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发病到一定时间后会引发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健康。由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失明、肾衰竭、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眼睛。糖尿病日常要注意什么?
①精神护理。一旦确诊为此病,应抱着正确的态度,以充分的自信心去战胜疾病,不能被糖尿病这顶帽子压垮,而精神萎靡,不愿工作,不敢运动,整日休息。也不可视而不见,各方面不加注意,情志失调,过于劳累,或过忧过喜,均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不利于控制血糖。这是糖尿病的日常护理方法之一。
②运动锻炼。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低血糖,可采取散步、做操等轻度的锻炼方式;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可稍大些,如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不管哪种运动方式,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目的。
③饮食保健。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副食以疏菜为主,瘦肉、蛋类为辅,可吃小鱼等。正所谓“粗茶淡饭,健康有源”。不论每日三餐,还是四餐,均要吃饱,避免或减少饭前心慌、手抖、出汗等现象。尤其是儿童、孕妇更应注意。平时可将苦瓜、南瓜、亚腰葫芦、番石榴等研粉,适量内服;亦可将糯米、黑豆适量煮粥常服。
由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失明、肾衰竭、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病史10年左右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50%以上;超过20年,发病率几乎为100%。有10%的糖尿病患者在起病5~9年就可能发生眼底病变。由于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很多患者都 出现视力下降后才就诊,而这时病情往往已很严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已造成不可逆性视残甚至永久性失明。
出现视网膜病变要早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共分六期,早期眼底只有一些小动脉瘤、小片出血、渗出等改变,病人的视力可能很好,不容易发现。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改变时,视力就会出现严重的损害了,而且有些病人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积极控制糖尿病,早期可采用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注射胰岛素及适当运动等措施。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的治疗除了严格控制糖尿病外,还可用药治疗,或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激光治疗。一旦发现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可使部分视网膜血管凝固,剩余的视网膜可以得到较丰富的血氧供应,有可能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容易导致女性不孕症,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多囊卵巢综合征阻碍了卵巢正常排出卵子,也就是说卵子不能从卵巢中释放出来并受精,因而导致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因此与2型糖尿病有联系。患2型糖尿病的妇女中,50%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妇女有30%在40岁时会发生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女性如果发生不孕,应注意检查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如果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口服避孕药或二甲双胍之类的药物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对于仍希望怀孕的糖尿病女性,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控制体重都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在怀孕的过程中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尤其是在怀孕的第16周。这可能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潜在的胰岛素抵抗和在怀孕时正常出现的胰岛素抵抗二者叠加作用的结果。
(一)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原分子存在于全部有核细胞的表面,负责递呈外来抗原给CD8 的T淋巴细胞;Ⅱ类基因区域主要包括HLA-DR、HLA-DQ和HLA-DP3个亚区,分别编码DR、DQ和DP抗原,存在于成熟B淋巴细胞及抗原递呈细胞表面,负责递呈抗原给CD4 细胞;Ⅲ类基因区域编码包括某些补体成分在内的一些可溶性蛋白,如C2C4A、C4B、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热休克蛋白(HSP)等。HLA通过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限制,参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和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在识别自身和异己、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可见,HLA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性。
现已证实某些HI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一个有1型糖尿病的家族中,相同HLA抗原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为5%~10%,而非HLA相同的兄弟姐妹发生糖尿病的机会不到1%。在高加索人口中,95%1型糖尿病患者拥有HLA-DR3或HLA-DR4,而非糖尿病者为45%~50%;HLA-DR2对避免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HLA-DQ基因是1型糖尿病易感性更具特异性的标志,决定B细胞对自身免疫破坏的易感性和抵抗性。有报告在伴有1型糖尿病HLA-DR3的病人中,几乎70%发现有HLA-DQw3.2,而保护基因HLA-DQw3.1则出现在DR4对照者。研究发现如果两个等位DQβ链的第57位被天门冬氨酸占位,一般将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若两个等位点均为非天门冬氨酸则对1型糖尿病强烈易感,HLA-DQA1链第52位精氨酸也是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HLA-DQβ1链57位为非天门冬氨酸纯合子和HLA-DQA1链52位精氨酸纯合子的个体患1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最高。DQβ链的45位氨基酸对抗原决定簇的免疫识别为DQw3.2而不是DQw3.1。上述发现可能解释HIA-DQ和HLA-DR位点的联合出现较单独出现表现对1型糖尿病有更高的危险性。
HLA与1型糖尿病亚型:按照HLA表现型对1型糖尿病亚型化,对临床和病因的区别是有意义的。一般认为若HLA表现为HLA-DR3/DR3将导致原发性自身免疫疾病,而HLA-DR4/DR4代表原发性环境因素为主要诱因,结果为继发性自身免疫反应。伴有HLA-DR3的1型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桥本甲状腺炎等),并以女性多见,起病年龄较大。而伴有HLA-DR4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其他免疫内分泌疾病几乎无关,以男性多见,起病年龄较轻。有报告745例1~19岁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LA分型显示:HLA-DR 3患者较HLA-DR4患者起病时病情较轻,酮尿轻,随后部分缓解的倾向大。
