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1:21: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儿童川崎病的症状是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7-17 11:21:34 537 ℃

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并不了解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症状,所以当这种疾病发生的时候,你们没有及时的去治疗它。其实,儿童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是持家的发烧,并且眼睛双侧结膜会出现充血的问题,我们建议大家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儿童川崎病的症状是什么?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川崎病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1986年曾报道患者外周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近年研究表明本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加,此改变在病变3~5周最明显,至8周恢复正常,CD4/CD8比值增高,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CD4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多,促进B细胞多克隆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导致血清IgM,IgA,IgG,IgE升高,活化T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L-1,4,5,6),r-干扰素(IFN-r),肿瘤坏死因子(TNF),这些淋巴因子,活性介素均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和产生新抗原;另一方面又促进B细胞分泌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溶细胞毒性作用,内皮细胞损伤故发生血管炎,1L-11L-6,TNF增高尚可诱导肝细胞合成急性反应性蛋白质,如C反应蛋白,αr-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等,引起本病急性发热反应,本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50~70%病例于病程第1周即可没得,至第3~4周达高峰,CIC在本病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但本病病变部位无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C3不下降反而升高,不符合一般免疫复合物病,上述免疫失调的触发病因不明,现今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儿童川崎病的症状是什么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症状 持续高热是急性期的特点。典型的发热通常起病急,热度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如没有及时治疗,高热可持续1~2周,有时可达3~4周。另一方面,如果及时 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发热常在1~2天内缓解。

主要症状 持续高热是急性期的特点。典型的发热通常起病急,热度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如没有及时治疗,高热可持续1~2周,有时可达3~4周。另一方面,如果及时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和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发热常在1~2天内缓解。

在发热24~48h后常出现双侧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较睑结膜多见,尤其多见于结膜周围。一般没有分泌物。裂隙灯检查可发现前葡萄膜炎。口咽部的改变也见于热起后24~48h。最初是口唇泛红,几天后出现肿胀,皲裂及出血。

最典型的是舌乳头增生,即草莓舌。口腔及咽部明显充血,但不伴有溃疡和分泌物。通常在起病后3~5天出现手掌及足底发红,双手足硬肿。热起后10~20天手足硬肿与泛红趋于消退,进入亚急性期,指趾末端开始脱皮,进而累及整个手掌与足底。

川崎病起病后1~2个月,在指甲上可出现横沟(Beau线)。皮疹即使在同一病人也可有许多类型,可同时在四肢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侧端,一般无显著特点。最常见的是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和多型性红疹也较多见。腹股沟的皮疹和脱皮时有发生。以上这些均发生于急性期,较指甲端脱皮发生早。

川崎病的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增高,核左移,过半数病人可见轻度贫血血沉明显增快,第1小时可达100mm以上,血清蛋白民泳显示球蛋白升高,尤以α2球蛋白增多显著,白蛋白减少,IgG,IgA,IgA增高,血小板在第2周开始增多,血液高凝状态,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正常,类风湿因子和抗核体均为阴性,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补体正常或稍高,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和/或蛋白尿心电图可见多种改变,以ST段和T波波异常多见,也可显示P-R,Q-R间期延长,异常Q波及心律紊乱,二维超声心动图适用于心脏检查及长期随访在半数病中可发现各种心血管病变如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

最好能在病 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每周检查1次,是监测冠状动脉瘤的最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在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可高达50~70/mm3,有些病例可见血清胆红素或谷丙转氨稍高,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均为阴性结果。

川崎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死亡的并发症,在此节中将详述其经过情况,以期早期发现,及时适当治疗。

1、冠状动脉病变 根据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提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多数于3~6月内消退。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临床心肌炎的存在并不预示冠状动脉受累。与冠状动脉瘤有明确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男孩、持续发热超过14天、贫血、白细胞总数在30×109/L以上、血沉超过100mm/h、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减低和发生体动脉瘤者。大多数冠状动脉瘤呈自限性经过,多数于1~2年内自行消退。

2、胆囊积液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3、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4、神经系统改变急性期包括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是由于血管炎引起,临床多见,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其中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发生率约25%。多发生于病初2周内。部分患儿颅压增高,表现前囱隆起。少数患儿颈项强直,可有嗜睡、双眼凝视、昏迷意识障碍。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多,糖、氯化物正常,蛋白会计师绝大多数正常。临床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面神经麻痹多见于严重患者,常为外周性麻痹,可能是由于血管炎性反应波及面神经,或邻近部位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形成、动脉扩张等,一过性压迫面神经所致。恢复期由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瘫痪,则容易 遗留后遗症,较为少见。

5、其他并发症 肺血管炎在X线胸片显示肺纹一增多或有片状阴影,偶有发生肺梗塞。急性期可有尿道炎,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及轻度蛋白尿虹膜睫状体炎较少见。约2%患者发生体动脉瘤,以腋、髂动脉多见。偶见指趾坏疽

川崎病如何预防

实际上,即使诊断不正确也不会影响治疗,因为任何医生都习惯用抗生素、退热药对付持续的高烧。但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至于宝宝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去保育所或幼儿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本病的婴儿及儿童均可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男孩较多,男:女为1.3~1.5∶1。无明显季节性,或谓夏季较多。日本至1990年已有川崎病约10万例。并于1979、1982年已及1986年发生3次流行,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世界各地虽报告例数不如日本多,但北至瑞典,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南朝鲜;南达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有发病。我国首先自1978年京、沪、杭、蓉及台湾等地报告少数病例。1989年《实用儿科杂志》综合220例,来源遍及全国各地。1983~1986年全国主要儿童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通信调查,共有住院病例965例。1987~1991年第二次调查,住院病例增至1969例,并有每年增加趋势。4岁以内患者占78.1%,男:妇女1.6∶1。美国所见病例中以日本裔较多,日本报道同胞发病1~2%,提示有遗传倾向。

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这一点与婴儿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相比,差异很大。但15~30%的川崎病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瘤。由于冠状动脉瘤,血栓闭塞或心肌炎而死亡者占全部病例的1~2%,甚至在恢复期中也可猝死。后遗缺血性心脏病为数甚少。约2%左右出现再发。病死率近年已下降为0.5%~1.0%。日本104例川崎病死因分析,心肌梗塞中57%,心力衰竭12%,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6.7%,冠状动脉瘤破裂5%,心律失常1%,其他尚有并发感染等。北京儿童医院自1986年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川崎病188例,检出冠状动脉病变60例,包括扩张44例,形成动脉瘤16例。经随访 3月~5年,平均22.6月。恢复正常前者40例,后者6例。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4±2.9月及15.7±17.2月。死亡2例,1例多发中度冠状动脉瘤(内径7mm),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另1例为多发巨瘤,于病程28天发生右冠状动脉破裂。

川崎病是什么病毒,川崎病的症状

一、川崎病是病毒引起的吗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acnes)是川崎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川崎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

川崎病_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小儿川崎病在80年代日本医生首先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川崎命名。1、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是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但未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患者HLA-BW检出率增高

川崎病因有哪些,川崎病的典型症状

一、川崎病患者如何自我诊断1、5天以上持续发烧,占全部患者的百分之94—100。发烧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川崎病患者发病初期一般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2、双眼球结膜充血,占全部患者的百分之86—90。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分泌物。3、口唇和

Hash:02fbfbf765ccc4009707056ed9cad687470b12b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