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4:09: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服用禁忌_熟地黄功效与作用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4:09:04 987 ℃

一、熟地黄功效与作用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肾阴不足,遗精,盗汗等.

  3、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

  熟地黄吃多了会有碍消化,使得痰多,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

  功效: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性状鉴别:为不规则的块状,内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泽,外表皱缩不平。断 面泣润,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状块,粘性大,质柔软。味甜。以块根肥大、软润、内外乌黑有光泽者为佳。

  药膳:地黄花粥生地黄粥、百合地黄粥。

  方剂: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四生丸、增液汤、六味地黄丸。

  禁忌:用时宜配砂仁陈皮等,以防腻滞碍胃。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慎服。

  别意:熟地(cultivatedland)在*中的定义:经过土地开发,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土地。

二、熟地黄的服用禁忌有哪些

  熟地黄的服用禁忌

  熟地黄为玄参植物地黄的块根,经九蒸九晒炮制而成。性温,味甘,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肾阴、填精补血之功。虽然熟地黄是临床颇为常用的一味滋补中药,但仍有许多禁忌需要注意。

  一、炮制煎煮不可见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二、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白、韭白、薤白。《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三、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四、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脾性干裂,适合滋补,脾胃痰多的人要谨慎使用。《本草从新》中曾经说过:熟地黄的性格呆滞,脾胃痰多的人或者气郁胸闷的人使用的时候要谨慎。《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

  熟地黄适合人群

  本品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熟地黄做法指导

  凡血虚心脾失养,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者,宜与当归相须为用;凡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者,可与山茱萸山药,牡丹皮等配伍;若在此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可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梦遗,尺脉有力者。

  熟地黄补充信息:熟地黄均为统货,一般不分等级。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 尤以河南产品怀庆地黄最佳,为四大怀药之一。熟地黄根据不同炮制方法可分为蒸熟地黄、酒熟地黄、姜酒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熟地黄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制熟地黄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阴蛀。

三、熟地的功能主治

  1、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大怀熟地八两,沉香一饯,枸杞四两。每药一斤,可用高烧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外,即可用。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景岳全书》地黄醴)

  2、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鸡峰普济方》万病丸)

  3、治暗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熟十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侵,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等分。上为未,每服三钱,一盏半,生姜五片,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宣明论方》地黄饮子)

  4、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抬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汤)

  5、治小便数而多:尤骨一两,桑螵蛸一两,熟干地黄两,恬萎根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6、治小儿肾怯失音,额开不台,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熟地黄八钱,山英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7、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极垂危者:熟地黄七、八钱,甚者一、二两,炙甘草二、三钱,当归二、三钱,水二盅,煎八分,温服。(《景岳全书》贞元饮)

  8、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钱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若大便滔泄者,乃非所宜。(《景岳全韦》玉女煎)

四、熟地泡酒的做法

  熟地黄其实就是一种中草药材,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能够作为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很多时候只是扮演着一个配角的作用,但是熟地黄泡酒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保健功效,滋阴补血,精填髓,不管是对于男女来讲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熟地黄怎么样去泡酒。以及泡酒的功效。

  1、熟地当归酒

  材料: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做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功效: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

  2、巴戟熟地酒

  材料:巴戟天60克 熟地黄45克 枸杞子30克 制附子20克 甘菊花60克 蜀椒30克 醇酒1500ml

  做法: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醇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功效:滋养肝肾,兼利血气,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3、地黄酒

  材料: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做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功效:熟地黄泡酒能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腿软、乏力气短、头眩目暗、食少削瘦、心悸失眠等症。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服用禁忌熟地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服用禁忌有哪些

一、熟地黄功效与作用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药用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的服用禁忌_熟地黄功效与作用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具有补血滋阴作用,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熟地的作用

强心利尿熟地具有强心利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心脏衰弱者而言,使用熟地能够起到强心的作用。降低高血压熟地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着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下降。

Hash:1259169cfe353e118d2b007ab51876ce18c271f3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