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3:30:1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挑选鲜活海鲜?各种海鲜选购及食用禁忌知识

BY:Lani 2024-06-28 13:30:10 6399 ℃

海鲜肉质细嫩,滋味肥厚,营养丰富,想想就流口水。海鲜里面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其中大量的微量元素更是人体所需的,因此多吃海鲜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专家强调要尽量少吃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蟹等产品,要尽可能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的清洁卫生。那么,如何挑选海鲜就至关重要了,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各种海鲜的选购知识吧。

每到各种年节将近时,各种聚会、团圆的饭桌上,海鲜必不可少。不过海鲜味道虽然鲜美,但在食用过程中也有不少禁忌需要了解。如何能够尽享美味,又吃得健康呢?看完这篇,你就知道!

众所周知,目前大黄鱼有野生的和养殖的两种。一般情况下,区分这两者很简单,野生大黄鱼的价格比养殖的贵得多。但是也不排除有人以次充好,把养殖黄鱼当成野生黄鱼来欺骗不懂行的消费者,因此学一点分辨方法还是十分管用的。

1、鲜鱿鱼体形完整,呈粉红色,有光泽,体表略现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红。劣质鱿鱼体形瘦小残缺,颜色略黑,无光泽,表面白霜过厚,背部呈黑色或霉红色。

2、优质鱿鱼的鱼头与身体连接紧密,不易扯断。

3、按压鱼身上的膜,紧实、有弹性、膜不易脱落的为好鱿鱼;膜越容易脱落说明越不新鲜。

4、鱿鱼干则应柔软、不生硬,体形完整坚实,肉肥厚,微透红色,无霉点;如果摸起来很干很硬,一般都是放置较久的。

5、“太漂亮”鱿鱼也不能买,很有可能是“化了妆”的。一些不良商贩,为了保鲜,看起来“漂亮”,把鱿鱼用甲醛溶液浸泡。泡过甲醛溶液的鱿鱼,会变得比较坚硬、结实,颜色比平常鲜艳,表面黏液少了,鱼腥味也淡了。

不论哪种带鱼,选购时以体宽厚,眼亮,体洁白有亮点呈银粉色薄膜为优;如果体颜色发黄,无光泽,有粘液,或肉色发红,鳃黑,破肚者为劣质带鱼,不宜食用。

如果三文鱼肉颜色发白或者发暗,则表明质量不太好。。颜色是第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除了是橘红色外,新鲜的三文鱼还会有那种好像润滑般的光泽,不新鲜的三文鱼,比较暗淡无光。

在购买三文鱼肉的时候,可以试着在鱼肉上按一下,如果肉可渐渐恢复原状,就证明这块鱼肉很新鲜。如果没有弹性,就肯定是不新鲜的了。

购买三文鱼肉时,如果鱼肉的白色脂肪纹理整齐漂亮又很自然,则是深海三文鱼。由于深海水温较低,三文鱼需要有足够的脂肪保护自己,所以脂肪层的样子代表它来自哪里。越往北温度越低,三 鱼的质感也就更好,所以加拿大、挪威的三文鱼最出名。

海肠两端的毛刺和海肠肚里的内脏都是不能食用的,只能吃海肠的肠体本身。

蛏子不能吃的“死角”是内脏,烹饪时要去掉。买来的蛏子最好泡在淡水里,可使蛏子将沙子吐干净。水烧开后,将蛏子放入,焯10秒钟,壳会打开。取出稍微晾凉后,要挤出内脏,去掉壳上的黑边,即可炒制。吃的时候,还要去掉蛏肉里黑色的部分。

1、口部的白色或灰色的石灰质,俗称“海参牙”;

2、肠子里面的杂质。

1、海水鱼多是冷冻的多,要放入冰箱冷冻,但是解冻后就不要再放到冷冻室了。

2、如果是鲜鱼,就要先去掉鲜鱼的鳞及内脏后,洗净并沥干再切成小段,用保鲜袋或锡纸分别装好,防止腥味的扩散,最后再放人冰箱的冷冻室保存。

3、蚌壳类海鲜要用清水先洗一遍,然后在一个盆里加满清水并放人一大勺的盐,将其浸泡2小时使其将泥沙吐干净再放人冰箱冷藏。

4、如果是鲜活海鲜不着急吃,想在家养得久一些,比较适合采用冰箱冷藏法:取一只保鲜盒,在里面垫上湿毛巾或湿纸巾,然后把海鲜放进去,上面再铺一层湿毛巾或湿纸巾,然后放入冰箱中冷藏。不能直接把保鲜盒放冰箱里,否则海鲜会被冻死。

很多人吃海鲜都喜欢搭配大蒜,能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但是还有另一种食物,它和海鲜的搭配不仅可以杀菌,还能提鲜去腥味,它就是柠檬

海鲜加柠檬是绝配,在烹饪鱼虾蟹等海鲜类食物时,若杀菌不彻底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而柠檬中含有柠檬酸等有机酸,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其酸味和水果香味可以消除一部分海鲜中的腥味,这也是做西餐经常用的烹调方法,在烹饪海鲜时,挤点柠檬汁。另外,平时我们在吃烤鱼的时候,盘子边上也会放一小块柠檬,挤点柠檬汁到鱼上,不仅可以补充身体中的维生素C,还可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

