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30:2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_香附方队可以治什么病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2:30:27 734 ℃

一、香附的功效作用

  

  1、脘腹胀

  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胃寒痛。

  2、调经止痛

  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3、对子宫作用

  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4、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5、抗菌作用

  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

  6、麻醉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7、解热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8、降温作用

  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9、抗炎作用

  对于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保护支气管

  香附对支气管痉孪有保护作用。

  11、止呕吐

  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12、安神宁心

  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13、降压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压缓慢下降,可持续0.5~1小时。

  14、强心

  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

二、行气解郁良药香附

  香附辛能散滞,苦降逆气,芳香疏达走窜,药性平和,不寒不热,归肝经以理气开郁,走三焦能行气分之滞。主一切气,并解六郁(气郁,血郁,湿郁,痰郁,食郁,火郁),通经血,成为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的主药。凡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条达,气不能正常入于三焦,以致气结为病者,香附为必用品。且与不同中药联合应用,更有不同的效果。诚如李时珍所言:香附“得参、术则补气;得归、地则补血;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芎 、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黄连则能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说明香附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

  1、临床配木香

  疏肝开郁,调中宣滞,理气止痛,善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

  2、配神曲

  理气解郁、消食和中,适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痞闷,嗳腐吞酸等症;

  3、配当归艾叶

  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

  4、配白芍

  疏肝养阴,理气止痛,可用于治疗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诸症

  5、配紫苏

  解郁除满,行气止痛,适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症

  6、配苍术

  舒肝理脾,常用于肝脾郁结诸症;配乌药,顺气止痛,适用于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症,也可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等症。

  7、配黄连

  行气泻火,一疏一清,使心火去,郁滞解则疼痛除,用于火郁胸满疼痛

  8、配高良姜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甚效,常用于肝郁气滞,寒凝胃脘痛,胸闷不舒

  9、配檀香

  可用于肝气郁滞,脾胃失和而见的胸胁憋胀,嗳气叹息,不思饮食,胃脘疼痛等症

  10、配郁金

  行气开郁,化瘀止痛,可用于气滞血瘀之胸胁疼痛,慢性肝炎肝炎后综合征之胸胁疼痛不适,食欲不振,以及妇女痛经;配延胡索,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善疗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所致之胸腹疼痛、胃脘疼痛等症。此外,二药合用更能通经止痛,最适合用于妇女气滞血瘀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

  香 煎服,一般6~9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炙止痛力增强。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慎服。

三、香附方剂

  1、治-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

  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2、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

  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3、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

  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4、解诸郁

  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5、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

  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6、治偏正头痛

  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7、治吐血

  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8、治小便尿血

  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9、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

  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10、治肛门脱出

  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11、治老小痃癖往来疼痛

  香附、南星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二、三十丸。(《圣惠方》)

  12、治颓疝胀痛及小肠气

  香附末二钱,海藻一钱。煎酒空心调下,并食海藻。(《濒湖集简方》)

  13、安胎

  香附子,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一钱。(《中藏经》罩散)

  14、治元脏虚冷,月侯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

  香附半斤。醋煮,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妇人良方》醋附丸)

  15、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外科发挥》)

  16、治乳痈,一切

  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医学心悟》香附饼)

  17、治耳卒聋闭

  香附子(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二钱,忌铁器。(《卫生易简方》)

  18、治聤耳出汁

  香附末,以绵杖送入。(《经验良方》)

  19、治四时瘟疫、伤寒

  陈皮(不去白)二两,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若作细末,每服二钱,入盐点服。(《局方》香苏散)

  20、治跌打损伤

  炒香附四钱,姜黄六钱。共研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钱。孕妇忌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四、香附的性味及功能

  1、性味

  辛微苦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

  ④《纲目》:"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2、归经

  入肝、三焦经。

  ①《纲目》:"手足默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3、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4、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5、注意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6、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香附_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是什么从外表看,香附就是植物的根茎模样,这究竟是什么植物的根茎呢?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

四制香附_四制香附丸的功效

四制香附炮制四制香附是中药材的一种,那么四制香附炮制是什么样的呢?《活幼心书》:醋浸一七(日),慢火煮干,再焙。”《万氏女科》:“醋浸三日,焙。”《本草述》:“醋洗七次,培干,研。”现行,取香附粒或片加入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香附碎块或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香附的副作用,香附的功效及作用

一、香附的作用药性猛香附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它的药性过于猛烈,很多女性之所以会喝这样的药物本身就是身体虚弱或者是体质差。但是这种药物的性子偏偏相当猛烈,很多人喝了不仅会头晕胃疼,还会有一些呕吐的情况。小编建议如果大家对此药有如此强的反应,可以多

Hash:7b4a85aaa68ec5bcd9d13d9d0c1ee83c0bfceab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