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21:17: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_黄疸型肝炎的治疗

BY:大叔18岁 2024-06-24 21:17:14 1580 ℃

一、关于黄疸肝炎的病因

  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都能引起溶血性黄疸。如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及后天性获得性溶贫血遗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蚕豆病)、异型输血溶血新生儿溶血、恶性疟疾、伯氨奎林等药物、蛇毒、毒蕈中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都可引起黄疸肝炎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系指胆红素的代谢有先天性的缺陷,发病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年,常有家族史。如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能存活下来者,其黄疸可反复出现,常在感冒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但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这类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有时易误诊为肝胆疾病。

  3、肝细胞性黄疸,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各型肝硬化、原发与继发性肝癌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等,都可因肝细胞发生弥漫损害而引起黄疸。

  4、阻塞性黄疸,引起肝外胆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有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蛔虫肿瘤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引起胆管外压迫而导致胆总管阻塞的常见疾病或原因,有胰头癌、胰头增大的慢性胰腺炎、乏特壶腹癌、胆总管癌、肝癌以及肝门部或胆总管周围肿大的淋巴结(癌肿转移)等。

二、关于急性肝炎患者黄疸长期不退的原因

  有些急性肝炎患者黄疸长期不退,其主要原因可分肝内与肝外两大类:

  1、肝外因素:最常见的是肝外胆管梗阻,如胆囊炎胆管炎、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和法特壶腹癌等。表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皮肤瘙痒,粪便发白呈陶土色,血胆红素明显增高,尤其直接胆红素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尿胆红素强阳性,尿胆原尿胆素减少或消失。B超检查,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等。

  肝外原因引起的黄疸还有溶血性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网状红细胞增多、血胆红素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及尿胆素强阳性。

  2、肝内因素: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未愈转为慢性肝炎:患者除黄疸长期不退外,尚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并伴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增高,呈肝细胞性黄疸,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②淤胆型肝炎:黄疸可持续2个月以上,临床表现与肝外梗阻型黄疸相似,但B超检查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囊肿大。

  ③肝炎后高胆红素为主,一般在34.2~68.4微摩尔/升之间,其他各项肝功能均正常,肝活检提示肝炎病变已恢复。主要是因为肝炎后肝脏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受损,使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三、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措施相关

  婴儿时期的黄疸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管闭锁;儿童时期至30岁以前,以病毒性肝炎为多见;40岁左右所见的黄疸常由胆石症所致;30-50岁的男性黄疸患者。应多考虑肝硬化原发性肝癌;50-60岁以上发生的黄疸,常见于癌肿,男性以胰头癌,女性以胆道癌为多见。

  1、发热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常有低热,少数病例可发生高热。胆管炎发热,般在中等度以上,多伴有寒战常发生在上腹剧烈绞痛之后,接着出现黄疸。肝癌因癌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常有发热。

  2、腹痛肝区隐痛胀痛时,常提示病毒性肝炎,持续性胀痛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癌;胆结石胆道蛔虫症发作,常有右上腹阵发*痛,亦有少数胆石症患者可无明显腹痛史;上腹及腰背痛提示胰头癌。

  3、消化不良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前期一周左右常有消化不良。如黄疸发生前已有较长时期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在老年患者,首先要考虑肿瘤。长期厌油腻饮食或进油食后易诱发右上腹不适或绞痛者,常见于慢性胆囊疾病。

  4、皮肤痊痒。阻塞性黄疸常有明显的皮肤癌痒,且持续时间较长;肝细胞性黄疸也可有轻度病痒;溶血性黄疸则无疫痒。

  5、体重改变。由癌肿所致的胆汁淤积性黄疸,体重呈进行性减轻;肝细胞性黄疸患者,体重减轻相对不显著。

  6、尿、粪颜色的改变。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尿如浓茶,粪色浅灰或陶土色。肝细胞性黄殖时尿色加深, 色浅黄,胆汁淤积型肝炎时,粪便也可呈陶土色。溶血性黄疸急性发作时可排 出酱油色尿,粪便颜色亦深。

四、关于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及其传染途径

  中医治疗黄疸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矛盾是湿热郁蒸,肝胆受损,所以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清利肝胆)为主,须区别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至于无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肝热气滞者应清热解毒、疏肝化瘀;肝脾不和者应健脾和胃舒肝;阴虚者养阴健脾,根据病情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

  (1)阳黄: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消黄。在治法上须区别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湿热并重而给予不同的辨证论治。

  (2)阴黄: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3)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

  西医治疗黄疸型肝炎

  西医治疗方式多可按急性肝炎治疗。药物治疗居多。

  专家表示,最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有些患者在治疗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是贵的疗法,贵的药物就是最好的,其实不然,治疗黄疸型肝炎最好的方式应该也必须是适合患者的,所谓的对症治疗就是这个道理。

  黄疸型肝炎的传染途径:

  1、黄疸型肝炎不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

  2、黄疸型肝炎的病毒会通过大小便排除,通过手、苍蝇污染后的食品传染给他人。

  3、与黄疸型肝炎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

  4、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如何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对于任何疾病都尤其表现症状,那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什么表现症状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由于损肝因素不同,临床表现和病程不一。按病程可分为3期,总病程2~4个月。1.黄疸前期有非特异的前驱症状,如低热,关节酸痛,常误

急性黄疸型肝炎_症状如何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小儿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比成人要快。四、急性黄疸型肝炎护理肝炎患者可以从药物、饮食、衣着、睡眠、排泄、生活起居、运动*等日常细项中做好自己的养生护理,详细说明如下。

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有什么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会不会传染急性黄疸型肝有传染性?一般的肝炎都是具有传染性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患者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患者的干细胞受损,肝组织受到了破坏,使患

Hash:f564aad7531edfb23c5a1b8868b0de22120d879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