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3:36: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新生儿惊厥,对于新生儿惊厥要及时治疗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3:36:36 53 ℃

新生儿体弱多病,新生儿惊厥就是其中之一,新生儿是每个父母的手中宝,每个新爸爸新妈妈都希望有一个健康宝宝新生儿惊厥高热惊厥要怎么办呢?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又是怎么样的呢?对于新生儿惊厥要及时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如果出现严重的窒息情况,会引起脑缺氧,这主要多见于满月婴儿,临床特点是儿童伴有意识障碍,以及惊厥。

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因难产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1~2天内死亡

4.感染

感染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主,大多数是后天感染,通常发病会在出生后一周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惊厥在一开始是微小后来才变为强直性。

胎儿宫内感染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不合并脑膜炎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 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

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

定义为血清钙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

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

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

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6.其他原因

撤药综合征、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色素失禁症等均可在新生儿期出现惊厥。

对于新生儿惊厥要及时治疗

1、治疗原则

控制惊厥,去除病因及对症处理为主。

2、病因治疗

有些惊厥一旦病因消除可很快停止,不需要再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原发病十分重要,如对低血糖、低血钙等的治疗,其他如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感染等引起者,均应根据各自疾病的处理原则,给予及时的治疗。

3、病因明确者

采用 症治疗。如颅内感染、低血糖、低血钙、维生素B6缺乏症、急性脑缺氧高热等。

4、控制惊厥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措施与年长儿不同,在未找出病因前按下述顺序治疗。

先用20~25%葡萄糖10~15ml静脉注射,如抽搐停止,证实为低血糖,继续静点葡萄糖每分钟8~1Omg/kg,尽快进食,4~6小时监测血糖1次,正常后24小时逐渐减慢速率,48~72小时停药。

如仍继续抽搐,则以10%葡萄糖酸钙2ml/kg稀释1倍后静脉注射,有效者为低钙血症,需继续补钙4~5天 (静脉或口服)。

50%硫酸镁0.1~0.2ml/kg肌注或2.5%硫酸镁2~4ml/kg静脉滴注,如止惊则为低镁血症,改口服10%硫酸镁,每次1~2ml/kg,每日2~3次,疗程5~7天。

维生素B650~1OOmg静脉注射。

新生儿惊厥如何检查

1.体检

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十分重要的,惊厥类型、头围大小、肌张力变化、黄疸程度、颅内压增高征等均有助于诊断。

2.辅助检查

(1)血糖、电解质测定

血糖、电解质异常提示,相应的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等。

(2)色氨酸负荷试验

口服50~100mg/kg色氨酸液,新生儿尿中出现大量的黄嘌呤酸,可诊断为维生素B6缺乏病或依赖病。

(3)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脑脊液呈血性,镜检见红细胞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4)外周血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C反应蛋白阳性、IgM含量增加,血沉加快等提示感染。

(5)脑脊液检查

对诊断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有帮助。

(6)颅骨X线检查

可见颅骨骨折、畸形、先天性感染的钙化点,头颅透照,可协助诊断硬脑膜下血肿脑积水

(7)脑电图(EEG)

判定脑部病变的严重性及性质。新生儿EEG异常有以下特点:

①双侧同步棘慢波少见,惊厥放电倾向局限于一侧脑半球,好发于枕部及中央区,有时两半球同时放电。

②阵发性放电可见于无临床惊厥者,有临床惊厥者EEG有时可正常,故EEG正常不能排除惊厥诊断。

围生期缺氧或产伤所致惊厥,生后1周内EEG诊断 价值大,此后即使发生为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EEG也可变为正常。

(8)头部CT及颅脑超声波

对判定脑部病变的部位及性质有一定意义。

新生儿惊厥的五种表现类型

1、强直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

2、肌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3、微小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

4、局灶性阵挛性惊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

5、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预防新生儿惊厥的方法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新生儿惊厥患儿的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合理用药。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惊厥并发症,新生儿惊厥治疗

新生儿惊厥并发症新生儿惊厥容易发生窒息、脑缺氧等并发症,应该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护理和预防保健。新生儿惊厥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治疗惊厥。病因治疗比抗惊厥治疗更重要。患儿应维持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如果血糖低应给

新生儿惊厥是什么,新生儿惊厥怎么办

一、新生儿惊厥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惊厥是大脑皮质功能的暂时紊乱引起脑细胞异常放电。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的肌肉强直、阵挛性抽搐,并引起关节运动,多为全身、对称性。常伴有意识障碍。新生儿惊厥常因围产期窒息、产伤性颅内出血、感染、代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新生儿惊厥知识学习!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新生儿惊厥知识学习!首先了解下什么是惊厥?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发生惊厥症状,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惊厥也叫做抽搐、抽筋、抽风、惊风,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

Hash:557919e8fd91fec88b141555f54ac0ffc134e28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