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04:19:5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药炮姜的制作方法

BY:大叔18岁 2024-07-19 04:19:52 1866 ℃

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炮姜的制作方法

1、中药炮姜的炮制

炮制是中药加工中的专用名词,用我们平时的话说,也就是炒制,中药炮姜就是把新鲜的姜晒干以后,再放入锅中炒制,一直炒到外表发黑而内里是老黄色时,才能取出,晾凉以后即可入药。

2、中药炮姜的功效

中药泡姜在泡制好以后可以与一些补气和补的药用搭配使用,具有温经活血和温中散寒等多种功效,在中医中经常被用来治疗人类的腹泻便血以及四肢怕冷等不良症状,治疗功效明显。

3、中药炮姜的特点

生姜在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以后可以制成煨姜和干姜以及炮姜等多种中药材,而炮姜就是这些姜类中药中最重要的存在,它也叫黑姜,通过加工让生姜的辛散之气去除,让它具有了更出色的止血和温中以及止泻等功效,因此中药炮姜多被用于人类胃腹冷痛之症的治疗。

中药炮姜的功效

1、中药炮姜能止血

中药炮姜有出色的止血作用,可以用于人类脾胃虚寒和多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像血痢和吐血以及便血都疾病都会在治疗时用到炮姜,不过单独使用炮姜治疗效果不明显,在治疗时应该加入人参黄芪附子等中药材,这样会让它的止血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2、中药炮姜能止泻

止泻是中药炮姜的重要功效,它入药以后性质温和可以温暖脾胃,能温中止痛和止泻,对人们因脾胃虚弱出现的腹泻和腹痛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可以与厚朴附子等中药材搭配使用,另外炮姜对女性产后血虚也有很好治疗效果,可以与当归桃仁一起使用。

中药炮姜的副作用

中药炮姜是一种性质温和的中药材,它是没有副作用存在的,不过它在入药与其他中药材搭配时,数量应该严格按中医药师的药方去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另外把中药炮姜当保健药品食用时,用量也不宜过大,不然容易出现上火胃酸过多等不良症状,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炮姜的作用

1.干姜散(《太平圣惠方》)治气嗽,呼吸短气,心胸不利,不思饮食:炮 、桂心款冬花各15g,炮附子30g,五味子细辛白术、炙甘草木香各1g。上为末,每服9g,加大枣2枚,煎服,每日3次。方中炮姜温中止痛,宽胸利气,为君药。

2.交泰丸(《脾胃论》)治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炮姜1g,巴豆霜1.5g,人参肉桂各3g,柴胡川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g,炒厚朴(秋、冬加21g)、苦楝皮(酒煮)、茯苓砂仁各9g,炮川乌13.5g,知母(半量炒用,半量酒洗,秋、冬去之)12g,吴茱萸(洗7次)15g,黄连(秋、冬减4.5g)煨皂角、紫苑各18g。除巴豆霜另入外,余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方中炮姜温中止痛,行气散寒,为君药。

3.姜术二仁汤(《兰室秘藏》)治脾胀善呃逆,肢体疲重,夜卧不安:炮姜、木香各1.5g,白术、当归各6g,茯苓9g,半夏砂仁、厚朴、陈皮各3g,炒薏苡仁24g,生、熟谷芽12g。先煎谷芽,再取汤煎余药服。方中炮姜温中止痛,行气散寒,为君药。

4.《医学入门》:“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辟,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5.《本草正》:“阴盛格阳,火不归原,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为止血要药。”

6.《得配本草》:“炮姜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湿,除脐腹之寒痞,暖心气,温肝经,能去恶生新,使阳生阴长,故吐衄下血有阴无阳者宜之。”

各种姜的区别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新鲜根茎,全国各地均产,秋末采挖,鲜用或埋入砂中备用。性――微温,归肺、脾经,功效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生用。性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晒干,生用。性辛,热,归脾、胃经,功效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煨姜,为生姜用纸包浸湿置为上煨熟入药。

沙姜(山奈):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生姜偏于发汗解表,干姜、炮姜偏于温中回阳,高良姜偏于散寒止痛,沙姜偏于消食。

生姜用鲜品,味辛性温,长于发散外寒,又能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之表证,及呕吐之证

干姜为母姜的干燥品,性辛温热,走散之力已减,温中之功为强,为治疗脾胃寒证之要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

炮姜经过火炮,辛减转苦涩,温经止血是其所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

故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之说,

高良姜: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似干姜而温胃之功过之

沙姜偏于消食。

干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都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皆可用于院腹冷痛、恶心呕吐之症,故两者常同用,方如二姜丸( 《局方》 )。但干姜温中而能止泻,并有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而高良姜则散寒止痛的效力强于干姜,并无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这是两者的异同点。