科学研究发现,40%左右的贝类中带有溶血性弧菌,此外各种深海鱼类、虾蟹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遭受重新污染嗜盐菌等细菌会大量繁殖。如果想要保证海鲜食用安全,专家认为蒸煮是最安全的烹调方式。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再持续几分钟,直到其彻底烧熟煮透,就可以将隐藏在海鲜中的细菌和寄生虫杀死。烧烤的方法易造成受热不均,外熟里生,建议少用。

排放至近海的一部分重金属会在海产品体内聚集,最先接触污染物的是定居性贝类,而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鱼类体内的有害物质要比 鱼小虾或贝类更多,鱼头更是高富集部位。因此专家建议大家食用贝类海鲜(如牡蛎、蛤、贻贝)时,最好只吃肌肉的部分,去除内脏团;鱼类尽量少吃鱼头,大型鱼(如金枪鱼鲅鱼多宝鱼)的重金属含量比小鱼(如秋刀鱼黄花鱼沙丁鱼)相对较多,要少吃;虾虽然相对比较安全,最好也不要食用虾头。

水产海鲜与肉类不同,它们体内带有很多耐低温的细菌,而且蛋白质分解特别快。无论如何保存都无法达到鲜活海产的口感、风味和安全性,因此不适合刺身白灼这样的吃法。

吃海鲜过敏,是因为海鲜中还有大量的异种蛋白。而不同的海产品所含的异种蛋白和引起过敏的机理不尽相同,仅仅是皮肤瘙痒拉肚子的轻微过敏反应,可自行缓解,不需提前服药;而过敏症状较重(如胸闷呼吸困难等)的人群,需切断过敏原,单靠药物不能预防。此外,部分海鲜如虾、蟹、金枪鱼等,含有较高的组氨酸,可能影响抗组织胺类的抗过敏药发挥作用,服药期间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对于可能引起的严重过敏症,不提倡吃抗过敏药的做法。

有专家表示,“螃蟹属于无脊椎类动物,与人相差甚远,投入人用激素避孕药进行喂养,药物影响本身就不明确,也无法判断药效,即使人用激素对螃蟹生长有效果,但更多可能是不明确的药物作用,导致螃蟹出现大量死亡,对于养殖户来说,这种风险一般都冒不起。”

其次,人们最喜欢的蟹黄蟹膏是螃蟹性腺,投放避孕药反而有可能会抑制性腺发育,导致螃蟹无法发育得肥美,得不偿失。

第三,避孕药本身价格较贵,螃蟹一般养殖面积很大,需要的药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做很不划算。

网上传得很火的:“海鲜中富集的五价砷化合物可能会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剧毒的砒霜。”实际上,正规渠道出售的海鲜都会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砷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公斤0.5毫克,按此推算,要达到中毒效应,需要吃150公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这远远超过胃的承载力。还有研究人员在模拟胃液中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能单独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还需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共同作用。

冬季气温寒冷, 少人出现感冒咳嗽的病症,加上春节期间往往大鱼大肉,部分咳嗽患者服用某些止咳药后,再吃海鱼等海鲜,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心跳加快荨麻疹等不适症状。其实这中情况可能是由组胺引起的过敏。部分海鲜含有较高的组氨酸,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形成组胺;鱼类在存放过程中,也可能形成组氨酸。一般情况下,被释放的组胺会迅速被胃、肠和肝脏中的单胺氧化酶灭活。但咳嗽患者服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后,再吃大量海鲜时,就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它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边吃海鲜边喝啤酒造成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发生化学作用,导致人体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大量的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容易引发痛风,对泌尿系统造成损伤或四肢功能出现障碍无法行走。经常吃海鲜喝啤酒的人得痛风的几率很大,如果已经患有痛风的人喝啤酒吃海鲜会导致痛风加剧。由此可知,海鲜和啤酒不是导致痛风的唯一原因,但大量进食啤酒和海鲜会导致痛风。

我们在餐厅吃饭时,如果有海鲜吃不完,需要打包带回家,那么需要注意其保存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海鲜并不是鲜活的,且未经过充分加热,那么应当冷藏保存。下一顿食用之前拿出解冻,然后再彻底加热烹熟,不要再贪恋生鲜口感。如果海鲜已经高温彻底烹熟,那么只需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热后即可食用。由于海鲜类食品的蛋白质质地细腻,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应当在一天之内食完,不要长时间存放。

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即使是鲜活的贝类,购买后也不易存放太久,最好即买即食。

鱼、虾、蟹等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素。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鲜后马上喝茶,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还会与茶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最好间隔2小时以后再喝茶。

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 吸收后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吃海鲜讲究哪些禁忌_吃海鲜要注意这6大禁忌

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需要注意的是,吃海鲜河鲜不要搭配冰凉饮料和寒性水果,否则更容易引起腹泻。

海鲜过敏要怎办啊,海鲜过敏症状要多久才能消失,海鲜过敏的症状,海鲜过敏要注意什么

一、海鲜过敏要怎办啊首先,吃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其次,要停止吃海鲜,然后最快的方

吃海鲜过敏有哪些症状,海鲜过敏后怎么办,吃海鲜过敏的预防办法,海鲜过敏的饮食注意哪些

一、吃海鲜过敏有哪些症状海鲜过敏也是一种过敏病,而且还有缓急之分,急性过敏患者要忌辛辣,慢性过敏患者更要注意饮食防止病情恶化。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海鲜、辣椒、香菇、竹笋、酒、芒果、草莓、香菜等。慢性海鲜过敏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过敏源脱敏治疗。此外,患者避免强烈抓搔患部,避免热水烫洗和外用刺

Hash:ff5c79d256e44c1d5b97428100b1276f6592dba3

【声明】本文由用户Lan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