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01:34:3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尿结石如何治疗

BY:大叔18岁 2024-07-19 01:34:30 1296 ℃

尿道结石还可分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尿道结石少见。临床上发生于尿道的结石多来自于其上的泌尿系统,特别是膀胱,也可发生在尿道憩室内。男性患者中结石主要嵌顿于前列腺部的尿道、尿道舟状窝或外尿道口。尿道结石患者排尿时的尿线极细,甚者发生尿潴留。而且结石嵌顿的部位疼痛,同时伴有下尿路感染。触诊时常可触及前尿道的结石。有的患者甚至经尿道口见到结石,尿道憩室内继发的结石,排尿时可无任何不适及尿流改变,但尿道口有分泌物,同时也可触及结石。

尿结石如何治疗

1.原发性尿道结石

指开始就在尿道内生成的结石,尿道狭窄、感染、潴留性囊肿、黏膜损伤、憩室及异物等为其病因。

2.继发性尿道结石

指结石先在尿道上方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后排入尿道并停留在尿道内,多停留在尿道生理膨大部位及狭窄部的近侧,故尿道结石多见于尿道前列腺部、球部、阴茎部、舟状窝及尿道外口处。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可呈滴沥状,有时出现尿流中断尿潴留。排尿有时有明显的疼痛,且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有会阴阴囊部疼痛。阴茎部结石在疼痛部位可摸到肿物,用力排尿时可将结石排出。完全梗阻则发生急性尿潴留。并发感染者尿道有脓性分泌物。女性尿道憩室结石主要为下尿路感染症状,有尿频、排尿痛夜尿多脓尿血尿,性交痛为突出的症状,有时有尿道排脓。男性尿道憩室中结石除尿道有分泌物及尿痛外在阴茎下方还可出现一逐渐增大且较硬的肿物,有明显压痛但无排尿梗阻症状。

尿结石患者的饮食注意

调节饮食可有效降低尿结石复发率。尿结石的形成因素复杂,结石的成分也各不相同,所以饮食治疗必须建立在客观证实的代谢紊乱基础上,除了平时注意大量饮及适当运动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吃的是否合理。

宜:主要包括重视膳食纤维、含食物和维生素食物的补充等。

1、重视膳食纤维摄入: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与尿结石发病率呈负相关,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使尿中的 草酸钙尿酸减少。谷类、薯类及新鲜蔬菜中富含纤维素,做到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可起到增加膳食纤维的有益作用。

2、增加含钙食物摄入:低钙可使骨溶解大于骨生成,尿钙均增高,还使草酸的吸收和经尿道排泄增加,这样就会发生草酸和钙的沉积,促进尿结石的生成。因此,膳食中应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鱼海带等。注意不要通过服用钙剂来预防尿结石,过多服用钙剂反而有增加尿结石发病的危险。

3、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B6可减少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维生素K可降低尿中草酸含量,因而在膳食中应增加这两种维生素的摄入。绿色蔬菜苜蓿卷心菜以及橘子等富含两种维生素,适当吃些有助于降低尿结石发病率。

忌:主要包括限制含草酸量大的食物、动物蛋白质食物和高食物等。

1、限制含草酸量大食物摄入:尿中的草酸多数来源于机体代谢,少数是来源于食物,但仍要注意减少肠道对草酸的吸收,要尽量避免食用含草酸丰富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

2、控制动物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过多能够增加草酸和钙由尿排泄,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降低尿PH而增加尿结石形成几率。所以在膳食中要注意控制动物蛋白质的过多摄入。

3、避免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可促使尿钙增加,同时减少枸橼酸盐的排泄,由此增加尿结石发病率,故在日常膳食中烹调时要少放盐,要少吃咸菜腊肉和煎炸食品,以保持饮食清淡。同时注意多喝水,以预防尿结石的发生与复发。

4、忌吃菠菜:尿道结石中最主要的成分为草酸钙,而菠菜中草酸盐含量最高。尿道结石病人再食菠菜,就可能加重病情。健康人食用菠菜时,多饮水、多采用烫食法,可有效预防结石。

5、不宜多吃糖:尿道结石病人吃糖过多,不但有碍治疗,而且会促进尿结石进一步形成。

温馨提示:对于结石病人,应该先评估患结石前的饮食习惯,根据结石类型上调或下调病人的饮食危险因素,做到因人而异。

患上尿结石 最好别吃菠菜

饮食是影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专家指出,患者饮食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饮食钙的含量:成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为800~1000mg。正常范围或者适当程度的 钙饮食对于预防尿路含钙结石的复发具有临床治疗的价值。但是,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应摄入低钙饮食,其他患者不必限钙饮食。

2、限制饮食中草酸的摄入:大量摄入富含草酸的食物后,尿液中的草酸排泄量会明显地增加。草酸钙结石患者尤其是高草酸尿症的患者应该避免摄入诸如甘蓝杏仁花生甜菜欧芹、菠菜、大黄红茶可可粉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中,菠菜中草酸的含量是最高的,草酸钙结石患者更应该注意忌食菠菜。

3、限制盐的摄入:高钠饮食会增加尿钙的排泄,每天钠的摄入量应少于2克。

4、限制蛋白质的过量摄入:要避免过量摄入动物蛋白质,每天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限制在150克以内。复发性结石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不应该超过80克。

