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很多制毒食物,当然也有不少解毒食物。万物相生相克,其中包括食物,那么,哪些食物是致毒食物?又应该吃什么食物来解毒呢?
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香肠、腊肉,既能成为待客的一道好菜,而且保存时间长。香肠、腊肉还是一种百搭食物,可以单炒、蒸着吃还能配其他的蔬菜。制作经过就是把新鲜肉类经过腌渍、熏制、风干、烘烤等工艺后,可以获得独特、浓郁的香气和味道,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亚硝胺等致癌物。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多吃的。
但是要完全控制不吃腊味还是很艰难的,对此某营养科主任说“吃腊肉时可搭配卷心菜、蒜苗、苋菜,且配菜颜色越深越好。”这是因为青菜中的纤维素,能够促进排便,还能将身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另外,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在体内会形成一种透明质酸抑制物,具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力。双管齐下,以达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油条是一种经高温加热过后的高热量食品,很多人早餐喜欢吃油条。它味香,而且食用起来方便。但是在食用过程中,油条中的明矾就会被人体吸收,对神经细胞产生损害,长久以后可能还会加大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但是,在食用油条时搭配豆浆,就会一定程度缓解毒性。这是因为豆浆中含有卵磷脂,可以适当解除油条中的毒性。虽然如此,但是早餐还是应低油健康为主,油条豆浆还是少吃为妙。
腌制的酸菜,能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散发酯类的清香和酸爽的味道,能够促进人们的食欲,因此深受人们欢迎。但是正常的蔬菜经过腌制后,会产生较多的草酸和钙,食用容易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不仅如此,酸菜中的亚硝酸盐也是损害健康的一大物质。
因此,要想健康吃酸菜,可以在过完“嘴瘾”后,再来上几个奇异果,它里面含有的维生素,可以使亚硝胺的合成遭到阻断,减少其危害。
另外,腌制酸菜时要注意时间,腌制品在被腌制的4—8天内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第9天后开始下降,20天后开始消失,这个时候食用就是最安全的。
对于上班族,方便面一定是他们的熬夜佳品。方便面之所以这么遭人“嫌弃”,因为它属于高盐、高脂、低营养的一类食物,而且面饼经过油炸后油脂含量达到16%~20%,是人们减肥的克星。
但是,方便面的害处也不是不可挽回的,吃完后来个西红柿或者苹果,它们里面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适当减低它的危害。
症状:恶心呕吐,胸膈饱满,腹痛腹泻,发热,震颤休克;严重时可由于脱水而引起肌肉痉挛,循环衰竭。
治疗:
1.大蒜头一只(去精皮),马齿苋250克,共捣烂,开水冲连渣服。
2.紫苏叶50克,水煎浓汁,将两汁搅匀服用。
症状:恶心呕吐,以胸烦闷,面肿,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因脱水过多而休克。
治疗:
1.紫苏叶100克,生姜15克,共捣烂,温开水调匀,取汁服。
2.桔皮10克,大黄6克,朴硝10克,加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取汁服。
3.冬瓜适量,揭烂绞汁200毫升服。
症状:由于多食动物肝脏而引起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眼结膜充血,视力模糊,2-3天后可出现全身性脱皮,初为鳞屑状脱落,后呈片状脱落。
治疗:
1.白萝卜1000克,捣烂绞汁服。
2.石膏30克,黄连9克,黄芩9克,枸杞子9克,赤芍9克,连翘15克,丹皮15克,淡竹叶6克,知母12克,甘草3克,桔梗5克,生地6克,共水煎服。
治疗:当症状出现时,可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胃、催吐。亦可用生姜9克捣烂,食醋15克,蒜头6克捣烂,白糖少许,共拌匀绞汁服。
治疗:
1.生姜9克,食醋适量,白糖少许,共捣烂绞汁服。
2.剧烈呕吐,腹泻导致脱水者,可用党参15克,五味子5克,煅牡蛎30克,乌梅6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甘草5克,共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分2次服,2-3日可痊愈。
医生温馨提醒:当发生食物中毒时,如果症状较重,要及时送医院治疗。记得将吃过的食物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同时有利于查清具体毒物。注意,不要轻易地服用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生活中存在很多制毒食物,当然也有不少解毒食物。万物相生相克,其中包括食物,那么,哪些食物是致毒食物?又应该吃什么食物来解毒呢?食物中毒的解毒食物腊肉香肠解毒食物:深色蔬菜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香肠、腊肉,既能成为待客的一道好菜,而且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将豆腐鱼皮蛋、猕猴桃与酸菜鱼相互搭配吗?虽然这些食物看起来没什么吸引眼球的地方,但这样搭配却有解毒之效。下面就来看哪些食物搭配可解毒吧。1、猕猴桃配酸菜鱼: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用后易被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
有些常见食物是我们很爱吃、却对身体有伤害的。本文揭六种“有毒”的家常食物,如果你离不开,不妨尝试用相应的“解药”来延缓它们对身体的伤害吧!油条是不少人早餐的选择,可油条中大多加明矾。这种含铝的无机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损害,并
Hash:c5abebcf9a9d95ad49bcc5cdbe98eada27adc0a7
【声明】本文由用户Sach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