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这个疾病是很多老人们在老年之后都会发生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很多上了65岁以上的老人们,出现心力衰竭疾病的几率是最高的因为心力衰竭疾病对人的影响大,所以说很多人在出现了这个疾病的时候常常都会以畏惧的心理来面对,其实没必要这样,因为这样的心理在对待疾病治疗的时候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影响,想要治疗好疾病首先要找病理,那么这个心力衰竭疾病的病理有哪些呢? 来看看吧。
急性心功能不全又叫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发病期: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心力衰竭是什么病的症状严格来说是属于心脏病的范畴。所以在平常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的血脂正常、血压正常。注意控制身体其他的疾病症状。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心脏得到比较健康的状态。如果不能很好控制血脂、血压的话,那心脏就会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的问题。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血流动力学异常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其基本问题是心室功能曲线低下,向右下方移位。即在任何特定的左室舒张末期压时,心搏量较正常人为低。心室功能曲线反映心排血量与心室充盈压之间的关系。根据Frank-Starling定律,随着心室充盈压的增高与舒张末期心肌纤维长度的增加,心搏量可相应增加,表现为心室功能曲线的上升。但这种心搏量的增加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左室舒张末期压达2.0~2.4kPa(15~18mmHg)时,Frank-Starling机制达最大效应,此时心搏量不再增加,甚至反而降低,即为心室功能曲线的平台期和其后的下降。当心脏指数<2.2L/min·m2时,即出现低心排血量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将继而引起左房压、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的升高。当后者超过2.4kPa(18mmHg)时,即出现肺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当右室舒张末期压和右房压升高致中心静脉压>1.6kPa(12mmHg)时,即出现体循环淤血征。随着心排血量的减少和动脉血液的充盈不足,激活了各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特别是交感神经的激活,使外周循环阻力增加,外周血液重新分配,肾和骨骼肌血流减少,导致终末器官(endorgan)的异常。因此,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特点是:中心泵功能减退(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外周循环阻力增高和终末器官异常。
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onsystem,RAS)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上述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使心排血量增加;使外周血管收缩以维持动脉血压和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可对循环起短时的支持效应。然而长期活性升高却有其不利的作用。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和钠、水潴留加重心脏的后、前负荷而进一步抑制左室功能。大量儿茶酚胺对心肌还有直接毒性作用。心力衰竭时,心房肽的分泌也有增加。心房肽具有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肾素和醛固酮作用。但在心力衰竭时,内源性心房肽常不足以抵消激活了的SNS和RAS的强力作用。大量的研究显示, 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而且此种激活早于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出现。以往认为神经内分泌机制在心力衰竭时起一重要的适应性调节作用。在80年代,这种概念有了重大的改变。目前认为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常属过度,转而对心血管系统有害。长期神经内分泌的活性增高不仅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直接损害心肌,加剧心力衰竭的恶化,且其活性水平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三、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remodeling)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大,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网的组成均有变化,这就是心室重构的过程。肥厚的心肌收缩速度下降;收缩时间延长;松弛延缓,但肌纤维缩短能力和心室排空能力并不减弱。因此如果心肌有适当的肥厚而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室功能仍得以维持,临床上亦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因而,心肌肥厚在初期可起有益的代偿作用。