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13:3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输血红蛋白有哪些作用_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食物好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5:13:38 45 ℃

一、输血红蛋白起什么作用

  蛋白用于生化研究,培养流行性感冒病毒、淋球菌兔热病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色素。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hemoglobin;haemoglobin;HB;HGB )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如果铁氧化为三价状态。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α和β都类似于肌红蛋白,只是肽链稍短:α亚基为141aa;β亚基为146aa。α和β亚基隔着一个空腔彼此相向。在哺乳动物中,血红蛋白占红细胞干重的97%、总重的35%。平均每克血红蛋白可结合1.34ml的氧气,是血浆溶氧量的70倍。

二、血红蛋白正常值一般是多少

  血红蛋白是临床上判断贫血的常用数据,一般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在血液比重有时会因身体状况而略有改变,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血液比重会有降低的情形。那么各种人群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如果血红蛋白偏低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临床普遍采用的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各种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如下:

  正常成年男性:120~160g/L(12-16g/dL);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12-14g/dL)。

  血红蛋白偏低的危害:

  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制造发生困难,不仅可引起贫血,而且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会有影响,一般表现在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毛发干燥;指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象羹匙似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严重的会有心慌气短,甚至心脏扩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如果长期贫血的小孩子,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

三、血红蛋白偏低补什么好

  血红蛋白是体内运输和交换氧气的必需工具,如果血常规报告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同时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患了贫血。缺铁性贫血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影响,应及时改善应对,多食用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此外补充铁剂,可以服用贫血常用的铁之.缘片,用以补充铁、蛋白质等血红蛋白必须的造血原料,一般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值,有效纠正贫血。

  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贫血是身体内的铁元素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偏低,那么多吃一些铁含量丰富的食物。铁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分类两大类,其中动物肝脏、红色肉类(牛、羊肉)和蛋黄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动物性食物,而黑木耳香菇油菜大枣核桃仁等是铁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食物的代表。不过,有专家做过分析,100g猪肝中所含的铁为25mg,而100g大里面所含的铁仅为2.1mg,因此,相比较而言,动物性食物的补铁效果比植物性食物的补铁效果更好。

  果和蔬菜促进身体对铁的吸收:

  除了从餐饭中补充铁外,还可以多吃些水果。因为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进餐中一定要荤素搭配,吃肉类的同时要多吃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另外,用铁锅炒菜也能起到一定的补铁作用。

四、血红蛋白偏高有哪些危害啊

  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1、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最好不吃动物肝脏、无鳞鱼和肥肉,少吃花生瓜子等含油多的坚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做户外运动等。

  2、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3、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得淡水,有助于稀释血液。

  危害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治疗,出血性输卵管炎的食疗,出血性输卵管炎的预防,出血性输卵管炎的病因及症状

此外,经血逆流者开腹时见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不能排除有出血性输卵管炎。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一、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体征是什么呢输入含血小板的血液制品后7~10天发病。有明显的免疫反应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荨麻疹,重者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继而血小板明显急性减少,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皮肤淤点、淤斑,口腔、鼻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如何治疗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防方法1.避免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损害人们在接触某些会使造血系统发生损害的毒物时或是接触某些放射性物质时会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状,因此人们需要及时做好对这些因素的防护措施。患者还需要尽量减少放射诊断治疗的次数,减少照射的发生,并定期进行血象的检查。2.积极防治病毒感染

Hash:9c72e91d9d79c17709f86b715046a06871ba64f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