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2:25:3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药抗生素,中药抗生素的具体分类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2:25:31 1698 ℃

一、中药抗生素中医理论

  中医专家认为,不宜随便使用抗生素,一方面,抗生素会损伤患者的正气,加重正虚;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抗生素性偏寒凉,会郁遏湿邪,使邪无出路。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指导思想,根据疾病的特点,给大家提供几点预防的建议:“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所以,第一我们要适应坏境,随其自然变化,调寒温,注意养生。其次,就是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就如中医《素问·刺法论》曰:“如 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其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体质好了,就会自然增强抵抗力

  常见的中药抗生素如白云山敬修堂“清热消炎宁胶囊”。清热消炎宁胶囊是单味中成药,成分为九节茶,其提纯成分含香豆酮、延胡索酸、黄酮甙、内酯、酚类挥发油等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等作用较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3型流感病毒、疱疹病毒Ⅰ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机体免疫机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因此,作为“现代抗菌消炎中药”的代表性药物之一,清热消炎宁胶囊根据中医“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的原则,适用于中医的外感、内伤上火热毒之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咽喉炎、热毒诸症、急性胃肠炎最理想的天然药物。作为中药品牌药的清热消炎宁,消费者信赖的清热解*牌药,畅销数十年,产销量近50亿粒,原料运用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二、中药抗生素的具体分类

  1)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

  a)常用:金银花柴胡黄芩鱼腥草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淫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青蒿紫苏叶板蓝根

  b)次常用:西洋参山羊角、树果、商陆穿山龙、斑蝥、鸦胆子香薷牛黄、孩儿茶芦荟紫河车大蒜人参

  c)罕用:石蒜、云芝、五灵脂、白毛夏枯草海藻、乌蔹莓、豨莶、苍耳子、海南粗榧、空心宽、香菇刺五加、红芪、羊心苦瓜、蓼大青叶、槐耳、金盏菊花猕猴桃根、蟾皮

  2)肺部疾病的抗病毒中药

  a)常用:金银花黄芩、夏枯草、甘草鱼腥草连翘地骨皮石韦、大青叶

  b)次常用:大蒜芦荟、孩儿茶、大蓟肿节风火炭母草、平地木、败酱荔枝

  c)罕用:白毛夏枯草、酸浆、苦木、野竹兰、色箭、五叶藤、扛板归、毛蕊花、蜜桶花、白花射干、莱菔、鸡挂骨草、燕窝、大叶桉叶、野甘草

  3)归肺经抗病毒中药

  a)常用:金银花、黄精牛蒡子、五味子、黄芩、黄芪天花粉、甘草、紫苏叶、石韦荆芥升麻连翘麻黄知母薄荷藿香射干苦参、鱼腥草、桂枝、大青叶、地骨皮忍冬藤

  b)次常用:孩儿茶、大蒜、商陆、穿山龙、辛夷香薷茶叶人参叶、金沸草、平地木、青木香荔枝草西洋参、五倍子浮萍、红药子

  c)罕用:石蒜、柠檬、扛板归、白花射干、白毛夏枯草、苍耳子、黑面叶、莱菔、红芪、无心草、酸浆、灵香草、牛胆、丝瓜燕窝、软蒺藜苦瓜、海粉

  4)具有抗病毒作用和主治感冒的中药

  a)常用:麻黄、藿香、荆芥、薄荷紫苏叶、连翘、桂枝、黄芪、板蓝根佩兰

  b)次常用:香薷、辛夷、败酱、茶叶、大蒜、贯众蔓荆子、浮萍、荔枝草、苦地丁

  c)罕用:酸浆、扛板归、野甘草、大叶桉叶、乌毛蕨贯众、空心宽、紫其贯众、华南紫茸、灵香草、角叉菜、欧绵马、山白菊、茅膏菜、鸡血七、香排草、苏铁蕨、蓟罂粟

  5)抗病毒药理作用和补肺功效的中药:黄芪

三、黄芪和板蓝根的抗生素作用

  黄芪的抗病毒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黄芪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但黄芪预先作用于体外培养心肌细胞48小时后,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降低,导致病毒复制,加重炎症损伤。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治疗3个月后,使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平明显降低,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作用。

  远离超级病菌,要加大中医中药的发展进程。

  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

  板蓝根在抗菌消炎作用突出,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四、中药抗生素的滥用危害

  人们平时一旦发生感冒、腹泻咳嗽等较小的疾病时,马上就会应用抗生素治疗,觉得这样疾病很快就会祛除。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病菌开始产生耐药性,所以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者杀灭所有细菌。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现在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时间,而医药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超级病菌”的医学名称叫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对青霉素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部分菌株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这种细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至今40多年间,几乎遍及全球。专家分析,“超级病菌”在已知的感染危险因素中,长期、大量使用光谱抗生素药物是一个主要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要手段。这再次为我们滥用抗生素敲响了警钟。

中药抗生素,中药抗生素的具体分类

四、中药抗生素的滥用危害人们平时一旦发生感冒、腹泻、咳嗽等较小的疾病时,马上就会应用抗生素治疗,觉得这样疾病很快就会祛除。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抗生素”12种养生中药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抗生素”12种养生中药我们很多人只要身体出现个小病小痛的就会去医院,通过吃药打针的方法来解决,你不知道其实很多西药里面都是有抗生素的,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其实,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中药也被称为中药“抗生素”的哦。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抗生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临床主要用于肺炎、肺脓肿、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肾炎、蜂窝织炎、中耳炎;外用于毒蛇咬伤和疖、痈等。

中药抗生素的中医理论,抗生素的滥用危害

一、中医抗生素的中医理论中医专家认为,不宜随便使用抗生素,一方面,抗生素会损伤患者的正气,加重正虚;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抗生素性偏寒凉,会郁遏湿邪,使邪无出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指导思想,根据疾病的

Hash:83bb7219659f4daa5fca103e050e080595bc038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