247b2341bac083a85382e102c76

【声明】本文由用户He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