姜炭与炮姜的区别

炮姜与姜炭功能有异,且两者炮制方法、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炮姜多利用辅料,炮制时间短,注重药物的膨胀度,意在除去部分挥发油,偏于温中。姜炭炮制火力大,制品炭化多,注重药物之颜色,意在炒炭存性,偏于止血。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决定药物不同的功能与主治,这便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在炮制实践中,炮姜多以砂伴炒为佳,烫法有受热均匀,炮制程度均一的优点。且炮制时间短,损耗少。姜炭宜清炒为佳(炒炭法),便于处理。由于炮制程度不一,炮姜炭化少,损耗率一般为20%,而姜炭炭化多,损耗率高达40%,导致其成本较高。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品炮姜最早记载于汉《伤寒论》。至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所载干姜除“炮”外,又出一“炮炭”即姜炭。故此可以认为姜炭从宋代开始为干姜的又一炮制品。明代缪希壅在《炮制大法》中指出干姜:“若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本草崇原》中指出:“后人以干姜炮黑谓之炮姜,姜味本辛,炮过则辛味稍减,若炮制太过,本质不存,谓之姜炭,其味微苦不辛,其质轻浮不实,又不及炮姜之功能”。《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明确把两者区分开:“炮姜温中散寒,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姜炭温经止血.主治吐衄崩漏阴虚失血”。故可以认为炮姜、姜炭应该是干姜的两种不同炮制品。

医典药论

1.论姜炭善止血:

1.1.李中梓:“吐衄下血崩漏淋产证,熟者反能止之,何也?盖物极则反,血去多而阴不复, 阳亢无所附,得此助阳之生而复矣,且见火则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气虚,亡阳而多盗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炽,遽尔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雷公炮制药性解》

1.2.缨希雍:“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本草经疏》)

1.3.冯兆张:“姜,若至炒黑,则辛辣变为苦咸味,既下走,黑又止血,辛热之性虽无,辛凉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郁热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滞,较之别药徒以黑为能止血为事者,功胜十倍。”(《冯氏锦囊·药性》)

1.4.姚球:“干姜,炮灰色黑,入肾助火。火在下谓之少火,少火生气,气充则中自温也。血随气行,气逆火动,则血止溢。炮姜(炭)入肾,肾温则浮逆之火气皆下,火平气降,其血自止矣。”(《本草经解》)

1.5.赵其光:“后世遇失血每用姜炭,以为火从水化,使洛阳不僭而血自止。不知姜炭全失姜之本性,止宜炒以守中,配入凉血之味,使寒不凝而血乃和。”(《本草求原》)

2.论姜炭散寒助阳:

2.1.徐大椿:“姜炮黑,辛苦大热,入脾胃而守中逐冷,救急回阳,为温中止血专药,产后虚冷必须之,即设假热外浮,非炮姜导之不可。”(《药性切用》)

2.2.汪级:“黑姜,色黑则人肾经,火化则不热而止于温,苦坚肾水,辛补命火,续绝回阳。”(《医林纂要·药性》)

2.3.张秉成:“干姜,炮黑则辛少苦多,操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尤独,能入血分,协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不复也。”(《本草便读》)

3.论姜炭燮理阴阳的配伍应用:金灵昭:“按前贤朱丹溪云,姜本车热,炒黑则苦平矣,能由阳入阴,由阳出阳,所以引气药入血分而补血,引血药入血分而止血,如血虚发热、产后大热必须用之。止血痢肠红及唾血、吐血、呕血、下血、血脱,面色白而夭不泽,六脉懦弱,有阴无阳者,大宜加之,如古方有用四君子配当归、熟地,加炒黑干姜而治气虚血脱者;有用四物汤配人参、黄芪,加炒黑干姜而治血虚气弱者,有阳生阴长、阴和阳合之义。”(引自《本草汇言》)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及孕妇慎服。

1、《本草徵要》:“血寒者可多用,血热者不过用三四分为向导而已。”

2、《本草备要》:“多用报阴耗气,孕妇忌之。”

3、《得配本单》:“孕妇服之令胎内消,气虚者服之伤元,阴虚内热多汗者禁用。”

中药炮姜的制作方法

方中炮姜温中止痛,宽胸利气,为君药。姜炭与炮姜的区别炮姜与姜炭功能有异,且两者炮制方法、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故可以认为炮姜、姜炭应该是干姜的两种不同炮制品。

中国医药遗产 中药炮制的四大目的

[导语]中药炮制是中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姜、明矾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剧毒,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又如某些生药在采集后必须烘焙,使药物充分干燥,以便贮藏。4、使药物洁净、便于服用:如药物在采集后必须清除泥沙杂质和非药用的部分;有些海产品与动物类的药物需要漂去咸味及腥味等。

煎中药前要放点姜的原理 中药千万别洗

煎中药前为何要放几片姜中医开汤药时,有时会嘱咐患者煎药时放几片生姜进去。这能起到调节药味和解毒的作用。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和药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有“呕家圣药”之称。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以下这些原因。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Hash:e76084e73aa05aba0040566a25e88b740ec54700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