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6:16:1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治疗咳嗽的有效办法是什么呢?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6:16:15 371 ℃

每逢秋冬季节是咳嗽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时期,其实除了秋冬季节常常会出现咳嗽症状外,在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引起咳嗽出现的病因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等。如查长时间的咳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结果损伤了呼吸道的正常功能。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咳嗽的危害

因为会造成咳嗽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一些疾病因素造成的所以说面对这些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疾病最重要的是要积极的接受治疗,而平时的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预防一些异物进入呼吸道。

咳嗽是咽喉部受外界因素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人体正常的保护性机制。如从支气管、肺排出的痰会刺激咽喉部产生咳嗽反应,促使排出;有害气体刺激咽喉部,会引咳嗽,提醒人们避开危险;异物刺激咽喉部,会引起强烈咳嗽反应,以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咳嗽的危害也很多,最主要的是对肺的损伤,长期慢性咳嗽会使肺内压增高,在有肺部疾病时,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结核病人,剧烈咳嗽可使肺泡弹性减弱,最终导致肺泡破裂,形成肺大泡,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咳嗽本身会造成咽喉部充血,不利于咽喉炎的康复。危害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细数。 建议,有咳嗽的人要及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无论是咽喉炎、支气管炎、还是结核、肺炎,都要积极治疗。

上面就是关于咳嗽的一些危害介绍,实际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咳嗽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健,更好的杜绝这些疾病的困扰。

治疗咳嗽的有效办法是什么呢

1.鸡蛋治咳嗽醋煎鸡蛋治疗各种咳嗽有奇效。做法是:取鸡蛋1个,打在碗里搅匀,米醋半勺放入炒锅,用文火烧开之后将鸡蛋放入煎炒,蛋熟后加适量白糖,凉后即吃。每天早晚各吃1个。一般吃两次就可止咳,重者3天可愈。

2.姜煎鸡蛋止咳取生姜一小块切碎,鸡蛋一个,香油少许,像煎荷包蛋一样(姜末撒入蛋中)。煎熟后趁热吃下,每日两次,数日后咳嗽即愈。此“药”好吃且疗效亦佳,久咳不愈肺部无异常者可尝试。

3.姜炒鸡蛋止咳取生姜切丁或丝,将鸡蛋打入 内拌匀,然后将少许油倒入锅中烧热,再将姜丝放入油中过一下,最后倒入鸡蛋炒熟,趁热吃下。吃的量可自己掌握,晚上临睡前吃更好。

4.白糖拌鸡蛋治咳嗽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伤风感冒后咳嗽易发作,胸痛气促,心烦不安。用鸡蛋拌白糖经蒸煮后服用,效果很好。方法如下:取鲜蛋一个,磕在小碗内,不要搅碎蛋黄蛋白,加入适量白糖和一匙植物油,放锅中隔蒸煮,在晚上临睡前趁热一次吃完。吃了2~3次咳嗽就可痊愈。咳嗽顽固者可多吃几次

以上就是进行咳嗽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从上在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咳嗽的治疗除了需要进行平常的药物治疗外,在平常的饮食我们也应该主意多吃用一些对疾病的治疗有辅助效果的食材,这更有利于根治咳嗽。

为什么咳嗽会夜间加重

咳嗽的动作:来至呼吸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如脑,耳,内脏)的刺激经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与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经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分别传到咽肌,声门,膈和其他呼吸肌,引起咳嗽动作。咳嗽动作首先是快速短促吸气,膈下降,声门迅速关闭,随即呼吸肌与腹肌快速收缩,使肺内压迅速上升;然后声门突然开放,肺内高压气流喷射而出,冲击声门裂缝而发生咳嗽动作与特别声响,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等也随之排出。

生理研究可知,咳嗽是呼吸道自我保护的反射性防御行为,一个完整的咳嗽动作要经历如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吸气,然后关闭声门、通过肋间肌和膈用力收缩,产生大约40Kpa的肺内压力,而后膈快速用力收缩同时声门猛然开放,肺内气体急速冲出呼吸道,将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分泌物或异物喷出,最终形成一个咳嗽动作。

