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16:38:5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BY:大叔18岁 2024-07-08 16:38:55 987 ℃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关于什么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得了产后抑郁症怎么办,可以赶走产后抑郁症的食物,本文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可以了解一下。

什么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产后抑郁症可轻可重,但其影响都是及其重大的,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几种产后抑郁症的产检病因。

1.完美主义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情绪波动的

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3.内分泌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4.遗传

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5.躯体

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 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得了产后抑郁症怎么办

产后抑郁症不同于其他人群的抑郁症,因为它不仅对孕妇有伤害,还会伤害新生儿,所以要特别注意处理的方法,那么得了产后抑郁症到底该怎么办呢?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首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它比较适合于急性期无消极观念的轻中度抑郁症、以及各类抑郁症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的巩固和维持治疗,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者尤为适合。可以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够持之以恒。

提高认识。即认识到妊娠、分娩、产褥是妇女正常的生理过程,一旦妊娠,就要了解有关妊娠方面的知识,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和咨询。

妊娠期心情愉快。因为妊娠期表现焦虑的产妇,倾向于发生产后抑郁。做丈夫的有责任给予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精神刺激,这样有助于减少或减轻母性抑郁的发生。

让产妇在分娩后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并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对妻子分娩所承担的痛苦给予必要的关怀和补尝。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药物能有效缓解抑郁心境及伴随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可达60﹪~80﹪。其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药物的维持治疗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抑郁复发,但不能防止病情转向躁狂哺乳期妇女服用此类药物有损于婴儿的健康,慎用。

营养疗法 。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抑郁症,所以可以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

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专家介绍对于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及抑郁型木僵的患者,物理治疗是首选方法。对用药无效者亦可采用物理治疗。其方法主要包括电抽搐治疗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其特点是见效快、疗效好。

体育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人的情绪,同时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特殊的抗忧郁物质的分解和吸收。尤其是产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对外部很少接触。不妨试试放松自己的心情。

知识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几率要大得多,这主要是源于他们对生活不够满意,对此她们必须清楚知道自己 病之后怎么办,千万不可伤及无辜婴儿。

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

产后抑郁症患者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很多人甚至一些医生都认为产后抑郁只是心理疾病,只需要心理治疗就行。实际上,产后抑郁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浓度已经失调,从而出现情绪障碍,仅仅通过个人或社会心理干预有时很难调整,要用药物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失眠、早醒、身体有各种不舒服,但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经常闷闷不乐发脾气,想事情都往不好方面去想,初步可以识别有产后抑郁。产妇要有这方面意识,及时就医。不要把产后抑郁症跟精神病画等号,它跟治疗伤风感冒一样很简单,通过心理咨询,必要时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预后通常是很好的。”龚梅恩说。

治疗产后抑郁要多注意心理保健

1.治疗产后抑郁症要从放松心情做起,放松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简单家务和锻炼,别老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或者烦心的事情上。

2.治疗产后抑郁要多注意心理保健,积极沟通,学会寻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享受被亲人照顾的亲情

3.想要治疗产后抑郁症,一定要有个好的睡眠,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让身体尽量保持在最佳状态。

以上是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用吃药吗这个问题的简述,看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专家指出,产后抑郁症治疗用不用吃药要看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可以具体针对自身情况详细咨询一下专家医生。

可以赶走产后抑郁症的食物

海鱼

1.深海鱼:研究发现,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这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是因为住在海边的人更常吃鱼。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清素的分泌量。

香蕉

2.香蕉:香蕉中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硷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葡萄柚

3.:葡萄柚里高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全麦面包

4.全麦面包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就说:“有些人把面食点心这类食物当作可以吃的抗忧郁剂是很科学的。”

菠菜

5.菠菜: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导致忧郁情绪,而菠菜是富含叶酸最着名的食材

樱桃

6.樱樱桃被西方医生称为自然的阿斯匹林。因为樱桃中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能够制造快乐。美国密芝根大学的科学家认为,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20颗樱桃比吃任何药物都有效。

大蒜

7.大蒜:大蒜虽然会带来不好的口气,却会带来好心情。 德国一项针对大蒜的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吃了大蒜制剂后,感觉比较不那么疲倦和焦虑,也更不容易发怒。

南瓜

8.南瓜: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关,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这两种营养素都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燃料。

低脂牛奶

9.低脂牛奶:纽约西奈山医药中心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综合征的妇女吃1000毫克的片三个月后,四分之三的人都感到更容易快乐,不容易紧张、暴躁或焦虑了。而日常生活中,钙的最佳来源是牛奶酸奶奶酪。幸运的是,低脂或脱脂牛奶含有最多的钙。

鸡肉

10.鸡肉:英国心理学家给参与测试者吃了100微克的后,他们普遍反应觉得心情更好。而硒的丰富来源就包括鸡肉。

产后抑郁症护理

1、适时实施心理护理,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

2、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孕产妇的相关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病发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对于有不良心理的孕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病史或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

3、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

4、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多关心和爱护,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有积极意义。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_新妈产后要自测情绪以防抑郁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做到预防在先。发生了产后抑郁症,首先家属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鼓励患者就诊。

如何确认是否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症状抑郁症

妈妈们怀孕之后的心情和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和不同,具体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谁也无法预测,但是据科学证明,新妈妈们患上产后抑郁症的非常多,具体哪些症状是证明呢?新妈咪产后情绪低落和抑郁,不仅对自己的健康不利,更会影响小宝贝的发育。研究表明,大约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什么是产后抑症?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产后忧郁被形容为感到悲哀、沮丧、不快乐、痛苦或是消沉。通常我们会在某一时间或一段时期里感到这种情绪。但临床上的抑郁是指一种情绪失调,表现为长期感到悲哀、失落、愤怒或者每天感到挫折感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实际上,大约70-80%妇女在

Hash:b4f6a6f3d951c51a9f792354c2c28c940e64ada1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