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1:21:4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糖尿病人吃水果有讲究

BY:大叔18岁 2024-07-17 01:21:45 1979 ℃

果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水果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食用水果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不敢吃任何的水果。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么糖尿病患者适宜吃哪些水果呢?下面就为大家说说适宜糖尿病患者的水果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如何管住嘴

主食:按生粮计算每日大约5两,相当于熟食8两~1斤左右,按照每日三餐,每餐主食的量相当于患者本人的两个拳头大小。粮食要严格按照规定量吃,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还要均匀地吃(即每顿饭都要有粮食,蔬菜蛋白质)。每日三餐,适当分配,定时定量。如采用胰岛素治疗,必要的加餐尤为重要,是预防餐后低血糖的重要措施。如每天5两主食,分配为:早餐1两,午餐2两,晚餐2两。尽量不要喝稀粥、八宝粥、面糊等熬制食品(容易引起饭后血糖高),粗粮和细粮一样计算重量,粗粮(例如莜面)也不能吃的过量。无糖食品也应计入主食总量中,不能随便吃无糖食品。

②蔬菜:每日1斤左右(相当于患者用两只手的一捧的量),各种蔬菜应该搭配。蔬菜中的土豆、白薯、山药荸荠、菱白、凉薯芋头蚕豆粉条红薯、碗砣、老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应算作主食,不算作蔬菜,如果吃这些食物应适当减少主食。

③水果:当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时(血糖<7.0mmol/L)再试验吃水果,可以吃西瓜(1小块约1斤)、苹果桔子等(中等大小一个约4两)、草莓葡萄(6~10个左右)等。应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吃后1/2—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以下水果尽量不吃如:红枣红果葡萄干干、柿子饼、果脯蜜枣甘蔗等。另外,硬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麻子榛子)主要成份是油(约占50%),每15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10毫升油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素抵抗

瘦肉每日2两(相当于患者本人的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大小),包括鸡、鸭、鱼、兔、牛羊肉海鲜等,但是不能吃肥肉动物皮、内脏(肝、肾、肠等)。鸡蛋每天1个,牛奶每天半斤,豆制品每天1~2两左右,或豆浆半斤左右。

油脂每天2~3小汤勺约半两左右(相当于患者本人2个大拇手指肚大小),少吃煎、炒、烹、炸、烧等油脂高的食品,少吃涮羊肉,不能吃菜中的油汤,可以吃蒸、煮、焖、炖、拌等加工的食品。

戒烟限酒:烟有刺激升糖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可使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酒含热量高(仅次于油),易增加体重,啤酒中含糖约11度(每100亳升含糖11克),易吸收,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会伤肝,引起酒精性肝硬化,使血糖难以控制。所以一定要忌烟,少喝酒或不喝酒。如果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约含酒精10克,相当于啤酒285毫升、红酒100毫升、白酒30毫升),并且饮酒后应扣除相应能量的主食(一份酒≈20克主食)。

低盐饮食,每日食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可以按照一矿泉水瓶盖的盐≈6克、一啤酒瓶盖的盐≈3克估计每日盐的摄入量。

⑧禁止食用纯糖食品如饮料、白糖红糖蜂蜜等。市场上所谓“无糖食品”实际上是“无蔗糖食品”。其中的甜味是甜味剂的味,不是糖,但制作食品所用粮食中的淀粉,馅中的豆沙,奶中原有的乳糖仍可转变成葡萄糖,如果食用市售无糖食品应对应减少相应食物,无糖食品不能随便当做零食吃,甜味剂是非糖食品,一般不会升高血糖,但也需吃后测血糖来证实。甜味剂不能作为低血糖时的急救食品。

⑨千万不要限制喝水,否则引起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水盐代谢紊乱,代谢产物排泄障碍等多种不良后果,要做到“渴了就喝”。由于每个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有差异,前面的计算只是框架,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如肾病患者应减少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的摄入,儿童和孕妇应增加蛋白类食品如瘦肉鸡蛋牛奶等的摄入量,体力活动重的患者应适当增加进食量。

糖尿病人吃水果有讲究

(1)吃水果的前提:在血糖控制稳定(即空腹小于8毫摩尔,餐后小于10毫摩尔)后,才能适当吃些水果。

(2)吃水果的时间:要选在两餐之间空腹时吃,如上午10点~10点半,下午4点左右,晚上9点~10点。

(3)吃水果的数量:数量不可过多,或计入总热量(一般而言100~200克水果相当于25克粮食)。

(4)吃水果的品种:应选择水分高、糖分低的水果,具体的有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樱桃等。

