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3:32:1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

BY:大叔18岁 2024-06-30 23:32:15 836 ℃

新生儿疾病有很多,比如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休克新生儿窒息等。其中,有一种新生儿疾病名叫缺血缺氧性脑病。这种疾病并不多见,由多种原因引起,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新生儿生命。缺血缺氧脑病严重吗,要多久才康复?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

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吗

据专家所言,缺缺氧性脑病根据临床表现常分轻、中、重三度。轻度不严重,可在24小时内回复,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而中、重度比较严重,有明显的神态改变、心烦气躁、反应迟钝的神经系统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不喝奶,呼吸短浅、昏迷等症状。

出现症状后,要及早治疗。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法,常用药物有碳酸葡萄糖。两种药物的用法都为静脉注入,具有纠正酸中毒的功效。若疗效不佳,也可使用其他药物。只要药物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不会引起脑水肿、代谢性紊乱,则不需要特殊注意。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应及早治疗。治疗时需注意用药,不要乱用药,导致疾病加重,疾病治疗的黄金时间错过。出现脑水肿并发症要减少液体量,出现代谢性紊乱,要服用药物辅助治疗。

治疗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久才康复?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一个星期。有的患者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观察尿量,监测血糖,防止中毒窒息,适当使用碳酸氢钠排气都是应治疗时应注意事项。治疗后,很多紊乱状况都会自行调节,补虚盲目进补。如还有相关疑问, 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造成新生儿脑损伤,是一种可致命的危险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引起的。

围产期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的因素很多:

1、缺氧

(1)围产期窒息: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胎盘功能异常 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产、滞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及宫内发育迟缓

(2)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3)严重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2、缺血

(1)严重循环系统疾病:心搏骤停和心动过缓,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2)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

(3)严重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脑肿等。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因中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产前和产时窒息各占50%和40%,其他原因约占10%。

孕妇孕期应按时产检,产前应积极和医护人员沟通,最大程度避免围产期窒息导致新生儿患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检查

发生分娩意外后,若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可能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则需要给新生儿进行身体检查,明确病情后及时进行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做以下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生化指标测定:神经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和脑型肌酸酸激酶(CK-BB)存在于神经组织的不同部位,HIE后6~72h它们在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升高和脑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能敏感地作为HIE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标志物。

2、其他:根据病情选择动脉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尿素氮、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检测。

二、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常有吸入性肺炎

2、头颅CT检查

轻度: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

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消失,但基底节及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中、重度者常有颅内出血。正常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脑水分多,髓鞘发育不成熟,可存在广泛的低密度,因此低密度的诊断CT值应在18以下。在HIE急性期,脑水肿比较明显,可能会掩盖脑细胞损伤,并且病情还在变化之中,所以早期影像学检查不能 反映预后,需在2~4周后复查。

3、颅脑超声检查:普遍回声增强、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有脑水肿。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多见于侧脑室外角的后方,提示可能有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散在高回声区,由广泛散布的脑实质缺血所致。局限性高回声区,表明某一主要脑血管分布的区域有缺血性损害。

4、磁共振成像(MRI) MRI:不仅能检出急性期HIE的存在、分布和严重性,而且能帮助判断预后,还能发现髓鞘形成是否延迟或异常,以判断神经发育情况。

5、脑功能检查

脑电图(EEG)检查:表现为节律紊乱、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爆发或持续弥漫性慢活动;出现“爆发抑制”、“低电压”甚至“电静息”,则为重度HIE。脑电图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平行。脑电图正常或单灶者,预后好;持续异常(等电位、低电位、快波、暴发抑制波形等)脑电图,尤其是周期性、多灶性或弥漫性改变者,是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信号。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为出波延迟、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平及波脱失。动态观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续偏低提示神经系统损害。

多普勒超声脑血流速度(CBV)测定:有助于了解脑灌注情况,高CBV提示存在脑血管麻痹和缺乏自主调节,低CBV提示存在广泛的脑坏死、低灌注、甚至无灌流。

6、脑代谢监测

磁共振频谱(MRS):MRS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测体内化学成分(如脑组织的ATP、磷酸肌酸、乳酸等)的方法,能在活体上测得脑组织的代谢情况,比MRI能更早期敏感地反映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NIRS):NIRS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光学诊断技术,可直接测出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及还原血红蛋白的变化,实际了解脑内氧合情况,间接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及细胞内生物氧化过程。

