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11:4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血液感染的概述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BY:Kamilia 2024-06-02 23:11:40 159 ℃

一、液感染的概述

血液感染,也叫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的诊断常有赖于不同部位多次血培养获阳性结果或其他严格的诊断标准。近年来CNS所致血流感染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许多低体重或者患有急症的婴儿需要持续的静脉导管给药,虽然这一治疗方式已经成熟,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导管性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给临床所带来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其诊疗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经验治疗阶段、获得初级检验报告后的治疗阶段以及获得正式检验报告后的治疗阶段

目前将败血症菌血症统称为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败血症(septicemia)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毒素侵人血流所引起的血液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骤发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肝脾肿大和精神,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若细菌仅短暂人血,而无临床明显的毒血症状(如血管相关性感染)则称为菌血症(bacteremia)。近年来,随着创伤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血流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血流感染病死率高,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危害严重。因此,血流感染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血液病的概述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血液病临床分为三大类型: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骼纤维化、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以往由于缺乏特效疗法,许多疾病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许多疾病得以治愈,达到世界领先平,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巨大优势。

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应用激素、化疗等方法,但副作用大,病人治愈率低、易复发。60年代国外首次将骨髓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使白血病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治愈率有所提高,然而骨髓资源十分缺乏,且捐献的骨髓很大部分与病人的HLA不一致,即使移植成功,5年内复发率也高达70%。中医药有着广阔的资源,五十年*们探索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直至现在许多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肾虚。我们经临床研究,发现本病的致病因素多为“邪毒”所致,如放射线、化学药品农药、病毒、细菌等均为中药“邪毒”范畴,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邪毒伤肾”的理论,创立了“解毒透邪、泻实固本”,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血细胞再生激活疗法”,打破了以往治疗本病单纯从虚立论的传统观点,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有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已远远超出世界发达国家。

三、血液病的前期症状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系统疾病多半是难治性疾病,发病隐袭,病状隐匿,即使患病,病人常不能自己察知,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而被发现。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十种状况,需高度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1.身体日渐虚弱,长叹"今不如昔",精神倦怠,肢体酸沉,少气无力,嗜卧懒动;

2.弱不禁风,经常感冒,或感 冒经久不愈;常有低热,甚或高热

3.头晕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甚则晕厥

4.面色苍白萎黄,虚浮,唇舌淡无血色,结膜色淡;或见眼窝黯黑(俗称黑眼圈),或面色赤红紫黯而无光泽;

5.毛发枯槁不泽,脱发指甲平塌凹陷,易折易裂;皮肤干燥皱缩,弹性较差;口腔糜烂牙龈肿胀,舌面光剥无苔

6.肌肤常见出血斑点或青紫斑块,轻微刺伤、划伤即出血不止,碰撞挤压,皮下即见大片青紫瘀斑

7.经常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及舌面紫黯血泡;女子月经过多如崩如注,或不分周期淋漓不断;

8.胸骨胫骨压痛,四肢关节疼痛骨痛

9.腹胀,肝、脾、淋巴结肿大

10.血液及骨髓检查异常。

四、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疗法

通常中药发挥作用相对缓慢,而采用西药或西医支持疗法相对收效较快,例如,中药效应的发挥与患者血红蛋白高低密切相关,通常患者血红蛋白>60g/L,中药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对于血红蛋白<60g/L的患者,经常性的少量输血可明显提高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而感染可明显使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及时发现感染和控制感染,可保持血红蛋白的稳定。辩证、辨病组方遣药与西医治疗措施结合是制定血液病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应遵循:

(一)增效原则

病情严重阶段,应以中西结合为主,可依据中医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亦可根据病理特点辨病施治,以中西协助发挥作用。

(二)减毒原则

由于长期应用西药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发生,而中医可针对西药的不良反应辩证治疗,可在服用激素、达那唑、康力龙、环孢素A的同时,利用祛邪扶正,清髓排毒类中药辨证施治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上述药物的毒性和不良症状。

还可以参考《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全书分为血液病学概论与临床各论,血液病专题论述,实验室检查及新技术应用三大部分。内容涉及从基础到临床许多相关边缘学科,除内科血液病外,还立新生儿血液病专章;专题论述从横的方面加以归纳,别具风格;实验室 查反映了许多新技术的应用。

二、中医辩证施治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学属“虚痨”、“血虚”、“血症”范畴。

中国在中医药治疗再障方面经过40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自5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药治疗再障,在60年代初率先提出再障肾虚的观点,用补肾法为主治疗,现已被普遍认可,成为中医治疗本病的常规治则。80年代初,北京华军中医院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总结出再障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法(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型特点),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二)补肾法:

肾虚分为阴虚、阳虚和阴阳两虚三个证型,可随病情转化,亦可兼脾虚血瘀等症。

肾阴虚

症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五心烦热盗汗咽干、出血紫癜、舌红苔少或褐黑,治宜滋阴补肾。

 肾阳虚

症见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畏寒肢冷或便溏、出血少、舌淡齿痕苔白、治宜温阳补肾。

肾阴阳两虚

兼有阴虚阳虚症候,治宜阴阳双补。

常用药物:

熟地、山萸肉、女贞子首乌当归枸杞黄精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鹿茸补骨脂仙灵脾仙茅肉桂巴戟天肉苁蓉、附片。

补脾肾法:

对兼脾虚症候(乏力气短纳差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腻)者,在补肾基础上酌用健脾药:重用黄芪,加茯苓山药白术苍术砂仁等。

活血化瘀法:

对一些无明显出血倾向,病程较长,有血瘀证象者在上述基础上加活血化瘀药,可提高疗效。常用药:鸡血藤丹参赤芍川芎郁金牛膝等。

清热解毒凉血法:

主要用于急性再障或慢性再障合并感染及肝炎后再障。中医辨证属急劳、血热妄行。常有高热、烦躁、头痛、咽赤、口干鼻衄、龈血、皮肤紫斑、口舌血泡、舌红苔黄/裂/黑。常用药: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栀子板蓝根紫草、旱莲、生地玄参麦冬知母赤芍丹皮仙鹤草侧柏叶茜草、犀角/水牛角

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患者,用益气摄血,凉血止血方药亦可达到满意效果。

血液病里最轻的病是什么,血液病怎么治

一、血液病是什么目前,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

血液病有哪些种类,血液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血液病的常见种类有哪些大家都应该对于血液病这种疾病的复杂性是有一定耳闻的,那么也就是说血液病这种疾病是由多种的疾病组成的,那么很多人也都想弄清楚的是,组成血液病的疾病的常见种类都有哪些,那么下面我就针对这样一点来仔细的说一说。1、红细胞

血液病的治疗,乙肝引起血液病的原因

一、血液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通常中药发挥作用相对缓慢,而采用西药或西医支持疗法相对收效较快,例如,中药效应的发挥与患者血红蛋白高低密切相关,通常患者血红蛋白60g/L,中药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对于血红蛋白60g/L的患者,经常

Hash:57cad9f9bc18b87a188dc1f33d99b8b9299fe027

【声明】本文由用户Kamil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