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5:52:4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调理虚汗有方法

BY:大叔18岁 2024-07-16 15:52:43 317 ℃

虚汗,相信有许多朋友会在睡觉的时候有出虚汗的症状。那出虚汗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出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出虚汗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巧用浮小麦止虚汗

一位中年顾客来药店买止汗药,说服过不少药,但就是不奏效。他看见笔者的胸卡上标示着“执业中医师”,就让我给他抓点中药调理调理。 

我一边询问一边寻思。中医云:“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自汗盗汗多以阴虚内热居多,昼不知不觉地出汗叫做“自汗”,夜熟睡汗出叫“盗汗”。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亏虚,骨蒸盗汗,可消渴,是治本之良药。但是,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治虚汗不止这一标病。 

我向顾客解释后,又看了他的脉象和舌苔,说:“本病需按疗程服用六味地黄丸治本,但眼下必须先止汗。我这儿有一验方专治自汗、盗汗——浮小麦10克、麻黄根10克、糯米根15克,大红枣5枚,煎汤一剂分两次服,若是口干气虚乏力,则加太子参15克。” 

过了不久,顾客的虚汗就止住了,肾阴亏虚病愈。他惊喜地来到药店问愈病原理。我解释道,方中4味中草药的止汗效果极佳—— 

浮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性味甘,凉,有止汗,退虚热之功,主治虚汗、盗汗,虚热不退,骨蒸潮热。 

麻黄根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根,均为野生。地道的麻黄产地有内蒙古呼盟的突泉、赤峰市的敖汉、通辽市的扎旗,甘肃的天等地。其性味甘,平,主治自汗、盗汗。 

糯米根也称稻须根,其性味甘,平,可益胃生津,止汗退热,主治虚汗、自汗,虚热不退。 

太子参也称孩儿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块,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性味甘,微苦,平,能益气生津,主治气虚乏力口干,自汗,病后体弱,精亏口渴

理虚汗有方法

新妈妈出虚汗怎么办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会有出虚汗情况的,如产后妈妈,男人,小孩等。那当产后妈妈出虚汗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多补充水分和

新妈咪虚汗增多是,盐分和水分都会被带走。新妈需要及时补充,必要时还应补,以免造成体内脱水电解质紊乱。千万不要害怕出汗,就减少汤汤水水的摄入,否则会影响到哺乳,甚至影响到乳腺健康

2.适当增加运动

尽量不要依赖药物,爱出汗的新妈咪还应该适当增加运动和锻炼。四肢肌肉的运动,有助于新妈咪增强脾胃功能和改善循环。气虚的新妈咪虽然运动之后出汗增多,但也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运动,只要注意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爽的衣物,避免直接吹风,即可阻止外邪的侵袭。

3.调整作息时间

自己带宝贝的新妈咪,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保持劳逸结合+起居有常+心情愉悦,与宝贝同步,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累。规律的生活可使植物神经功能得到逐渐恢复,减轻异常出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也助于好转。

男人出虚汗怎么办

以上我们也是知道了新妈妈出虚汗应该怎么办的一些方法了,那男人出虚汗又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一、工作上

在工作上多数人都承受着各方面巨大压力,容易造成身心俱疲,精力衰退。从而出现失眠食欲减退、乏力、烦躁、脾气暴躁、神经衰弱等,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肾虚出虚汗等症状。因此在工作要学会排压减压,多于人交流,不要把烦恼与压力长时间挤压在身上。

二、生活上

在生活紊乱、无节制。吸烟、饮酒、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过度劳累、均会损伤肾脏致使肾虚。因此,要学会合理安排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戒除烟酒,加强饮食营养,调理好身体。

三、个人上

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男性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缺乏锻炼和夫妻生活频繁而导致肾虚,从而会出现出虚汗症状。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合理的安排生活时间,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要加强体育锻炼

四、调理上

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有一个独到的讲究就是循序渐进。肾是“生命之元”,“先天之本”,出现问题更需要耐心调理,坚持滋补。但是现在有很多朋友并不了解这一点,总是急于求成而选择速效产品,或者刚刚取得一点效果就认为肾虚已经痊愈了。往往造成调理不彻底而前功尽弃。

虚汗不止中医有着数

人们适当出点汗可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但是,有的人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经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还 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了。对于这种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可适当服些中药调理。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怎么判断小儿虚汗是不是盗汗

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 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 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 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 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 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小儿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 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 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感染了结核,应做肺部X线检查或做结核菌素试验以便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心脏病糖尿病(低 血糖时)、结核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病变)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的现象,此则为长 期的症状,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儿科诊所医院检查,听听心跳声有否异常、摸摸肚子有无肿块(瘤)、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或有无过敏体质等,以除却心 中的疑虑。

临床观察所见,盗汗患儿以内热多见,一是脾胃积热,一是阴虚内热,热逼津液外出,于是盗汗不停,热不清,汗就不可能止。欲除盗汗,必清其热。

脾胃积热的患儿,可见饮食旺盛或减退,精神好,大便秘结,常数天一行,虽然消瘦也不感疲乏,一天到晚玩耍不停治疗原则须清热通便,使热下出。

为什么出虚汗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或熟睡时,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汗较多,中医认为,这种出汗都是因虚而起,故称为虚汗。虚汗多是由于体质虚弱所致,常出虚汗极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等等。轻的常觉头晕、身软、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宁、身体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瓜果及蔬菜还要适当节制房事。每天多饮水,维持体内正常液体量。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盗汗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 治疗。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另外,可以吃点六味地黄丸,可以买点百合莲子心、麦冬、沙参枸杞泡水喝。虚汗的话要补气,党参黄芪之类的吧,注意休息,不过最好还是看一下医生,辩证一下在吃药。

出虚汗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出虚汗的病情分类,出虚汗的具体病情分析,出虚汗的中医疗法

一、出虚汗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

阳虚自汗盗汗怎么治疗,阴虚自汗盗汗的症状

一、阴虚自汗和盗汗是什么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盗汗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

小儿虚汗用小儿虚汗停颗粒好么,虚汗的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一、虚汗的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呢1,取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即可。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瘦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

Hash:f1ce220b0774fab56863c79875370980e1c90291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