为了能为新生儿作出准确的身体素质判断并预防围产窒息导致新生儿患缺氧缺血性脑病,孕妇应尽量选择在医院分娩,才能减少分娩意外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1、少吃炸食:这类食品在加工、烹调中,经受高温而焦化,不仅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而且还会转化成致病突变物质。油炸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明矾。明矾中过多的铝进入体内,能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使脑细胞发生退化性病变,故应不食或少食。

2、切忌饱食:进食后,消化道血管扩张,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致脑部缺血缺氧。 脑供氧不足,会加速脑细胞的衰老。因此,应当防止三餐过饱,以利于保护大脑。

3、不要素食:有的人荤食不沾口,导致脂肪摄入减少。占脑细胞成份60%的不饱和脂肪酸需经食物补充,人体不能合成。特别是鱼类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甘磷六烯酸,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关系到脑细胞的生长与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鱼贝类富含的牛磺酸,对脑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因此,饮食应荤素兼顾。

4、不要节食:贪吃会加速大脑早衰,但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少越好。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蛋白质、核酸、磷脂卵磷脂的缺乏会使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变小,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育差,造成智力发育迟缓厌食者能量摄入不足,会表现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和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5、适量吃甜食:适量吃些甜类食品有助于大脑发育,但过食则弊多利少。糖属于酸性食物,它在体内代谢形成酸根,能导致体液酸化,形成不利健康的酸性体质,引起脑功能下降,表现为烦躁、精神不振、睡眠不安、反应迟钝。

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迅速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有效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min,压下深度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3、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弹足底或摩擦患儿背部来促使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min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min;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至出现自主呼吸和皮肤转红。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误区

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主要根据窒息史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对于中度以上者应多次检查、评价,以确切了解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早产肌张力低下、肢体生理性颤抖,并注意与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遗传代谢病宫内感染母亲用药影响等鉴别。

1、轻度:症状以出生24小时内最明显,主要为兴奋表现,如哭吵不安、易激惹,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前囟张力正常;瞳孔无改变;肌张力正常或增加,拥抱反射活跃,其他原始反射可正常。无惊厥,脑电图正常,症状3天内减轻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中度:24~72小时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可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颌抖动;前囟正常或隆起,张力增高;瞳孔无改变或缩小,可出现周期性呼吸伴心动过缓肌张力减低,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及觅食反射减弱;脑电图呈低电压、惊厥活动。1周末可逐渐恢复,但意识模糊进人浅昏迷并持续 10天以上者预后差。

3、重度:初生至72小时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反射及新生儿原始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前囟饱满、张力增高,瞳孔不对称或散大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呈现去大脑状态,脑电图呈现爆发抑制波形,死亡率高,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缺血缺氧性脑病应早诊断

1、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检查: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棘波,脑电功率图可发现功率降低或错位。

2、影像学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有哪些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头颅B型超声(B超)检查:以婴儿前囱为窗,作冠状面和矢状面扇形超声检查。可在床旁操作,无射线影响,还可多次追踪检查,优点较多。对脑水肿、脑实质病变和脑室增大显示清楚。

3、脑脊液检查:为减少对患儿的扰动,应避免作脑脊液检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脓性脑膜炎时才作这项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儿脑脊液可能有极少量红细胞进入脑脊液,或因黄疸使脑脊液呈淡黄色。并不表示有颅出血。

缺血缺氧性脑病轻度症状为兴奋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出血部位以室管膜下的尾状核最多见,易破入临近的侧脑室而成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 (SEH-IVH),一般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宫内窘迫的病史,分娩时胎心可能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根据病情可分为三度:

1.轻度 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应和吸吮反射稍活跃,一般无惊厥,呼吸规则,瞳孔无改变,一天内症状好转,预后佳。

2.中度 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3.重症 患儿神志不清,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击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留有后遗症。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哪些危害?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氧。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引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

一、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1.支持疗法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有青紫、呼吸困难者吸氧,有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有报道增加血流量可达20%左右。维持心率、血压、血糖等在正常范围。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如何处理2.对症处理对症治疗可防止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怎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患儿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一种反应过度状态,包括烦恼、急躁或愤怒),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射活跃,晚期症状:患儿表现为神志不清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瞳孔不对称相关症状

Hash:bb142b4f2e4f8d1c7286a04e1098bfd5302336b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