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34: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立冬如何进补养生,立冬起居养生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8:34:34 557 ℃

一、立冬进补7多点

  1、【多"点"

  立冬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 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立冬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

  2、【出"点"汗】

  立冬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立冬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4、【护"点"脚】

  立冬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液循环。

  5、【防"点"病】

  立冬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6、【调"点"神】

  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绪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7、【进"点"补】

  立冬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冬令进补时,为使胃肠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选用红牛肉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以调整脾胃功能

二、立冬饮食调养

  立冬时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度,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明天是立冬,冬季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有什么样的风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历史食俗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三、立冬药补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所以民间流传有“今年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常用的补益中药有:补气类的,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适用于气虚不足,面色白,气短乏力脾虚泄泻之人;属养阴补血类的,如生地阿胶当归枸杞等,适用于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口唇苍白血红蛋白偏低,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之人。鹿茸也是冬令的常用补品,适用于平素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酸多尿,或男子阳痿等患者服用。

  值得指出的是,补药也不是随便可用的,应当根据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不同症状分别选用针对性的补益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气虚病人而表现为体力衰弱四肢无力,精神疲乏心慌气短,或年老体弱,或工作过度劳累后周身无力,或慢性病引起的头晕无力等症,均可服用。能够补益元气,增加食欲,促使体力恢复。又如阿胶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对血虚的人尤为适宜。虚啥补啥,各人都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用,也可去医院中医师确诊属于那一类虚证,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改进,各种服用方便的滋补药品纷纷面市,如人参蜂皇浆、双宝素、青春宝、中国花粉等,多不胜数。现在成药补品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进补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些体质虚弱的人,在感冒或其它 急性病期间,应停服补品,待急性病治愈后再继续进补,否则会使病症迁延难愈。

四、立冬运动养生

  1、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 “运主阳明五气。时配足厥阴肝风木。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正坐,左手按住膝盖,右手搭在左肘上,上身左右扭转回顾,接着双手交换方位,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

  适应病症: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食滞,头痛耳聋,面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眩晕,目瞳痛等疾。

  2、吹字补肾

  具体方法:撮口,唇出音。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臀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与锁骨水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然后调息收功。

  适应病症:可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萎、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3、搓肾提水功

  具体方法:双腿并拢站立,双臂自然垂下,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却除心中杂念。两手掌相搓64次。手热后两手绕胯贴于后背,两手内劳宫对肾俞穴,两手同时上下摩擦64次(一上一下为一次)。然后身体往前俯,两臂伸直向下,两手好象在井台上往上提水,左手上提时,腰和胯随着上提,右手上提时,右腰右胯也随着上提。左右手各上提64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

  适应病症:肾虚肾寒。

  4、补肾固虚功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自然放松,两手心向下侧平至肩平,掌心转向前,两手由侧平向前合至身前向下45度,两掌相合摩擦36次。然后两手转向背后,两内劳宫贴肾命穴上,两手同时上下摩擦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掌心翻转向外,半握拳,指尖不接触掌心,外劳宫贴肾命穴,站20分钟。

  适应病症:强肾,补虚

  5、仰卧龟息功

  具体方法:仰卧床上,全身放松,将被子盖到脖子处,用两手抓住被子头,意念想肛脐下小腹处有气,做顺时针转36圈,逆时针转36圈,然后深吸一口气送至腹部,闭气,将头往被子里缩,缩到最大限度时,轻轻将头伸出被 外,慢慢呼气,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24次。

  适应病症:便秘、数日不大便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冬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立冬养生注意四调养,立冬养生方法

一、立冬养生的方法1.萝卜炖羊肉: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立冬吃萝卜有很好的滋润作用。羊肉性温,适合冬季食用。2.坚果类的食物中富含油脂,冬季进补是非常好的选择,立冬的适合不放也适当吃一些坚果,诸如芝麻、花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3.霸王花南北杏煲猪肚:中医认为霸王花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通

中医解读立冬养生,立冬吃什么好呢,立冬养生细节,立冬养生别大补

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2、养生重点,补肾防寒中医认为,冬季进补讲究养补肾。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冬如何养生,立冬是什么时候该如何养生,立冬后的生活小秘籍,立冬养生关注5个方面

一、立冬养生关注5个方面1、起居:早睡晚起晨练推迟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2、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

Hash:16c07e2d97c1acb69b751a864595579167954ab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