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0:53:2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电解质紊乱的后遗症,详解电解质紊乱的病因

BY:Ianthe 2024-06-30 20:53:27 1625 ℃

一、电解质紊乱后遗症

、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日常应该多喝水,以避免脱水。此外,保持均衡饮食对预防电解质失衡也非常有帮助。

采取的治疗措施通常基于原因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吃含的食物可以帮助治疗这种不平衡。严重情况下,还需要静脉注射液体使电解质恢复正常水平。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

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办法

治疗关键要针对病因及时彻底的治疗电解质紊乱,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低钾血症时,去除引起低血钾原因,在补钾过程要预防高血钾症。一般随着补钾,临床症状也随之恢复,如合并抽搐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电解质改变,尤其是血钙的调节。慎用抗精神病药物以防发生意识障碍。高血钾时,治疗原则除针对病因外,要对抗钾中毒,促使钾离子的排泄,保护心肌功能。低钠血症要注重钠的补充,而高钠血症要监测计算水的补充。

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给予大量维生素及神经营养物质,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给予谷氨酸、三腺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等。精神障碍一般无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用抗焦虑、抗抑郁类药,应用精神药物要慎重,要注意避免对有关脏器的进一步损害,加深意识障碍或损害其他脏器功能。

三、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

 1.高钠血症

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出现乏力。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烦躁不安,甚至躁狂幻觉谵妄昏迷。高钠血症引起的脑萎缩,可继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死亡。

2.低钠血症

轻度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120~135mmol/L)可以出现味觉减退肌肉酸痛;中度(血清钠浓度115~120mmol/L)有头痛、个性改变、恶心呕吐等;重度(血清钠浓度<115mmol/L)可出现昏迷、反射消失。

 3.高钾血症

表现为3方面:①躯体症状严重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严重时PR间期延长,P波消失、QRS波增宽,最终心脏停搏,早期血压轻度升高,后期血压降低,呼吸不规则心律失常等。②神经肌肉症状早期表现肌肉疼痛无力,以四肢末端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③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外界反应迟钝、也可出现兴奋状态,情绪不稳、躁动不安等,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4.低钾血症

不仅与血清钾的浓度有关,而且与形成低血钾的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缓慢起病的患者虽然低血钾严重,但临床症状不一定明显;相反起病急骤者,低血钾虽然不重,但临床症状可很显著:①躯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口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心肌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电图初期表现T波低平或消失,并出现U波,严重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颤或猝死。②神经肌肉症状为低血钾最突出症状,重要表现为四肢肌力 减退,软弱无力,出现弛缓性瘫痪周期性瘫痪。③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为易疲劳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抑郁状态,也可出现木僵。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谵妄直至昏迷。

四、电解质紊乱病因是什么

 1、钠代谢紊乱

血浆钠浓度降低,小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低血钠可见于摄入少(少见),丢失多、水绝对或相对增多。是一个复杂的水与电解质紊乱。原因很多,可分为肾性和非肾性原因两大类。肾功能损害而引起低钠血症的有因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非肾性因素如可见于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和烧伤等疾病过程;另外,还有假性低钠血症:由于血浆中一些不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的增多。使单位体积的水含量减少,血钠浓度降低(钠只溶解在水中),引起低钠血症,前者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血脂>10g/L)、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100g/L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后者见于静脉注射高张葡萄糖或静脉滴注甘露醇以后。②高钠血症:血钠浓度升高,大于150mmol/L称为高钠血症。主要见于水的摄入减少(如下丘脑损害引起的原发性高钠血症)、排水过多尿崩症)、钠的潴留(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2.钾代谢紊乱

(1)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称为低钾血症。临床常见原因有:①钾摄入不足:比如长期进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术后较长时间禁食);钾丢失或排出增多: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胃肠减压和肠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促进钾排泄及钠储留作用,当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均能引起低血钾;心力衰竭肝硬化患者,在长期使用利尿剂时,因大量排尿增加钾的丢失。②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如静脉输入过多葡萄糖,尤其是加用胰岛素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进而合成糖原,都有K+进入细胞内,很易造成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或输入过多碱性药物,形成急性碱血症,H+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细胞外K+进入细胞 内,造成低血钾症。此外,血浆稀释也可形成低钾血症。

(2)高钾血症血清钾高于5.5mmol/L,以上,称为高血钾症。临床常见原因有:①钾输入过多,多见于钾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或量过大,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又输入钾溶液时易于引起高血钾。②钾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细胞内的钾向细胞外转移,如大面积烧伤,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到人血液中;代谢性酸中毒,血浆氢离子往细胞内转移,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与此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而泌K+减少,使钾贮留于体内。

3.钙代谢紊乱

血钙的浓度除受磷的影响外与蛋白质的浓度、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等也有关。钙主要参与成骨作用,以及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它可使神经兴奋阈上升及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清钙浓度L即低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75mmol/L即高钙血症

电解质紊乱的后遗症,详解电解质紊乱的病因

一、电解质紊乱的后遗症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日常应该多喝水,以避免脱水。此外,保持均衡饮食对预防电解质

怎么判断电解质紊乱的原因,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一、电解质紊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电解质紊乱(electrolytedisturbance),通俗的讲就是身体里的离子(如钠、钾等)或高或低,不在正常范围值内的情况,标准名称为水和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原因有哪些,电解质紊乱要怎么治疗

一、电解质紊乱的病因有哪些1.钠代谢紊乱①血浆钠浓度降低,小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低血钠可见于摄入少(少见),丢失多、水绝对或相对增多。是一个复杂的水与电解质紊乱。原因很多,可分为肾性和非肾性原因两大类。肾功能损害而引起

【声明】本文由用户Ianth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