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33: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及症状_如何治疗流行性感冒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3:33:14 1575 ℃

一、导致流行性感冒病因

  病毒因素(30%):

  主要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据核蛋白及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人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根据HA及NA抗原性的不同分若干亚型。

  抵抗力下降(20%):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其他因素(20%):

  1、凝素:HA是流感病毒包膜的糖蛋白突起之一,在流感病毒感染和复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①宿主细胞(包括红细胞)的表面具有血凝素受体,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与其结合,使流感病毒得以吸附于宿主细胞膜,由于流感病毒对红细胞的吸附表现为红细胞凝集现象,血凝素故此而得名,流感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启动了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病毒对宿主细胞膜实现穿入,然后经胞饮作用,以囊泡形式进入宿主细胞质内。②在囊泡内的低pH值环境中,HA裂解为HA-1和HA-2亚单位,发生构象改变,存在于HA-2的氨基酸末端上的融合序列裸露,激活溶解多肽,使已经以囊泡形式进入宿主细胞质内的病毒核壳体得以破囊释出。

  2、神经氨酸酶(NA):NA是流感病毒包膜的另一类糖蛋白突起,但数量显著少于血凝素,它可以裂解寡聚多糖与末端神经氨酸残基(即N-乙酰神经氨酸,又名涎酸)之间的结合键,宿主细胞表面的血凝素受体即含有与寡聚多糖偶联的涎酸,神经氨酸酶对它们所含涎酸的降解作用具有重要的病毒生物学意义:

  (1)神经氨酸酶对宿主细胞表面受体所含唾液酸的破坏,可使流感病毒得以从感染细胞内出芽释放,并使释放出细胞外的流感病毒解除聚集状态,彼此分散开来,从而有利于其播散。

  (2)呼吸道黏液分子内亦含有涎酸成分,神经氨酸酶对其发挥的裂解活性,使流感病毒突破黏液的阻滞,易于在呼吸道黏膜扩散。

  由于神经氨酸酶在流感病毒复制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位点在甲,乙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保守性,因此,研制中的许多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以NA作为药物效应的靶点。

  3、核壳体蛋白(RNP):即与病毒RNA共同构成核壳的病毒结构蛋白,包括核蛋白(NP)及三种聚合酶蛋白(PB-1,PB-2,PA),三种聚合酶蛋白均系在宿主胞质内合成,然后再转移到细胞核内,在甲,乙型流感病毒所有结构蛋白中,PB-1是同源性最高的一种蛋白,其功能为负责病毒mRNA合成启动后的延伸,PB-2是依赖于病毒RNA的RNA聚合酶,其功能为识别和结合由宿主细胞聚合酶Ⅱ转录的帽状结构,可从宿主细胞上切下帽状结构并连接到病毒特异性的mRNA的5端上,帽状结构是病毒mRNA转录的引物,起始RNA的转录,在转录后的加工过程中,P B-2可能参与切除mRNA 5端帽状结构,PA在病毒RNA合成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一种激酶或一种解旋蛋白。

  4、膜蛋白(MA)是流感病毒包膜的结构成分之一,包括M1,M2,M1含有252个氨基酸,是病毒体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多肽,具有型特异性,是流感病毒分型的主要依据之一,M1可能在子代病毒装配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对核糖核蛋白颗粒起保护作用,M2是一种完整的膜蛋白,含有97个氨基酸,仅见于甲型流感病毒,M2以四聚体形式大量存在于受染宿主细胞表面,而在病毒体中含量很少,其功能为质子通道作用,用以控制HA合成过程中高尔基体腔内的pH值,以及病毒脱囊过程中囊泡内部的酸化。

二、流行性感冒的类型及表现

  【临床症状】

  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腹泻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分类】

  1、典型流感

  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与上述症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乏力咳嗽可持续l-2周。

  2、轻型流感

  起病急,发病轻,全身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均很轻。

  3、肺炎型流感

  即流感病毒性肺炎,24小时内病情迅速加重,表现为高热,乏力,烦躁,剧咳,呼吸困难发绀,咳有血痰,双肺密布湿性罗音和喘鸣,脉快细弱,病死率较高,此类病人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原有心脏病,慢性肺病患者或妊娠妇女

  4、脑炎型流感

  患者起病骤急,一开始就非常严重,常表现为高热,神志不清颈项强直抽搐脑炎的症状

三、流行性感冒西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

  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因为该药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伴随有高热、食欲不振、 呕吐的患者应予以静脉补液。补液速度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药物性质、补液的总量三个方面来考虑的,一般成人约每分钟40~80滴。滴速太快,不但会降低药物的作用(会很快从小便中排出体外),而且短时间内输液过多,会使人体内血循环中血容量急剧增加,尤其是有心脏病的人,一般20~40滴/分为宜。同 时,要随时观察有无胸闷气短,心跳快等症状,液体补速太快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力衰竭,肺部水肿等严重症状。

  3、抗病毒治疗

  (1)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

  金刚烷胺(amantadine):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林病、脑炎后的帕金森综合征、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反应、一氧化碳中毒帕金森综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综合征。也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亚洲甲-Ⅱ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本品与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合用时可促使机体产生预防性抗 体。

  a、震颤麻痹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100mg,每日 1 2次,每日最大量为400mg。肾功能障碍者应减量。小儿不用。

  b、抗病毒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200mg,每日1次;或一次100mg,每12小时1次,最大量为每日200mg。肾功能障碍者,应减少剂量。

四、流行性感中医疗法

  1、风热

  【症状】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有汗,口渴,咽干且痛,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以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贯众淡竹叶牛蒡子、鲜芦根桔梗、芥穗、薄荷甘草)

  2、风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身痛较重,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稀,四肢酸楚,苔薄白而润,脉浮

  【治法】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以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桔梗川芎白芷葛根)

  3、风兼暑湿

  【症状】身热不扬,头晕目胀,四肢困倦,骨节痛重,苔白腻,脉弦滑且除见风热及夹湿之症外,虽汗出而身热不解,心烦,尿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治宜疏散风邪,清暑利湿

  【方药】以藿香正气散(藿香、苏叶、白芷、桔梗、半夏茯苓白术陈皮生姜)或香薷饮(银花、连翘香薷扁豆花、佩兰、藿香、厚朴六一散)

  4、风邪兼燥

  【症状】除见风热之症外,鼻干唇裂口舌生疮干咳无痰,舌质赤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治宜疏散风邪,清肺润燥

  【方药】以桑汤加减(桑叶杏仁沙参川贝豆豉栀子薄荷、< a href='/shicai/2051' target=_blank>山豆根)

流行性感冒高发时段,流行性感冒症状,流行性感冒的传播,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一、流行性感冒高发时段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除了夏季,其他季节都可见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最密集的月份一般见于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份。多因为季节转变,天气忽寒忽热,没有及时添减衣物所致,特别是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据核蛋白及M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及症状,如何治疗流行性感冒导致流行性感冒病因

一、导致流行性感冒病因病毒因素(30%):主要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据核蛋白及M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将人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又根据HA及NA抗原性的不同分若干亚型。抵抗力下降(20%):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有什么不同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Hash:f04a01a13733e45266aef299d9c4b7f34380445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