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08:03:1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维生素d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哪种食物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D

BY:Autumn 2024-07-05 08:03:13 878 ℃

一、缺少维生素的症状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神经精神症状上表现为多汗、夜惊易激惹。骨骼的变化随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可出现卢骨软化、肋骨串珠等。骨软化症多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多产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骨压痛

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可以有效的提高离子的吸收度。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然后25位单脱氧胆固醇又被转运到肾形矿脉并在那里被转化为1,25位二羟胆钙化(甾)醇,这种形式是维生素D最有效的状态。然后维生素D将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钙素协同作用来平衡血液钙离子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维生素D不应该用于血钙过高的病人,或者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偏高的人。另外对患有肾结石动脉硬化的病人来说也必须小心使用,因为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他们的甲状旁腺疾病,削弱肾功能甚至引起心脏疾病。

皮质类固醇对维生素D的作用有抵消作用。消胆胺和矿物油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所以应避免一起食用。苯妥英钠和an眠药可能增加维生素D的效果而降低血压。缺乏维生素D最典型的会引起少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病。其它的典型症状还包括肌肉萎缩痢疾腹泻,失眠紧张等等。居住在地球南北极的人和一些常年室内工作的人往往无法自身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还有一些疾病也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比如克罗恩氏病(Crohn’sdisease)等等。

二、维生素D对疾病的作用

心脏病: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肺病:肺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修复和“改造”,由于维生素影响多种细胞的生长,它可能对肺的修复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据认为,维生素D对调节细胞繁殖起到关键作用—癌症患者体内则缺乏这种调控机制。因此通过防止细胞过度繁殖,维生素D就能预防某些癌症。

糖尿病: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杀灭人体自身的细胞。科学家认为,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他们认为,它也许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高血压: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利用。这些腺体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但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这一过程。

精神分裂症: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概与出生前几个月的日照情况有关。缺乏日照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科学家认为,这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发育

多发性硬化:缺乏维生素D会限制人体产生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一种激素形式,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它的缺乏可能提高患上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

美国科学家评估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篇讨论维生素D与癌症两者关系的论文后说,要保持身体健康,每天需服用1000国际单位(25微克)的维生素D。他们在《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撰文说,维生素D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越来越高。这两种现象合并起来看,意味着维生素D缺乏或许是每年数千患者因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过早离开人世的原因。这些科学家建议的维生素D摄入量是美国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的2.5倍。英国没有官方的建议摄入标准,但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的短暂白昼和漫长黑夜意味着冬去春来时60%的英国人体内维生素D 足。

由于对维生素D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国都开始修改有关日光浴危害的警告。澳大利亚癌症理事会协会首次承认,晒太阳有利于健康。维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研究者从两项新研究发现,与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相比,没有摄入足够维生素D的妇女在患认知障碍和智力下降方面的风险更大。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人们主要从富含脂肪的鱼类、黄油奶酪和强化牛乳中获得。在阳光下,身体自身也能够可以产生维生素D。

三、需要补充维生素D人群

1.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5μg。

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应当增加1倍左右的摄入量。

3.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过量表现:一些学者认为长期每日摄入25μg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对维生素D较敏感的人,但长期每天摄入125μg维生素D则肯定会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是异常口渴,眼睛发炎皮肤搔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钙在血管壁、肝脏、肺部、肾脏、胃中的异常沉淀,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

正常人及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浓度需要人群:

1.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对骨骼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发育中的青少年儿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

2.退化性关节炎患者,40岁以上的人喜欢激烈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容易患退化性关节炎。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软骨症、缺乏钙质的人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有很好的作用。

3.经常夜间工作的人,夜间工作者、修女,或者是因为服装生活方式而不能充分得到阳光的人要特别注意在饮食中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

4.老年人,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添加营养的乳制品,但老年人因为缺少乳糖酶,比较容易对这类食物产生厌食倾向。所以需要特别补充一些维生素以减少老年人体内钙质流失。

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处于这期间的女性普遍容易缺乏维生素D。因此要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D,但也要注意不能过量摄取维生素D,否则容易造成胎儿发育不正常,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

6.饮食无规律者,注意维生素d是一种每天都必须摄取的维生素,饮食不规律的人较容易错过正常的用餐,这就造成营养不均衡 因此需要补充维生素D。

7.皮肤较黑且住在北方地区的人需要补充维生素D,由于紫外线不易穿过皮肤较黑的人,因此无法合成大量的维生素D;而北方年均日照强大较弱,阳光中紫外线也较弱,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

8.住在都市的人,特别是浓烟污染的地域的人应该摄取更多的维生素D。住在城市或浓烟污染地方的人由于该地空气中烟雾较浓,紫外线在照射的过程中造成大量损失变弱,合成人体维生素D的作用变弱。故需补充!

9.如果您正服用抗痉挛的药物,则必须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取。

10.饮用未添加维生素D牛奶的小孩必须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量。

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

1、富含脂肪的鱼

富含脂肪的鱼可是维生素D的最佳来源。其中包括有:鲑鱼鳟鱼鲭鱼金枪鱼鳗鱼等。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获得有助心脏健康的ω-3脂肪酸

2、金枪鱼罐头

不是只有新鲜的鱼才能获得维生素D,罐头制品一样也可以,像金枪鱼罐头沙丁鱼罐头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D,而且价格比新鲜的鱼要便宜得多。

3、蘑菇

就像人体一样,蘑菇也同样能够制造出维生素D。但蘑菇多生长在阴暗之地,所以其本身并不含维生素D,但当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就会促使维生素D的产生。

 4、蛋黄

蛋黄是获取维生素D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无论是在早餐午餐晚餐还是点心中均能获得。由于维生素D潜藏在蛋黄中,所以全蛋才是最营养的。但如果你仅仅只是想要靠吃鸡蛋来补充维生素D,那就大错特错。一个鸡蛋约含有200毫克的胆固醇,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摄取的胆固醇量不能超过300毫克,否则将会危及心脏健康。

5、强化谷物

食用强化谷物也是摄取维生素D的一个不错途径。选择一些含有多种谷物的麦片或其他低卡路里的强化谷物都能很好的获得维生素D。强化牛奶和加了强化剂的橙汁也是不错的选择。

6、牛肝

虽然它不是获取维生素D的最好途径,但它依旧能够满足维生素D的摄取。此外它还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如:维生素A蛋白质等。不过,牛肝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所以食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宝宝补充维生素d3的好处,宝宝补充维生素d方法

一、婴儿补充维生素d3的功效维生素D是人体重要的物质,有利于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作。婴儿补充维生素d3有什么作用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情况下,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肠道钙和磷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减少,造成骨骼和牙齿矿化异常、骨骼畸形等。如: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搐搦症、骨质疏松症等。同样

补钙同时需要补维生素D吗,维生素D的功效及如何补充

一、补钙也要补维生素D钙摄入不足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钙也是心脏、肌肉、神经保持正常功能以及血凝多必需营养素。据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钙摄入量为388.8mg,城市为438.6mg,农村为369.6mg。而营养学会公布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

维生素d的作用-吃什么能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维生素d的作用-吃什么能补充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维生素D缺乏与过量的表现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软骨病、龋齿、骨质疏松症。哪些食物含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

Hash:2c39e3df646fe05f5cffa7f0aef9cff302157e85

【声明】本文由用户Autum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