此外,减轻体重,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增加粗粮及纤维素饮食,减少维生素C的摄入,限制高嘌呤饮食等也有利于尿结石患者的康复。

尿结石是什么引起的

尿结石就是指泌尿系统所结成的结石,其形成基本上包括成核、结晶生长和聚集几个步骤。尿石症的主要病因为钙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因素。尿道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下体疼痛,尿痛,还会出现高热的情况,尿道结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不能排尿,进而出现尿液回流的情况,危害很大,一旦发现患有尿道结石就应尽早治疗,以免导致尿道周围感染。

一、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如炎热的天气下(喝的水不够)因出汗而导致尿的浓缩,增加结石成分的饱和度,并诱发促进物的活性。

二、个体因素:

1、种族遗传:有些与结石有关的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胱氨酸尿症,都是由于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和高嘌呤尿症及某些高尿酸血症,也起源于先天性酶缺乏。

2、疾病:一些内分泌失调的疾病,如甲状腺的疾病,甲状腺素它的分泌是否正常,跟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很大关系。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导致骨钙大量溶解并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引起的高血钙和高尿钙,也是尿石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3、饮食习惯和机体的适应能力:有些人喜欢吃含钙、含草酸、盐这样的食物,如草莓巧克力坚果、豆块等; 还有一天喝不到两杯水的,也很容易长结石;长期喝矿泉水的(最好是蒸馏水和矿泉水交替喝);高蛋白的饮食,蛋白质太高的饮食会影响钙跟磷的代谢,跟钙的吸收,所以增加了肾结石的机会;钙是在小肠里进行吸收的,再好的钙吸收率不超过40%(吸收钙最好的是母乳),不吸收的部分从大便排出。但缺钙时,食物就会从尿道排出,那些多余的钙就会通过肾脏、尿道、小便排出。若此时,这些食物跟身体里面的草酸盐,或另外食物的草酸盐结合,就很容易形成草酸钙,由肾脏进入尿道,并堵塞尿道。不能不补充钙,但又不能补太多,按量计算。

4、药物:溃疡病人大量饮牛乳和碱性药物即可产生结石——乳碱综合症。结石还因为矽酸(含矽酸盐)治疗青光眼用乙酰唑胺、维生素D中毒或大量服用抗坏血酸(可转变为草酸)、皮质激素磺胺类等均可发生结石(由于激素的作用,改善了内分泌,造成了钙、磷代谢的失常);阿司匹林也有增加尿草酸的作用,也可发生结石。

三、尿路因素:梗阻可以使尿中已形成的晶体或颗粒滞留,继续长大成石;还可以合并成染。

温馨提示: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相等高温环境及活动减少等亦为影响因素,因此患者给自己构建一个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避免此病诱发的最好方法。

尿结石有什么偏方

六个治疗尿道结石的偏方

尿道结石食疗偏方一:冰糖120克,香油核桃仁12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60克,每日服4次,开水送下,可化结石。

尿道结石食疗偏方二:玉米须50克,车前子20克,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每日分3次温服。

尿道结石食疗偏方三:向日葵梗心100厘米,剪成3厘米长的小段,水煎服,天天1剂,连服1个月。治结石伴血淋。

尿道结石药膳食疗偏方四:粳米赤豆各50克,鸡内金20克研粉。粳米、赤豆加水煮粥,熟时拌入鸡内金粉,加适量白糖。每日2次食用。

尿道结石药膳食疗偏方五:乌梅天天5枚,或生核桃仁每日100克,多 饮水服用,对磷酸盐结石有防治作用。

尿道结石药膳食疗偏方六:黄花鱼头中的鱼脑石30粒,研成细末,分10等份,开水送服,每次1份,日服3次。

泌尿结石的病因,泌尿结石症状,泌尿结石的诊断,泌尿结石的治疗

一、泌尿结石的病因(一)遗传不同种族的人都可患尿石症,但患病率有差异。在上著美国人、美国和非洲的黑人及上著以色列入,尿石症相当少见,但在主要由亚洲人和白种人居住的某些寒冷地区,尿石症的患病率却很高。一般认为黑色人种罹患率要比其他人种低。有人认为黑色皮肤可以保护人体少受紫外线照射而减少VitD的生成,

尿结石的症状,尿结石的四大表现形式,诱发尿结石的原因,预防尿结石的措施,尿结石饮食的疗法

继发性尿道结石,由于结石突然嵌入尿道内,多骤然发生排尿中断,并有强烈尿意及膀胱里急后重,多发生急性尿潴留。所以,治疗引起泌尿系结石的某些原发病对于预防结石复发也非常重要。

尿结石偏方,得了尿结石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尿结石的治疗的方法尿结石其它疗法

一、得了尿结石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一)海金沙金钱草。(摘自中医中药网)海金沙和金钱草,每天各20克,煎水当茶喝。半个月后,果然从小便中排出一个像小麦粒大小的结石。后来我把此法告诉一个患肾结石的朋友,他服用之后也顺利地排除了结石。(二)金钱

Hash:0685f2e09c1989ee0db59738781370533ca38fa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