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41:4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是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BY:Lassie 2024-07-01 02:41:48 1766 ℃

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妊娠期的需要量增加:这是妊娠妇女缺铁的最主要的原因,妊娠期容量增加共1300~1500ml,如果以每毫升血液含铁0.5mg计算,则因血容量增加而需铁650~750mg,此外,胎盘胎儿生长发育共需铁250~300mg,故妊娠期需增加铁总量共约1000mg,妊娠中期额外需铁3~4mg/d,妊娠后期为6~7mg/d,通过胎盘向胎儿输送铁在孕中期为0.4mg/d,到妊娠足月时可增加至4~7mg,而在双胎妊娠时,铁的需要增加更加显著。

2.妇女体内储备铁不足:一般认为,正常成年男性体内总铁量约为4g,平均500mg/kg,而1个健康的中等身材的年轻妇女为2~2.5g,平均350mg/kg,不少妇女由于非妊娠时月经过多,食物中铁摄入不足,多次妊娠和哺乳等因素的影响,体内的储备铁已明显不足,实际上,许多妇女的可利用铁还不到100mg。

3.食物中铁的摄入不够:一般食物中的铁为10~15mg/d,其中能被吸收的铁仅为5%~10%,因此,每天从食物中可吸收的铁仅为1~1.5mg,至妊娠末期,随着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铁的吸收率增高可达40%,但仍不能满足妊娠的需要,更何况怀孕早期的恶心呕吐,进食不好,胃肠功能紊乱胃酸缺乏营养不良,食物中蛋白质不足等,都可能影响肠道铁的吸收。

4.妊娠前及妊娠后的疾病:如慢性感染,寄生虫病,肝肾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产后出血等,均可使铁的贮存,利用和代谢发生障碍,铁的需求或丢失过多,还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过程或贫血的治疗效果。

(二)发病机制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贫血易造成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应高度重视。

1.妊娠期缺铁的发生机制: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正常成年妇女体内含铁总量约2g,主要以结合方式存在,约占65%,其余35%以铁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酶等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贮备铁约为20%,据WH0公布的资料,不少妇女在非孕期已存 铁的摄人不足,故孕期可利用的贮备铁仅100mg左右。

2.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2)对胎儿的影响:孕妇骨髓和胎儿是铁的主要受体组织,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又是单向运输,不能由胎儿向孕妇方向逆转转运,一般情况下,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当孕妇患重症贫血(Hb<50g/L)时,会因胎盘供氧和营养不足,引起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窘迫早产死胎

二、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症状及检查

症状

1.隐性缺铁:铁贮存降低,但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无贫血表现。

2.早期缺铁性贫血:缺铁继续发展,导致红细胞生成量减少,但每个红细胞内仍有足量的血红蛋白,即“正红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可有轻度贫血的症状如皮肤,黏膜稍苍白,疲倦,乏力脱发指甲异常舌炎等。

3.重度缺铁性贫血:缺铁加重,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的铁完全缺乏,骨髓造血发生明显障碍,红细胞数量进一步下降,每个红细胞不能获得足够的铁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低色素小红细胞数量增多,即“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水肿乏力头晕耳鸣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典型症状,甚或伴有腹水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检查

1.外周血:血红蛋白<110g/L,血涂片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80μ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特殊变化。

2.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可见红细胞分裂象,无可染色铁,各期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染色较正常深,偏蓝或呈嗜多色性,边缘不规则,核小而致密,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多无明显变化。

3.血清铁>10.74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53.7μmol/L(300μg/dl),铁饱和度明显减低到10%~15%以下,当Hb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降低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4.铁蛋白检查:血清铁蛋白>14μg/L。

根据病情,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心电图生化全项等检查。

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

肿、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缺铁性贫血

1.贫血严重时可合并重度妊娠水肿,活动后心跳气短,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充血心力衰竭

2.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对胎儿的铁供应造成潜在的影响,并且因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预防

汪月增等(1984)的研究资料表明:正常孕妇如未补充铁剂,妊娠28周以后有76.8%的孕妇血清铁蛋白下降至缺铁性贫血的水平,在纠正血液稀释的因素以后,仍有61%处于无贮备铁状态,说明妊娠后期贮备铁缺乏的现象是普遍的,必然的,如果从妊中期开始适当补充,则孕妇铁缺乏将明显改善,因此国内外专家一致主张从妊娠20周以后,对所有孕妇常规补铁,即使饮食和营养摄取正常的孕妇也不例外,可口硫酸亚铁0.3mg:1~2次/d,或使用其他可靠的孕期铁剂补充品,李从荣等(2000)对587例女性调查发现:隐性铁缺乏症占60.1%,对于这种贫血尚未发生的亚临床缺铁状态的存在,在孕期应予高度重视,以期及时纠正。

四、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保健

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孕妇对病情的恐惧

2、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给与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与孕妇一定的照顾。

3、饮食方面应注意使用的营养,应给与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

4、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

5、注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护理人员应协助孕妇做好晨晚间护理。

6、严密观察胎心胎动,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两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根与氧气吸入Prn,并给与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7、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压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8、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9、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与混合喂养

10、遵医嘱给与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与出院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

适宜食物:鸡肉三文鱼鲫鱼山药

忌吃食物:螃蟹蛤蜊香菜

饮食:妊娠过程中应多吃含铁量、含优质蛋白质、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铁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以动物类食品的血红素铁吸收更好,因此应每天补充瘦肉牛肉羊肉猪肉)、蛋类、奶类,每周2-3次动物肝脏,此外黑木耳海带也是含铁很丰富的食品。对于产前就有贫血的人,每天摄入20mg以上的铁是比较困难的,应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除了保证铁的摄入量充足外,更应注意的是保证铁的良好吸收。铁是在十二指肠吸收,并且需要一定的酸性环境,如果胃酸偏低就会影响吸收,应给病人提供适量的酸味食物或者配合维生素C。新鲜蔬菜中和水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且能将食品中氧化型铁转变为还原型铁,更易于吸收。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但有一定的造血效果,而且有提高铁吸收率的作用。

什么是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病因(一)发病原因1.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这是妊娠妇女缺铁的最主要的原因,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共1300~1500ml,如果以每毫升血液含铁0.5mg计算,则因血容量增加而需铁650~750mg,此外,胎盘,胎儿生长发育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怎么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活动无耐力;②有外伤的危险;③有胎儿受伤的危险;④有感染的危险。1、活动耐力:贫血,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负担加重。主要表现:活动持续时间短暂,活动后感心悸、气促。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活动水平,活动耐力增加。

如何防治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另外,也有部分是因为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如何防治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指导,多吃含铁丰宫的动物肝脏和血及蛋类。樱桃含铁量居水果之首,可预防贫血。

Hash:348513ac4cdcd90025dcf05b749be3b93f2360cb

【声明】本文由用户Lassi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