肥厚心脏如何发展至进行性心室扩大和心力衰竭,其中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能量耗竭可能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肥厚心肌处于能量饥饿状态,心肌缺血,心肌细胞死亡,继以纤维化,剩下的存活心肌负荷进一步加重,心肌进一步肥厚伴进行性纤维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当心肌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室进行性扩大伴功能减退,最后发展至不可逆性心肌损害的终末阶段。上述三者之间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可激活神经内分泌,加重心肌损害;神经内分泌的持续激活可直接损害心肌和加剧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心肌损害、左室进行性扩大和衰竭的结果又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加重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以上就是介绍了关于这个心力衰竭疾病的各种病理,找到病理之后还要找到 这个疾病的病因,导致这个疾病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老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还有就是老人们上了年纪之后疾病就会逐渐的发生了,同时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老人们必须要严格的重视起来,避免疾病越发的严重,到最后不好收拾。
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那么这个疾病治愈的几率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往下看:
心衰的治疗需要医生的高超医术,同时治疗这样的疾病也需要患者和医生的紧密配合,有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肯听从医生的建议,只是治疗进度缓慢,甚至病情反复,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很难达到治愈。
有的心衰患者虽然病情也比较严重,但是治疗的时候非常尊重医生的意见,在治疗时都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理 a>,作息也很有规律,这样的患者,通过治疗治愈的几率就会相对大一些,通常如果不是年纪特别大,患者自身有一定的恢复能力,这样的患者治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心衰治愈率的解答,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心衰这个疾病,也希望每一个心衰患者都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只要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自我护理,心衰是很有可能被治愈的。
一:什么的腹肌锻炼:
腹肌锻炼方法归根到底就是两种锻炼模式,一种是采用身体“正压缩”,另一种是采用身体“反压缩”,以上两种方式都必须直接产生“压缩”腹部肌群的动作。所谓正压缩是让身体的胸肋骨产生压缩,引起脊柱的弯曲,并使胸肋骨向骨盆方向压缩。反压缩是让骨盆向胸肋骨压缩,从而使腹部肌群处于顶峰收缩的状态。
正压缩的腹肌锻炼方法是以上腹部肌群的收缩力,使胸肋骨产生向内压缩,引起脊柱骨的弯曲或是脊柱骨的弯曲引起胸骨肋骨的压缩。最后使腹部肌群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以上腹肌群的张紧力控制住,使躯干慢慢地伸直还原。正压缩腹肌锻炼时身体的不同体位:1、头起位:以头部向上弯起,引起颈柱骨的弯曲。2、肩起位:上背部完全离地,使躯干离地面约30度到45度角,以腹部肌群的收缩力,引起脊柱的弯曲,同时使胸肋骨向内压缩,从而使腹直肌处于直接压缩的顶峰位。3、半起坐位:躯干向上弯起到离地面约成60度角。4、全屈位:躯干离地弯起至胸、腹贴近大腿。
反压缩的腹肌锻炼方法是使大腿和小腿与骨盆保持一定的弯曲。以下腹部肌群的收缩力,使骨盆向胸肋骨直接压缩,从而使整个腹部肌群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以下腹肌群的张紧力控制住,使大腿慢慢还原伸直。反压缩腹肌锻炼时身体的不同体位:1、屈膝反压缩位:大腿与地面成10度到15度角或接近平行,大腿与小腿间保持稍屈,不小于120度角。2、45度角反压缩位:大腿与地面成45度角,大腿与小腿间保持90度角。3、直身反压缩位:大腿与地面成90度角,大腿与小腿间大于90度角。4、全屈膝压缩位:大腿与地面成45度角,大腿与小腿间约90度角,骨盆和胸脊柱同时向内弯曲。
在锻炼腹肌时不管是正压缩还是反压缩,压缩时的动作幅度要短促,动作要平稳,不应有任何快速的压力和反弹动作。当压缩到极限时,使胸肋骨和骨盆的压缩,引起腹壁肌群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再以腹部肌群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伸展还原。
二:心衰患者运动注意原则
1、从小量活动开始:如患者开始只是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和监护下做些室内活动,能耐受后再移至室外,漫步的距离逐渐递增,并适当的逐渐做一些四肢及关节的活动。活动时间不宜过长。2、运动时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每天参加运动两次,一次20~30分钟,宜在饭后2~3小时或饭前1小时进行。天气炎热时,可选在早晨或晚间进行。冬天宜在有太阳时进行,总之应选择不太寒冷或不太热的温度下运动。3、勿做暴发性的运动或活动:如突然跳跃、转体、提重物、抱小孩、启酒瓶盖、抱东西等。4、运动或活动时对症状的监测:运动中若出现过度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表示心脏无法承受此运动量,应立即停止,并要充分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不能缓解则应进行治疗。5、运动后的观察:通过适量的运动或活动,病人心情舒畅,感到精力较前充沛,夜间睡眠好,无其他不适症状,说明运动量适度。若出现不适症状或睡眠差,表示运动或活动量大,需要减少或调整。
