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36:5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糖尿病高血压的食疗方法,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的措施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0:36:56 1942 ℃

一、糖尿病高血压食疗方法有哪些

  (1)新鲜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入沙锅内,加600毫升左右,同煮为菜粥。每日早、晚餐时,温热食。

  (2)白菊花末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冰糖加水500毫升,煮至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菊花末,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盖紧盖焖5分钟。每日2次,温食。

  (3)煅石决明30克,粳米100克。将煅石决明打碎入沙锅内,加水200毫升,猛火先煎1小时,去渣取汁,入粳米,再加水600毫升,煮为稀稠粥。每日早晚温热食,5~7日为1个疗程。

  (4)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温热服食。

  (5)松花蛋1个,淡菜50克,大米适量,共煮粥,加味精调味。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6)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三味煮粥,长期当晚餐食用。

  (7)鸡肉750克,菊花瓣60克,鸡蛋3个,玉米粉50克,适量调料鸡肉洗净,切成薄片;菊花瓣用冷水轻轻洗净;切成小片,鸡蛋去黄留清。鸡肉用蛋清、盐、料酒胡椒、玉米粉调匀,用盐、味精胡椒面麻油兑成汁。锅烧热,倒入豆油700克,待油五成熟时,放入鸡片滑散滑透,捞出,沥去油。再把锅烧热,放进30克热油,入葱、姜稍煸炒几下,即倒入鸡片,烹入料酒炝锅,把兑好的汁搅匀,倒入锅内翻炒几下,随着把菊花瓣投入锅内,翻炒均匀即可。每日2次,佐餐食。

  (8)鲜茼蒿250克,鸡蛋3个。先用鲜茼蒿加清水适量煮汤,汤将成时,加入鸡蛋清煮片刻,用油、盐调味。

二、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因

  高胰岛素血症(20%)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存在高胰岛素血症1型糖尿病由于长期大量外源胰岛素也可导致高胰岛素症,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下列因素而导致高血压:①增加肾,水重吸收;②增加血压对摄入盐的敏感性;③增加加压物质及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④改变电解质跨膜转运,表现为细胞内钠转运增加,Na -K -ATP酶活性降低,Na -H -ATP酶活性增加;⑤增加细胞内;⑥刺激生长因子(特别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因子)表达;⑦刺激交感神经活性;⑧降低扩血管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⑨增加内皮素的分泌;⑩损害心房利钠肽的利钠作用,上述作用结果导致钠,水潴留及血管张力增加,最终产生高血压,另外,有人发现细胞内游离水平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即高胰岛素血症时伴细胞内低镁,而细胞内镁水平又与血压呈负相关。

  水钠潴留(20%)

  高胰岛素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肾脏病变等均可导致水钠潴留,水钠潴留后又可增加血管对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的敏感性,有研究显示,即使在代谢稳定且无氮质血症糖尿伴高血压病人,不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不论有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体内可交换钠平均增加10%,且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给病人用利尿剂6周后,可使交换钠降至正常,使心血管系统去甲肾上腺素的加压反应从增强状态恢复正常,引起水钠潴留的原因还包括血生长激素增加,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使胶体渗透压降低,肾舒血管因子如前列腺素E减少等因素。

  儿茶酚胺浓度上升(15%)

  高胰岛素血症,血糖控制不佳(特别是发生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内儿茶酚胺浓度显著增高,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加,诱发高血压。

  血管壁病变(15%)

  糖尿病病人常合并脂代谢紊乱,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糖基化蛋白终产物(AGEs)增加,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糖尿病病人常伴高胰岛素血症,同时一些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表达增加,可导致血管平滑肌增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则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游离钙增加(10%)

  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细胞内游离钙增加,另一方面,有人发现糖尿病病人血循环中游离的1,25-(OH)2D3水平增高,上述均可引起细胞内游离钙增加,从而导致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引起高血压。

三、糖尿病和高血压预防

  糖尿病高血压是糖尿病多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首先应该特别重视人群中一级综合预防,尤其是对于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提倡“二高三低’饮食,即低盐,低热量,低脂肪和高,高纤维素饮食,对糖尿病临界高血压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子女应采取二级预防措施,进行严密的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刺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辅以临床治疗。

  对已患糖尿病或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宜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进行整体治疗,治疗方案宜个体化,控制血糖和血压,防止病情反复,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累加效应,影响预后或转归。

  对青年,中年或糖尿病患者,宜将血压降至<130/85mmHg的理想或正常血压范围内;对老年患者,至少降至<140/90mmHg的正常高值血压范围内。

  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第六次报告(JNC IV)建议,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伴有蛋白尿时,应将血压控制在1300mmHg以下,最佳血压应控制在120/80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推荐的标准为:无肾病者应控制在130/85mmHg;合并肾病者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也有资料建议,对于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尿蛋白在0.25~1g/d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标蛋白>1g/d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但应避免血压下降得过快。

四、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

  1.糖尿病本身的临床表现:可症状不典型或具有多饮多尿多食乏力,困倦,消瘦等特征性改变以及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时的相应表现。

  2.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或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眼花食欲不振耳鸣失眠等,症状与血压水平可不一致,体检可有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长期高血压可出现左心室肥厚的体征。

  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特有表现 ①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卧位血压正常或升高伴直立体位的血压降低,维持直立血压需要心排出量,有效循环容量,压力感受器反射激活各种血管活性激素等的共同作用,此机制中的任一环节异常都将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糖尿病时可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环节障碍,无法有效代偿以致发生直立性低血压;②低肾素或肾素正常的高血压:糖尿病无肾病者血浆肾素活性多正常或一小部分属低肾素活性,合并较严重程度的肾病时多出现低肾素,低血管紧张素,低醛固酮的改变。

糖尿病和高血压会有什么症状,糖尿病和高血压如何预防

一、糖尿病喝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糖尿病高血压的症状一: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卧位血压正常或升高伴直立体位的血压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的症状二:低肾素或肾素正常的高血压糖尿病无肾病者血浆肾素活性多正常或一小部分属

糖尿病高血压的食疗方法,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的措施有哪些

一、糖尿病高血压食疗方法有哪些(1)新鲜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入沙锅内,加水600毫升左右,同煮为菜粥。每日早、晚餐时,温热食。(2)白菊花末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将粳米、冰糖加水500毫升,煮至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菊花末,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

高血压伴血糖代谢异常应积极预防糖尿病

NAVIGATOR研究为糖尿病预防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首次证实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RAS抑制剂缬沙坦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有中国人参与的全球性、前瞻性糖尿病预防研究,其结果首次在今年美国心

Hash:85632c2e8ff1754038d478e9099a2e15f4604f4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