2.环境因素 1型糖尿病发生常与某些感染有关或感染后随之发生。常见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后,糖尿病发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决定。若两个人(如同胞兄弟或姐妹)暴露于同样的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病毒抗体的相同升高,然而糖尿病可能仅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这可能是由于内在的遗传易感因素的差异。易感性可能意味B细胞对某一病毒特定剂量的敏感性;或对某一表达在B细胞病毒抗原或轻微B细胞损害过程中释放的自身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的倾向性。
最近有一些研究报告出生后3个月内用牛奶或牛奶制品配方喂养的儿童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引起不少关注。研究认为牛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可能是导致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如牛血清白蛋白,已在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到针对牛血清蛋白的抗体,该抗体能与胰岛B细胞溶解物中的分子量69000蛋白质发生沉淀。抗体的产生被认为是由于婴幼儿肠道通透性允许蛋白质进入循环,被当成外来抗原诱导体液免疫产生。⑸胰岛B细胞69000蛋白质交叉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最终导致B细胞破坏。另2种蛋白为β乳球蛋白和酪蛋白,亦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有推测应用较高热量配方的牛奶喂养婴儿可在幼年期引起胰岛素分泌升高和胰岛B细胞抗原递呈作用增强。但也有认为牛奶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不明确,有关牛奶蛋白作为1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仍有较大的争论,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3.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个体1型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程度不一。有关环境因素如何启动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仍不完全清楚,一般情况下,人类l型糖尿病需要易感性的遗传背景,即一些环境物质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B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假说:一旦环境因素对B细胞的损害超过个体遗传决定的B细胞损害的耐受程度,此时便发生1型糖尿病。
环境因素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IL-1)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特异或非特异性损害B细胞。遗传因素起到允许作用和决定B细胞最初损害自身免疫启动的易感性。罕见的情况是:特异性B细胞毒物质跨过自身免疫导致B细胞大量受损。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反复的B细胞损伤在遗传易感的个体中诱发继发性抗B细胞自身免疫;如此自身免疫亦可能在无环境因素的参与下而自发发生。B细胞死亡的最终共同途径可能来自产生的过多氧自由基或NO对B细胞的破坏。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 一般认为是具有强烈的遗传或为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环境因素有肥胖、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等。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虽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但大多数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可以制作一些黄豆莲藕排骨汤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材料有黄豆,排骨和莲藕,黄豆中含有的蛋白质十分丰富,排骨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莲藕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糖量也十分低。把这三种食材煲成汤后让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平时也可以制作一些紫菜芙蓉汤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鸡蛋和紫菜。鸡蛋的营养价值大家都比较了解,紫菜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甲状腺肥大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紫菜芙蓉汤对患者的健康和糖尿病的治疗都有好处。
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制作一些五谷糙米粥来进行食用。这种食物所需要的材料也比较的简单,它所需要的主要材料是黑豆,绿豆,青豆,大豆,赤小豆,糙米等。把这些食材洗干净后同糙米奇异放入锅中熬制成熟即可。此食疗方法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这些食材都是一些粗粮食物,含有的维生素和抗物质也十分的丰富,对糖尿病人的治疗能起到帮助作用。
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眼睛。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眼睛由于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经成为失明、肾衰竭、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患糖尿病的女性如果发生不孕,应注意检查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现已证实某些HI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强烈的相关性。而伴有HLA-DR4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其他免疫内分泌疾病几乎无关,以男性多见,起病年龄较轻。
透析前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非常关键!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肾病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透析,除了采取透析的方法治疗外,饮食也要跟得上,在透析前后,饮食是不一样的,下面让肾病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升糖指数,那么什么会影响到升糖指数呢?饭菜注意别太软烂。专科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是减少和延迟这些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要重点关注升糖指数,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有烙饼、油条
Hash:baf93bdcd6739155f1f2da47f5df40b90a9eb17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