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0:04: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坏血病怎么引起_坏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0:04:57 1743 ℃

一、坏血病的原因

  坏病又称为维生素C缺乏症。但维生素C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

  维生素C参与细胞间物质的合成,维生素C不足会出现消化道、皮下组织和骨骼出血。出血的部位在毛细血管,往往是生长发育迅速的部位,如干骺端与骨膜下,这说明维生素C参与毛细血管内皮的营养和细胞间物质的合成。

  病理学改变为在干骺端毛细血管袢长入骨化区内有不规则的斑片状出血点,妨碍新骨生成。因出血使骨骺出现分离,严重影响了生长层的发育。骨膜下出血可相当广泛,使长段骨膜从骨干上揿起。

  坏血病性佝偻病除有上述变化外还有软骨柱的增生。

  维生素C缺乏后数月,患者感倦怠、全身乏力,精神抑郁、虚弱、厌食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牙龈肿胀、出血,并可因牙龈及齿槽坏死而致牙齿松动、脱落,骨关节肌肉疼痛,皮肤淤点、淤斑,毛囊过度角化、周围出血,小儿可因骨膜下出血而致下肢假性瘫痪肿胀压痛明显、髋关节处展,膝关节半屈,足外旋,蛙样姿势。

二、坏血病的治疗方案

  ⒈选择含维生素C丰富食物,改进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C在烹调中的损失。防止盲目追求时尚膳食及不科学延寿行为等。人工喂养儿应添加富含维生素C食物或维生素C。疾病、手术前后、吸烟者、口服避孕药时,南北极地区工作者应适当添加维生素C摄入量。

  ⒉病人每天维生素C200~300mg,重症300~500mg,感染时剂量增加,分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患者不能口服或胃肠道吸收不良时,可予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d,一般疗程3周左右,症状明显好转时,减至50~100mg,3次/d口服。

  ⒊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止痛,有严重贫血者,可予输血,补给剂。重症病例如有骨膜下巨大血肿或有骨折,应予制动固定,不需手术治疗,用维生素C治疗后,血肿可渐消失,骨折能自愈,但需时往往1月以上,如有骨骼错位,恢复较慢。

三、坏血病的并发症

  ⒈骨质疏松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合成障碍,以致骨有机质形成不良而导致骨质疏松。在儿童常表现出一种突出的特征,即长骨端呈杆状畸形,关节活动时疼痛,患儿常使膝关节保持屈曲位。肋骨及肋软骨交界处明显突出呈串珠状,其角度比佝偻病串珠稍尖;在凸起的内侧可扪及凹陷;佝偻病串珠则两侧对称,无内侧凹陷区。

  ⒉近年证明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反应

  ⑴尿中排出的草酸显著增高,可能发生尿路草酸结石。肾结石痛风、半胱氨酸尿症等病人应慎用。透析病人反复应用维生素C(每次均>1g)可出现高草酸血症

  ⑵可能降低妇女生育力,影响胚胎发育。故主张妇女服用维生素C量不超过2g/d;生长期儿童服用大量维生素C,易致骨病。

  ⑶每天服用维生素C1g以上可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头晕晕厥;长期大量服药后停用,可引起停药后维生素C缺乏症。

  ⑷下列疾病时慎用:G-6-PD缺乏,镰状红细胞贫血(可引起溶血加剧);抗凝治疗时(可干扰抗凝效果);糖尿病(可致尿糖假阳性);胃肠道出血病人可致粪便潜血假阴性;血红蛋白沉着症、珠蛋白合成障碍贫血病人可致铁吸收增多。

四、坏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1.选择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

  人类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果;动物性食物中仅肝、肾等含有少量,所以,膳食中应有足够的新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能经常吃些水果,则更有助于预防维生素C的不足。

  2.改善烹调方法,减少维生素C损失

  维生素C极易溶于水;对氧很敏感,特别是有铁、离子存在时更易被氧化破坏,对碱不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相当稳定。因此,在蔬菜烹调时要先洗后切,切好就炒,尽量缩短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炒菜不用铜器。

  高等植物中,就目前所知至少有5种酶系统能催化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它们是维生素C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漆酶等。其中除过氧化物酶外,都属于含铜金属酶,这些氧化酶系统在蔬菜中含量较多,特别是黄瓜白菜,所以在蔬菜储运过程中,维生素C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这些酶系较维生素C更不耐热,因此,在蔬菜烹调过程中强调急火快炒,做汤时强调汤开下菜,就是为了迅速破坏这些酶系,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另一方面,植物中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对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又具有保护作用,如芦丁、槲皮酮和有关的黄酮都具有此种作用。它们不仅能使食物中的维生素C稳定,而且能在肠道中,特别是在无胃酸或低胃酸肠道病人的肠道中发挥稳定维生素C的作用。

  3.利用野菜、野果及维生素制剂

  很多野菜、野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苜蓿马齿苋马兰头枸杞、野苋菜芥菜等,维生素C含量可高于普通蔬菜的数倍至10倍;野果中的刺梨石榴、酸柳、酸枣猕猴桃金樱子等所含维生素C可比一般柑橘高50~100倍,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在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困难的条件下可以选用。维生素C制剂国内已能大批生产,亦可适当利用。

坏血病的危害,坏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一、坏血病危害有哪些维生素C是作用很强的还原剂,在体内被可逆性氧化和还原,因而在细胞内起着氧化还原的作用。它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有关。作为一种还原剂(和氧,亚铁离子及2-酮酸一起)维生素C可激活使前胶原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为前胶原羟基脯氨

坏血病是癌症吗,坏血病有哪些并发症

一、坏血病是不是癌症呢坏血病一般指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胶原蛋白形成所必需的,它有助于保持间质物质的完整,如结缔组织,骨样组织以及牙本质。严重缺乏可引起坏血病,这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特征为出血,类骨质及牙本质形成异常。儿童主要表现为骨发育障碍,肢体肿痛,假性瘫痪,皮下出血。成人表现

坏血病怎么引起坏血病应该如何预防

一、坏血病的原因坏血病又称为维生素C缺乏症。但维生素C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维生素C参与细胞间物质的合成,维生素C不足会出现消化道、皮下组织和骨骼出血。出血的部位在毛细血管,往往是生长发育迅速的部位,

Hash:d14edbff460c34260acc9d1402161485943866a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