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4:35: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戊肝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何切断戊肝传播途径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4:35:34 620 ℃

一、戊肝患者的饮食要注意5个事项

  1、应该以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肝功能恢复。但是因为饮食其中蛋白质增加会使血氨增高,所以就要多吃些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如奶类。

  2、以合乎患者口味,比较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最好。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多的热量和较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去限制过严。不干净的肉食和各种熟食中,街头小吃或是卫生条件差的饭店戊肝患者要少吃这类食物,不要去这样的就餐场所吃饭。

  3、不宜过饱,切忌暴饮暴食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病后肝细胞新陈代谢和修复时需要有营养和高质量的食物提供热能,但营养一定要适量平衡,饮食过量往往造成消化不良,必然加重胃、肠、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组织的负担,同时也加重大脑控制胃肠神经系统和食欲中枢的生理负荷。常期饱餐加上习惯性便秘的肝病患者,更易诱发早期肝硬化

  4、少吃油腻煎炸之品,肝炎患者多吃油腻煎炸等高脂肪食物,可引起消化功能减弱,易致吸收不良性脂肪泻;此外,过剩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则形成脂肪肝,可致肝功能不良迁延不愈。

  5、一定要了解到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出去吃饭的时候必须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饭馆,聚餐的时候尽量实行分餐制,餐具、差距要定期消毒,生吃蔬菜果时必须要洗的干净,不吃放置时间长的、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等等。

二、戊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1、预防“病从口入”,普及预防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知识;

  2、保护水源,严防水源污染,不喝生水;

  3、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要洗手,食具、茶具及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提倡分开使用;做到不进食不洁食品,不在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排档等地方进餐,尤其不进食生、半生水产品;

  4、加强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

  5、消灭可传播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昆虫,如苍蝇蟑螂

  特别要提醒孕妇,如果你一个月左右前曾有过不洁饮食史,尤其进食过生、半生水产品,或与戊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出现恶心厌食疲乏无力等症时,切莫以为是妊娠反应而掉以轻心,应高度警惕感染戊型肝炎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作相关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治疗,力争避免向重症肝炎进展。

三、戊肝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1、特异性抗体检测:抗HEV,即戊型肝炎抗体,包括抗HEV-IgM和IgG。在急性期清中可测出高滴度的抗HEV-IgM,恢复期抗HEV-IgM滴度下降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血清中产生抗HEV-IgG。国内大多数医院目前均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其测定抗HEV-IgM最有临床意义,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指标。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实验感染的动物血清抗-HEV,提示感染后2~6周抗-HEV阳转,3~4周达高峰,6周后降至低水平,病后5~6月63%转阴。

  2、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用以检测戊肝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胆汁、血清和粪便中戊肝病毒核糖核酸(HEV-RNA)。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4、应用基因重组戊肝病毒多肽作为抗原建立蛋白吸印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血清抗- HEV。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四、戊肝有什么表现

  1.潜伏期 目前尚未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可以描述该病的潜伏期。影响因素有:各地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完全雷同,统计条件不一致,病毒感染的数量以及病毒株的某些差异等。1955年德里流行的潜伏期为18~62天,平均40天,1983年观察志愿受试者的潜伏期是36天,1986年Azamgsn、Kashmir和我国新疆调查为10~49天,平均15天,庄辉综合3次同源戊肝流行,潜伏期为15~75天,平均36天。综合国内外报告,一致的认识是戊肝潜伏期比甲肝略长,比乙肝又短,一般为2~9周,平均为6周。

  2.临床表现 感染HEV之后,临床分类目前一般有: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对慢性肝炎尚有争议。

  (1)急性戊肝:占戊肝的86.5%~90.0%。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两种,二者之比约为1∶5~10。   Ⅰ急性黄疸型:占急性戊肝的75%,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但其黄疸期更长,症状更重。

  A.黄疸前期: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痛腹胀腹泻消化道症状,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塞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率约20%),关节痛(7%~8%),倦怠乏力(60%~70%),继之出现食欲缺乏(75%~85%)、恶心(60%~80%)等。部分患者呈现轻度肝大,伴触痛和叩击痛。此期持续数天至半月。在本期末尿色渐深,如化验已可表现出尿胆红素和尿胆元阳性,血胆红素(Bil)及谷丙酶(ALT)上升。

  B.黄疸期:体温复常,黄疸迅速加深,患者出现尿黄和(或)皮肤巩膜黄染大便色浅皮肤瘙痒(29%),消化道症状重,持续至黄疸不再上升后方可逐渐缓解。此期一般为2~4周,个别病例可持续8周。各项肝功能化验在此阶段也升至高峰,以后渐缓解。

  C.恢复期:各种症状减轻至消失平均约15天,肝脏回缩及肝功能复常平均约27天。此期一般为2~3周,少数达4周。症状、体征及化验全面好转。预后良好。

  Ⅱ急性无黄疸型:分急性期与恢复期两个阶段,但表现比黄疸型轻。患者在病程中未出现黄疸,并且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呈亚临床型。亚临床型感染多,而成人则多表现为临床型感染。

  (2)淤胆型戊肝:临床表现与甲肝淤胆型相似,黄疸期较长,表现为较长期(3周以上)肝内阻塞性黄疸如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脏肿大和梗阻性黄疸(化验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和Y一谷氨酰转移酶增高,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增高)。肝脏影像学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扩张。但预后良好。