心衰可以做腹肌锻炼,但一定要适量,因为适量运动有益健康,过量运动则会损害健康,凡事要酌量而行。但是彻底根治还是要来医院进行诊治,治疗心衰从全方面入手,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从源头上遏制病源。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主治心力衰竭。证见咳嗽,粘痰,咯之不利,胸闷气短,口唇紫绀,苔薄舌边有齿痕,脉数而时一止。
【处方组成】桂枝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桃杏仁12克,丹参12克,葶苈子、万年青根、麦冬各15克,鱼腥草、开金锁、益母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1组患者52例,用药1~2月后,疗效显著者23例,有效者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功能主治】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人参9克,制附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麦冬30克,泽泻30克,猪苓30克,北五加皮6克,川芎10克,葶苈子15克。
【用法用量】熬成药膏(每毫升含生药1克),50毫升/日,分3次口服,2周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0例,服药1个疗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功能主治】温通血脉,利水渗湿。主治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黄芪、茯苓 各50克,丹参、防己、葶苈子、车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
【病例验证】治疗3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右心衰竭16例,基本纠正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黄芪党参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益气温中,活血凉血。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附子6~9克,红参3~6克,桂枝3~9克,白术10~15克,茯苓10~30克,赤芍、葶苈子各9~15克,黄芪15~3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宜忌】服药期间一律停用洋地黄制剂及速效利尿剂,低盐饮食;因肺部感染、风湿性活动期而病情加重者,可酌用西药以祛除病因。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右心衰竭16例,基本纠正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补中益气。主治心力衰竭。
【处方组成】大枣15枚,积实30克,葶苈子4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病例验证】共治50例。结果:服药48小时后,显效(心衰完全控制或心衰Ⅲ度转为Ⅰ度)36例,有效(心衰Ⅲ度转为Ⅱ度或Ⅱ度转为Ⅰ度)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葶苈子桑白皮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证见心悸怔忡,气短喘促,咳喘不能平卧,咳痰稀白、泡沫状,常夹血丝,胸胁、腹部胀满,食少,恶心呕吐,尿少浮肿,舌暗淡或暗红,苔黄白,脉数或促。
【处方组成】葶苈子、桑白皮、车前子(包)、生黄芪、太 参、丹参各30克,泽泻、麦冬各15克,五味子、当归各10克。
【用法用量】每剂浓煎成200毫升。病情重时,每日可服2剂,分4次服,病情减轻后,改为每日1剂,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39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熟附党参治心力衰竭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利水消肿,强心。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阳虚者)。
【处方组成】熟附片9~15克(先煎),党参、黄芪、茯苓、泽泻各15~30克,炒术、车前子(包)各15克,甜葶苈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咳喘重者,加苏子、紫苑;心悸重者,加磁石、龙骨、牡砺;紫绀重者,加丹参、红花;四肢欠温者,加干姜、肉桂;心衰重者,加人参。
【宜忌】阴虚或阴竭者忌用。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27例,结果:疗效显著者有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
一、心力衰竭的家庭护理1.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2.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
心力衰竭是什么病的症状严格来说是属于心脏病的范畴。心力衰竭病理是什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一、血流动力学异常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其基本问题是心室功能曲线低下,向右下方移位。因此如果心肌有适当的肥厚而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室功能仍得以维持,临床上亦不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疾病虽然是个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但也并不是不能治疗,只要我们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在生活中做好自身的护理注意事项,相信疾病并不那么难以治疗。护理要点合理安排作息。对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
Hash:092cb5427e13db3d3abc64af5852a5cb57ca7894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