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1:39:5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血虚≠贫血,血虚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BY:Charlotte 2024-06-03 01:39:55 1729 ℃

中医常会说到血虚虚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很多人认为血虚就是贫血,其实不是这样的,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什么是血虚呢?血虚有哪些症状呢?怎么调理血虚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血虚的原因及调理血虚的方法!

调理血虚

什么是血虚

“血虚”是中医学中的证名,中医中没有贫血一说。“贫血”是西医中的病名,西医中也没有血虚的说法。两个概念范畴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

中医学中所言的血虚,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来诊断,有着不同的含义,是对头晕眼花、手足发麻、面色苍白萎黄妇女月经量少心悸失眠闭经等一系列症状的总概括,但未必有血象的异常。

西医所说的贫血,是指人体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干正常值的病理状态。种类较多,如缺性负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而以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贫血一般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眼睑淡白等“贫血貌”,还可有头晕眼花心慌心悸等症状。

所以可以说血虚与贫血有相同之处,但也不尽相同,不能划为等号。中医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但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也就是说,有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有贫血。

血虚的原因

脾胃虚弱。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

饮食不足。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

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另外,由于出血,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肾气亏虚。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的调理方法

通过食物调理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它们的功能正常了,才能保证血液正常生成。中医认为,南瓜味道甘甜,纤维素丰富,是温性食物,多吃可以调理脾胃、畅通肠道。另外,忌食辛辣刺激、过冷的食物也是体贴脾胃的重要方式。

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

多吃红色和黑色食物,如红红糖、红小豆芝麻乌鸡等,食用时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因为油腻过多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很多中药都有补血的作用,如熟地黄、白芍当归川穹枸杞子、黄芪等,可以将其作为汤料或茶饮食用。

以上为大家介绍血虚的原因也为大家介绍了调理血虚的方法,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补血的药膳,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血功效!

血虚≠贫血,血虚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中医常会说到血虚,血虚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很多人认为血虚就是贫血,其实不是这样的,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什么是血虚呢?血虚有哪些症状呢?怎么调理血虚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血虚的原因及调理血虚的方法!调理血虚什么是血虚“血虚”是中医学

治疗贫血血虚的中医药膳食疗贫血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若血虚,则面色无华、视力减弱、模糊、眼球干涩、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发痒、神志异常、头痛眩晕、惊悸、失眠多梦等,因此,必须重视补血。《本草纲目》等古代医书中记载了许多治疗贫血缺血的食疗方法。下面就一起来

推荐:贫血体虚可饮五红汤贫血

贫血是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种症状,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造血的原料不足;血细胞形态的改变,人体的造血机能降低(即骨髓的造血机能降低);红细胞过多的破坏或损失。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症”范畴,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如果出现贫血不妨试试补

Hash:35c36c1a8f7551d14fa17dd26322da71a367a0bc

【声明】本文由用户Charlott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