  (3)重型戊肝:约占戊肝的5%,较甲肝重型多见。根据各项报告,一致公认戊肝的重型女性比男性多(2∶1~5∶1);孕妇多,重型肝炎中孕妇占60%~70%,其次为老年人和病毒重叠感染者多,尤以乙肝患者再感染HEV时易发生重型肝炎。在重型戊肝中急性重型多,其与亚急性重型之比约为17∶1,二者区别不能仅仅以时间来划分,可参考以下几点:

  Ⅰ急性重型戊肝:孕妇多见(57%~60%),尤其是妊娠晚期更多(约占70%);病情发展迅猛,多数孕妇在正常产或早产后病情急剧变化;血胆红素还在轻度或中度升高时,即可出现一系列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且无酶胆分离现象;肝浊音界缩小与正常者各占一半;全部病例皆有肝性脑病昏迷病例皆有脑水肿,Ⅲ度以上昏迷者成活率极低;出血程序与黄疸深度呈正相关,个别病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与昏迷深度,出血程度、妊娠早晚及脏器衰竭频数呈正相关,与黄疸深度无明显关系,成活者病程虽较长,但未见肝炎后肝硬化之表现。

  Ⅱ亚急性重型肝炎:除孕妇外,还见于老年和其他病毒感染者,尤其是HBV;病情发展较急性重型相对缓慢;黄疸较急性重型肝炎深,持续时间也长,酶胆分离现象较多见;多数患者肝浊音界不缩小,个别病例可见肝脾轻度肿大,后者多出现在乙肝患者又感染了HEV的情况下;几乎全部病例皆可出现腹水、下肢水肿低蛋白血症,少有出现肝性脑病;病程较长,病程中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与脏器衰竭的数目密切相关,脏器衰竭的频数依次为肝、凝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肾脏

  (4)慢性戊肝:目前医学界对戊肝有无慢性化过程以及有无慢性病毒携带者尚无一个统一的认识。日本有报道在流行期有58.2%病例发展为慢性肝炎。国内赵素之对500例急性戊肝做3~28个月随访,发现有12%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测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均未恢复正常,且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改变。但对新疆东部二次戊肝流行时病例的一年系统随访,都未发现有慢性化病例。国内庄辉、印度Khroo等人的观察,也未发现急性戊肝发展为慢性化者。这些结果的不一致是否与病毒株型别、人群的免疫水平、年龄及其他社会因素有关,均待进一步研究。

  (5)不同生理阶段患戊 时的临床特点:

  Ⅰ妊娠期戊肝:不仅发生率高且易发展为重型,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黄疸尚未达重肝水平时,即发生肝脑综合征。肝脏缩小者占一半。肝组织病理检查示肝细胞以变性肿胀为主。大出血后的肝组织同时呈现缺血、缺氧改变。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及产后感染。往往在产后病情急转直下,主要死因为脑水肿产后出血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脑疝。在向重型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Ⅰ、Ⅴ、Ⅶ因子减少,多数病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正常,仅个别发生DIC。示例:1986~1988年新疆戊肝流行时,孕妇发病占24%。在重型肝炎中孕妇占27%,非孕妇占4.6%,病死率也高,多国报道在10%~20%,最高有39%者。妊娠晚期病死率最高(20.96%)、中期次之(8.46%),早期(1.5%)与一般育龄妇女(1.4%)接近。

  Ⅱ小儿戊肝: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渐高。未见有新生儿发病的报道,1~3岁病例占发病的22.2%,7~14岁占77.8%。若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生率低,新疆报道过3160例,患者中儿童占9.11%,病死率0.52%,也较成人为低。起病急,症状较轻。发病初期有呼吸道症状者较多(6.7%~20.3%),脾大的比例(19.8%)高于成人(0.22%)。虽黄疸型病例占绝大多数(98.2%),但不如成人黄疸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改变以ALT升高为主。

  Ⅲ老年戊肝:发病率约占总发病数的3%~10.9%,比成人低,比儿童高。起病较隐袭。临床也以黄疸型为主,淤胆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多,黄疸深,持续时间长。病程相对较长,恢复较慢,住院时间比成人组约长1倍。重型肝炎相对较多,高于成人组但低于孕妇。并发症多,易继发感染。预后较好,病死率低,未见变慢性报告。

戊肝的饮食禁忌_戊肝怎么治疗

一、戊肝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大多数报道的暴发性流行都与饮用了被粪便污染的水有关,大暴发常常是在暴雨与洪水发生之后,水源被污染时出现,多见于秋冬季(10~11月)。也可散发,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有散发病例。此外,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输入性传播。戊肝病

戊肝的饮食禁忌,戊肝的症状有哪些

一、戊肝的饮食有哪些禁忌1、应该以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肝功能恢复。但是因为饮食其中蛋白质增加会使血氨增高,所以就要多吃些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如奶类。?2、以合乎患者口味,比较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最好。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多的热量和较适量的

戊型病毒性肝炎概述,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饮食禁忌

一、戊型病毒性肝炎概述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

Hash:b0a3390c48b4f92871a2bfcd8c92a8dfe752666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