而这些复杂而协调的动作是由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冲动,经传入神经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再由呼吸中枢发出冲动,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肋间肌、膈和声门等而暴发咳嗽及咳痰,感受器冲动的传入咳嗽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的传出主要通过迷走神经。

白天的时候,迷走神经的兴奋度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所以我们会感觉到白天的咳嗽往往不是很严重,而到了夜晚睡觉以后,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度会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的管腔变形缩小,呼吸道的敏感性增加,再加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刺激,咳嗽就会变得更加剧烈和频繁,这就是晚上咳嗽厉害的原因。

晚上咳嗽厉害,首先要保持卧室内的空气湿润不干燥,晚上睡觉咳嗽的厉害的时候可以喝一大口凉白开水,可以减少咳嗽。还有就是查找咳嗽的原因,对症治疗。

要对付咳嗽,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分清咳嗽的性 。不同性质的咳嗽是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要区分咳嗽是属于干咳,还是湿咳干咳就是干性咳嗽,指的是没有痰液或痰液极少;相对的,湿咳就是湿性咳嗽,咳嗽的同时伴有大量的痰液。

不同的咳嗽声音代表什么问题

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为风寒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通宣理肺丸、橘红丸等。食疗方面,可以服用紫苏粥、白粥等,但不要吃苦瓜等偏凉的食物。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为风热咳嗽。中成药方面可用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食疗可以吃些鲜汁、汁。

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多为风燥咳嗽。中成药可服用枇杷膏等。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一般为痰湿蕴肺。中成药方面选用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食补可以多吃萝卜薏仁粥等。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痰,胸胁胀满,面赤,舌质红,多为痰热咳嗽。中成药可用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等。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口干,舌质红,多为阴虚咳嗽。可服用养阴清肺丸等中成药。饮食则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黄芩生地粥等。

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 清稀,面白多汗等多为气虚。可服用四君子合剂。多吃些黄芪粥、猪肺薏仁粥等。

咳嗽是一种恼人的症状,而且咳嗽出现后往往很难马上消失,对于咳嗽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引起咳嗽的疾病治疗为主。如果咳嗽较重,应该尽早到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4种快速止咳偏方让你不再咳嗽

快速止咳偏方

1、萝卜葱白汤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功效: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功效: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芫荽汤巧治伤风咳嗽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功效: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巧治风寒咳嗽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止咳的穴位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治疗咳嗽_这些小妙招让咳嗽远离

因此,对于咳嗽的宝宝不仅要避风寒,还应忌食生冷之品,否则咳嗽更易加重。

咳嗽食疗方法,治疗咳嗽的偏方,咳嗽食疗的40个偏方,治疗咳嗽的食疗方法

一、治疗咳嗽食疗的方法1.白萝卜切成片,用清水蒸煮,待萝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将水滤出,待稍冷后喝下。能够有效减轻咳嗽症状。坚持数日之后,就能够痊愈。2.鸭梨有滋阴润肺、去火消痰的功效。所以,吃梨子,饮梨汁,能有效治疗痰多咳嗽的症状。3.核桃5个和生芝麻25克一起捣成碎末,生姜25克去皮

咳嗽偏方,感冒咳嗽的7大民间治疗偏方,治疗咳嗽的十个民间偏方,治疗咳嗽的偏方

一、感冒咳嗽民间治疗偏方1、鸡蛋羹材料:鸡蛋两个做法:将两个鸡蛋打到碗里,放入比鸡蛋的量稍多一点的水,(大约是1:1),放入盐进行搅拌,然后倒入纱布进行过滤,最后放到开水的锅里蒸10分钟即可。整出来以后放入几滴香油。适用于:伤风感冒导致的咳

Hash:8d5fe2c2d8cb8113a79bcc2d244350370f59110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