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44:5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糖尿病能不能吃芝麻,糖尿病应该检查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8:44:54 1551 ℃


一、糖尿病会带来哪些并发症

  1.糖尿视网膜病变

  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查眼底。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可分成五个阶段,最终可能引致肾衰竭

  3.糖尿病足

  初期只是脚部伤口难于愈合,若处理不当可引致截肢。

  4.糖尿病口腔溃疡

  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疾病约为正常人口腔疾患的2~3倍。男性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糖尿病女性组。此调查结果提示:糖尿病易引起牙周病,而牙周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又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

  5、糖尿病昏迷1)低血糖昏迷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常见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 2)酮症酸中毒昏迷:原因有包括以下几点: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停用或减量过快,或病情加重;各种急慢性感染;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分娩、妊娠、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饮食失调,进食过多或过少,饮酒过度等。3)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这种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糖尿病应该做什么方面的检查

  1.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红蛋白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三、糖尿病应该如何诊断和鉴别

  1.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2.鉴别

  (1)肝脏疾病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

四、糖尿病能吃芝麻

  黑芝麻对肠燥津虚、血虚便秘润肠通便的作用,并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便秘亦很有效。黑芝麻可增加肝脏肌肉糖原含量,并证实黑芝麻有降低血糖作用。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黑芝麻的。

  首先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的作用:高纤维饮食可通过胃排空延缓、肠转运时间改变、可溶性纤维在肠内形成凝胶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减慢。亦可通过减少肠激素如抑胃肽或胰升糖素分泌,减少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少胰岛素释放与增高周围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葡萄糖代谢加强。因此可以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

  膳食纤维可控制体重减肥:特别是可溶性纤维可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和有吸水作用,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的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作用。

  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防止便秘:大多数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的特性。一方面可以使肠道平滑肌保持健康张力,另一方面粪便因含水分较多而体积增加和变软,这样非常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降血脂的作用:可溶性纤维可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使血糖不致因进食而快速升高,因此也可减少体内胰岛素的释放,而胰岛素可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所以胰岛素释放的减少可以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受到影响。各种纤维因可吸附胆汁酸脂肪等而使其吸收率下降,也可达到降血脂的作用。另外,可溶性纤维在大肠中被肠道细菌代谢分解产生一些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丁酸、丙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一旦进入肝脏,可减弱肝中胆固醇的合成。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_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这类人群很容易因减少运动使得身体的免疫力等下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某些药物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

糖尿病健康,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治疗

一、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

糖尿病足病形成原因,糖尿病足病的检查,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糖尿病足病形成症状

一、糖尿病足病形成原因1.周围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肢多普勒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5~3.0倍。来自伦敦的WHO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报告,分别有3%男性糖尿病患者和0.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被发现有间

Hash:aa95a53cc4e833e0c3ef835ea985ca59296d4a6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