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9:43:0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9:43:05 353 ℃

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区别有哪些?其实,专家提到,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没有太大关系,心房扑动存在时间不长,多数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心房颤动或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过度型心律失常,那具体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又有哪些区别呢?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房扑应与其他规则的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心室率150次/min左右的房扑需与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仔细寻找心房活动的波形、及其与QRS波群的关系,辅以减慢房室传导以暴露扑动波的措施,不难作出鉴别。房扑与心房率在250次/min左右且伴有2∶1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速有时难以鉴别。

(二)房颤应与其他不规则的心律失常鉴别 如频发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扑伴有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房颤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酷似心室性心动过速。仔细辨认房颤波、以及R-R间距的明显不规则性,有利于确诊房颤。

(三)房颤伴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与室性异位搏动的鉴别 个别QRS波群畸形有时难以作出鉴别。下列各点有利于室性异位搏动的诊断:畸形的QRS波群与前一次心搏有固定配对间距,其后且有较长间歇;V1单相或双相型QRS(非rSR′型)波群,V5S或rS型QRS波群。以下各点有利于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的诊断:心室率偏快,畸形的QRS波群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间距,大多为一个较长的R-R间距后第一个提早的QRS波群,其后无长间歇;V1rSR′型QRS波群,V6中有小Q波;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 QRS波群增宽。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区别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发生房颤的可能。房颤根据发作时间的不同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三种,根据分类不同对于治疗手段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房颤的治疗方法很多,有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和外科微创消融治疗。

心房扑动大部分没有基础心脏病,在心电图上的表现为正常的窦性P波消失,出现心房扑动波。频率在250-300次左右,很少超过350次。房扑不管是心房波还是心室波都是比较规则的波形。房扑存在时间不长,多数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心房颤动或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过度型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饮食

饮食清淡,戒烟酒,忌浓茶,咖啡,宜以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疏菜。

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黑豆等豆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别把心房颤动不当回事

误区1 年轻人不会得房颤

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我国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1%,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4%,8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9%。由此不少人认为,房颤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房颤是由于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收缩导致心房跳动显著增快且极不规律的现象。按时间划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慢性房颤慢性房颤又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房颤的病因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甲状腺疾病肺心病等。也有部分房颤病人没有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独立发生。丁超提醒,近年来房颤的发病还呈现出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抽烟、酗酒、酗咖啡、熬夜、加班等不健康因素大大加重了年轻人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房颤。所以年轻人如果有心慌气短等不适,也要考虑房颤的可能。

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房颤发作时的心电图就是确诊的依据。发作时间短暂、频繁者,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误区2 没症状不需要治疗

约有15%~35%的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通常是在例行医疗检查或其他病症检查时发现患有房颤。不少患者认为,没有不适的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

房颤是一种进行性加重发展的疾病,症状也可能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心悸气短胸闷疲劳或轻度头痛等。临床上有“房颤促进房颤”的说法。即房颤每发作一次,患者心房重构即加重一次,从而导致房颤发作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房颤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最终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房颤。随着房颤的病程延长,相关危害也逐渐加重。

房颤严重者会诱发如心衰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而且心房颤动的危害不仅在于心脏,更在于会大大增加栓和中风的危险。研究发现房颤患者死亡率高于没有房颤的人,中风危险增加近5 倍。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高。如果血栓离开心脏进入血液循环,就会阻塞动脉,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一旦血栓流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中风。由房颤所引发的脑梗塞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误区3 出院就意味着痊愈了

有的患者发作时去医院,经过电复率及输液治疗,不适基本消失,就自认为好了。

房颤的治疗涉及三大目标,即预防血栓栓塞、控制心室率和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治疗最理想的目标是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主要是通过内科导管消融和外科微创消融。

导管消融术1次消融成功率在80%左右,2次或3次消融房颤成功率可达到95%左右。外科微创消融术在直视下完成,无需放射线,肺静脉隔离消融线精确完整,单次成功率可达90%。导管消融或外科微创消融成功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无需服用抗心率失常药物,如果患者无其他原发疾病,也无需服用抗凝药物。

“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时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也是一种选择。”丁超介绍,β受体阻滞剂、通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轻患者“心慌”的症状,但往往需要终身服药,而且要配合抗凝药物以预防中风的血栓形成。华法令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药物,不过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测血凝指标。指标过高有出血风险,指标过低起不到抗凝作用。

心房颤动的预防有效减少中风的发生

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7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患病率高于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未来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中风。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3%-8%,其中以脑中风的临床危害最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着。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80-89岁的高龄人群中,房颤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年龄组房颤患者的4.5倍。在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

减少脑中风的发生,预防尤为重要。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饮食饮食清淡,戒烟酒,忌浓茶,咖啡,宜以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饮食为主,辅以新鲜疏菜。心房颤动的预防有效减少中风的发生房颤主要是发生在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7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患病率高于5%。在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

心房颤动,什么是心房颤动

说到心房颤动,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其实这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率失调的症状,也是老年人脑中,心脏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在逐年地增加。首先在我国心房颤动的患者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生长,心房颤动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加,75岁以

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引发心房颤动的原因

一、心房颤动临床特点是什么1.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1)男性患者多见:常无器质性心脏病。(2)阵发性心房颤动可频繁发作,动态心电图可见发作持续数秒到几个小时不等。(3)常伴有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心房颤动。(4)房

Hash:d3fa598c5fa39b8c9a16563436a4f59e76c9fb8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