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5:48: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都有哪些病症,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主要有哪些

BY:Rachel 2024-06-29 05:48:34 1070 ℃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是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如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语言中枢等等。通常,一些简单的反射中枢范围较窄,如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腰部脊髓角膜反射中枢在脑桥。但调节某一复杂生命活动的中枢,其范围却很广,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分散在延髓、脑桥、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等部位,而延髓呼吸中枢是基本的,其余各级中枢通过影响延髓呼吸中枢来调节呼吸运动。可见反射中枢并非仅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一局限的孤立区域。即使同一平的某一神经中枢内部各个神经元之间,也还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这个中枢的机能活动状态。神经中枢的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纤维直接作用于效应器,也可通过体液途径间接作用于效应器,这个体液途径就是指内分泌调节。由于各种反射的神经中枢有确定的位置,故检查某一反射的表现或直接观察某些效应器官的活动,可以推测中枢的机能变化,用以诊断疾病或判断病情。如角膜反射的中枢在脑桥,用棉絮轻触角膜边缘,正常反应为闭眼,如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则表示脑桥损伤或昏迷;跟腱反射的中枢位于骶髓1~2节,叩打跟腱,正常应出现足向跖面屈曲,如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提示相应中枢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像是一部容器巨大的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结果可以出现反射活动、产生感觉或记忆。例如动物遇到伤害性的东西,会逃避躲开,这是一种反射动作。在这个反射动作中,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信息,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再经运动神经传出,引起了肌肉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接受传入信息后,可以传到脑的特定部位,产生感觉,这一点在人类是可以根据主观的经验明确地报告出来的,在动物或许也有同样或类似的“感受”。有些感觉信息传入中枢后,经过学习的过程,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成为新的记忆。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受致病因素影响(尤其是未能查出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时)而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精神病。俗话中常称精神病为“神经病”,实际是不正确的。但神经病与精神病常可并存,如散发性脑炎往往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麻痹痴呆患者亦可早期即出现神经症状。有些神经病,如脑管疾病、癫痫脑炎脑膜炎等临床上常见。神经病中慢性病占多数,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致残率很高。神经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许多神经病病因不明,也有许多是遗传病。脑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许多脑和脊髓疾病能得迅速准确的诊断。但因神经细胞损伤后不易再生,许多神经病仍无有效疗法。

中毒

包括金属中毒,如铅中毒可致外周运动神经麻痹铅中毒脑病,汞、砷、铊中毒亦影响神经系统;有机物中毒,如酒精中毒、*类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机磷中毒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细菌毒素中毒,如肉毒中毒可致颅神经麻痹四肢无力白喉毒素可致神经麻痹,破伤风毒素可致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动物毒(腔肠动物、贝类、毒蚊、蜘蛛河豚等所含毒素)亦可致神经症状(肌肉软弱、瘫痪抽搐共济失调等)。

 病毒感染

包括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B型库克萨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胸痛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库鲁病或属慢病毒感染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可能由麻疹病毒的突变株引起;寄生虫侵染,如脑型疟疾、脑型并殖吸虫病、脑型囊虫病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性、隐球菌脑膜炎;钩端螺体亦可致脑膜脑炎。一部分癫痫的病因是脑膜或大脑皮质感染后局部瘢痕形成为病灶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是世界各国儿童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疫苗接种能够预防许多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麻疹脑炎、腮腺炎脑膜脑炎及乙型脑炎等),但仍有许多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危害。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脑炎、肠道病毒感染、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脑病,以及其他许多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急性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最为常见。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尚存在一定困难。除少数病毒外,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治疗缺乏特效方法。

三、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都包括哪些病症

主要症状是患者情绪不稳,烦燥焦虑,烦起*视不能看,甚至听到说话都浑身难受,心慌、爱生气,易紧张恐惧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观失望无愉快感,不愿见人,不想说话,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看什么都不高兴,压抑苦恼,甚至自觉活着没意思,入睡困难睡眠表浅,早醒梦多,身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喜长叹气,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现头痛头昏,头憋胀,沉闷,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头晕麻木,两眼憋胀,干涩,视物模糊,面部四肢憋难受,脖子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症状。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流行病学是怎样的呢

某些病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累及所有年龄人群,无明显的季节或地域差异,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但也有些病毒性疾患具有明显的流行性特征。例如虫媒病毒感染好发于相应虫媒生活的地域和季节。在中国乙型脑炎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7~9月份),与其主要传媒-库蚊的繁殖季节相关。国外报道约70%的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类发生于6~11月,儿童发病者约占50%,男孩发病稍多,男女之比为1.4:1。脑炎的发病率以2岁以内小儿最高,为16/10万,青春期(15岁)最低,为1/10万。疱疹病毒、肠道病毒(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和呼吸道病毒(如腺病毒)等几类病毒感染占本病的大多数,这可能与近十几年来腮腺炎风疹、麻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广泛预防接种有关。1960年以前,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约占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35%,在实施了此二病毒计划免疫的国家,发病者明显减少。1992年美国全国报告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只有4例。中国随着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强化接种,野病毒感染者也已较为罕见。其他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例如检疫、灭蚊、血液制品监测和动物媒介的预防免疫等,也使得许多类型的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明显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简介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又称神经病。发生于骨骼肌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神经系统本身受损所致的疾病往往不易区别,故肌肉疾病也往往与神经病一并讨论。中枢神经系统受致病因素影响(尤其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有什么饮食禁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怎么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检查方法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发展与痰、疲密切相关,多同时出现,常相互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护理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炎性反应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⑴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⑵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⑶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⑷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

Hash:9dc9d71e5a657ca364e231029534cabf4a9792ea

【声明】本文由用户Rachel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