要注意一些蜜饯类的水果干千万不可以吃,并且要注意每次食用的数量,不要因为某种水果对糖尿病有帮助降糖的作用就猛吃,吃多了肯定是对血糖不好的。还要学会计算每日进食的总热量,这样才能控制好血糖。

饮酒对糖尿病有哪些具体的危害

1、长期饮酒视力下降更快

为了解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在长达5年半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和不饮酒者相比,每周适量饮酒的人,出现糖尿病眼病的几率虽然没有改变,但视力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

2、引发各种并发症

酒精的热量明显高于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患者血糖波动,继而加重血糖代谢紊乱,加速各种并发症的进程,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此外,酒精对某些降糖药物有干扰作用,服药前后饮酒会削弱药效,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由于糖尿病患者饮酒造成的危害难以逆转,所以戒酒和限酒越早越好。尤其是血糖控制欠佳,合并肝胆疾病者,或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严禁饮酒。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1、尿液异常:当发现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测血糖。

2、生活习惯改变: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或口中有甜味时应检测血糖。

3、伤口愈合慢:因血糖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当出现皮肤破损而伤口不易愈合时,应检测血糖。

4、无原因倦怠:无故倦怠、乏力,即使处于休息状态,身体也感到疲倦。

5、视物模糊:当没有原因出现眼睛视物模糊等异常现象时。

6、手指发麻发凉:当手指无明显诱因出现对称性发麻时,可以检测一下血糖,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的病变。

患了糖尿病家属怎么做

1扶正心态

一旦肯定自己已患上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上的波动在所难免。有的患者麻痹大意,认为“无所谓”,有的焦虑紧张,甚至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家属务必与患者一道加强学习,尽快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以及治疗上的新动态、新进展,密切与医生合作,安慰患者、开导患者。帮助患者培养客观愉快的心境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方面家属有独到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2调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控制,但许多病人易入误区。有些人谨小慎微,谈“糖”色变,抠得太细;也有一些病人我行我素,来者不拒。作为家属应多向医生请教,掌握糖尿病饮食原则和食谱运用,学会热量计算、食物互换,规劝患者有计划地摄取平衡膳食、严格戒烟限酒。并根据患者的血糖、血脂、体重劳动强度等调整进食品种类和数量;烹饪方法宜翻新,不断改进饭菜的色、香、味、形。不让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出事端。

3安排作息

叮嘱患者起居规律,运动锻炼不懒散。勤洗澡、剪指(趾)甲,注意保暖。睡眠充足。糖尿病患者更应切实执行,其中运动锻炼需请医生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家属可协助患者制定生活时间表,随机做相应的督导,使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少数自理能力差的病人,家属尚需多多陪伴,并适当代劳。

4关心用药

在高血糖毒性的影响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脑功能呈下降趋势,医嘱用药往往被遗忘或记错,道听途说的偏方保健品倒容易信以为真,由此造成的麻烦屡见不鲜。家属一定要关系患者用药,保证其按时。按量。按品种服药;使用胰岛素者的家属还需学会注射技术,一丝不苟地照料病人自注或必要时由家属帮助注射。一面做,一面讲,加深患者记忆。注意询问患者用药后的感觉,发现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家属是医患之间的可靠桥梁。

5协助监护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固然不可少,但总不如家属参与取得的数据客观准确。家属除了听从医生意见用袖珍血糖仪为病人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外,还需称量体重、量血压、数心率,提醒与帮助病人保护足, 好记录,定期去医院检查。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万一发生急性并发症,家属应立即做简易的施救并护送至医院处理。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要怎么吃水果

②血糖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只能选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像草莓、西红柿、黄瓜等。岁神口服液是低糖高能营养性饮品,从内部补充能量的同时不产生血糖升高效应。岁神口服液中包含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力;氧化还原因子平衡氧化应激反应,有效降低人体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 糖尿病吃什么水果好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人体的糖量多,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糖分摄入,是至关重要的。其实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的,有些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对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都有很好的帮助。糖尿病能吃什么水果1.柚子柚子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属于黄金水果,里面含有的糖分非常低,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使用不用担心血糖的问题。

适合糖尿病病人的水果,糖尿病人吃水果的原则

苹果中的膳食纤维,可调节机体血糖水果,预防血糖骤升骤降,所以适量食用苹果,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木瓜还含有独特的番木瓜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增强体质。即把水果热量与其他食物进行等份交换,不能因吃水果而导致热量超标。糖尿病人可以吃一点梨,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

Hash:44ee9297f561d8f7c91230b2df1b21b79b2d949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