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16:4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有效预防乙肝疾病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0:16:46 963 ℃


说起乙肝这种疾病我相信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宣传预防乙肝的一些报道,乙肝主要是因为体内收到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乙肝患者日常应该如何健康饮食

乙肝患者平时首先应该选用高蛋白脂肪的饮食

因为不适当的饮食会形成乙肝患者出现过敏症、消化缺点、体能差、及无法去掉有毒物质。蛋白质含量低,而糖类及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尤其是包含很多饱满脂肪(来自油炸食物)及氢化脂肪的饮食对乙肝病人尤为晦气,它们无法供应身体足够的蛋白质,以修补受损的安排,并加重肝脏的担负。

其次,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弥补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安排的构造基础。患乙肝时,因为肝脏细胞遭到损害,机体免疫功用降低一级,需求蛋白质进行修复,并增强免疫功用,高蛋白饮食通常为每日供应蛋白质95-130克,如有腹水、无血氨增高,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供应蛋白质2—3克;若有氨增高,则应约束蛋白质的摄入量。乙肝患者日常应该如何健康饮食?不仅如此,乙肝患者还应留意供应蛋氨酸、胆碱、卵脂等抗脂肪肝物质,每日食用含适最动物蛋白质和蛋氨酸的食物,如淡菜鱿鱼瘦肉、蛋、鱼、豆类及其成品等,

然后,乙肝患者的日常饮食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乙肝病人应设法从饮食中弥补所需维生素,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牛奶鸡蛋黄、韭菜、包心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蔬菜、生果、豆芽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豆类、花生、新鲜蔬菜、酵母、动物的肉类、肝脏等;乙肝病人因为胆汁排泄受阻,影响刘锥生索k的吸收,应多食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同时蔬菜和生果亦是 矽物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历,因而有人建议乙肝病人每天最少食用500g蔬菜或生果。另外,因维生素类不耐高温,所以,应尽量防止长期煮炖,而以生食或暴炒为主,以削减维生素的损坏。

最后,乙肝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避免饮食过量

饮食过量是使肝功用不良最常见的原因。肝脏吸收食物有如海绵通常。饮食过量会添加肝的担负,致使肝疲倦。当肝脏工作过度,可能使有毒物质还来不及被解毒就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加重乙肝患者的症状反应。

如何有效预防乙肝疾病

1、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2、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2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3、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4、预防乙肝的医源性传播。需要注意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健康者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被乙肝病毒感染没有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医疗机械,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窥镜以及口腔科钻头等等。

5、及时隔离、治疗病人。乙肝病人隔离期要比甲肝病人隔离期长。

6、防止乙肝经“口-粪”途径传播的要点与甲肝基本相同。

7、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应该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8、严格疫苗管理。通知明确要求,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前一阶段,各大单位要以旅团部队为重点,对冷链保存运输条件摸底检查,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疫苗保存运输温度保持在4-8℃之间。各单位要加强疫苗分发管理,严格请领使用登记。所供疫苗由大单位卫生防疫处(办)统一申领、调剂,只限军人使用,禁止变更使用对象或出售。各大单位可按照自身储存能力,集中或分次申领疫苗。

乙肝治疗的最新发现

一.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二.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2.免疫调节药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症禁用。孕妇婴幼儿不宜用。

(3)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转氨酶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三.重型肝炎的治疗

参阅暴发性肝衰竭治疗部分。

四.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总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经药物研究指出,其关键 于药物能否抑制HBV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形DNA(ccc DNA),而现有抗病毒药对肝细胞核中病毒cccDNA无作用,故停药后cccDNA重新工为病毒复制中转录的模板,病毒复制。近来肝炎的生物靶向治疗有报道,反义核糖核酸可封闭病毒复制的关键编码基因,这种基因水平的靶向治疗可能给乙肝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所以乙肝治疗还需注重对症支持疗法,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乙肝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药物性肝炎

特点为:①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②临床症状轻,单项ALT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③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恢复正常。

2.胆石症

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3.原发性胆法性肝硬化

特点为①中年女性多见;②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③肝功能损害较轻;④乙肝标志物阴性。

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环),血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

5.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多发生于妊娠后期。临床特点有:①发病初期有急性剧烈上腹痛淀粉酶增高,似急性胰腺炎;②虽有黄疸很重,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国内报告此种现象也可见于急性重型肝炎,供参考;③常于肝功能衰竭出现前即有严重出血及肾功能损害,ALT升高,但麝浊常正常;④B型超声检查脂肪肝波形,以助早期诊断,确诊靠病理检查。病理特点为肝小叶至中带细胞增大,胞浆中充满脂肪空泡 无大块肝细胞坏死

6.肝外梗阻性黄疸

胰腺癌、总胆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鉴别。

孕前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1、乙肝疫苗: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乙肝病毒是垂直传播的,通过胎盘屏障,直接感染胎宝贝,使85%-90%的胎宝贝一出生就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的患者在成年后会转化成肝硬化肝癌。同时,乙肝病毒还可使胎宝贝发育畸形。所以,育龄女性为预防得肝炎,并使胎宝贝免遭乙肝病毒侵害,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注射时间:按照0、1、6的程序注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建议在孕前9个月进行注射。

免疫效果:免疫率可达95%以上,有效期5-9年。如果有必要,可在注射疫苗后5-6年时加强注射1次。

特别提醒:部分人在打完第三针后还是不能产生抗体,或者产生抗体的数量很少。所以还需要进行加强注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把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提前到孕前11个月。

2、甲肝疫苗:甲肝病毒可以通过水源、饮食传播。而妊娠期内分泌的改变和营养需求量的增加,肝脏负担加重,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极易被感染。因此,经常出差或经常在外面就餐的女性,更应该在孕前注射疫苗。

注射时间:至少在孕前3个月。

免疫效果:接种甲肝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产生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接种疫苗后3年可进行加强免疫。

特别提醒:甲肝病毒是通过饮食、水源的途径传播的,由于在怀孕后,孕妈咪抵抗病毒的能力减弱,很容易受到感染。所以注射甲肝疫苗是必要的。

3、水痘疫苗:孕早期感染水痘,可致胎宝贝先天性水痘或新生儿水痘;怀孕晚期感染水痘,可能导致孕妈咪患严重肺炎甚至致命。通过接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可在孕期有效防止感染水痘。

注射时间:至少在受孕前3至6个月接种疫苗。

免疫效果:可达10年以上。

特别提醒:由于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预防感染为主,育龄女性在怀孕前后避免接触水痘患者。

4、风疹疫苗:如果孕妈咪被风疹病毒感染,25%风疹患者会在早孕期发生先兆流产流产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也可能会导致胎宝贝出生后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耳聋。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在孕前注射风疹疫苗

注射时间:至少在孕前3个月。

免疫效果:有效率在98%左右,可达到终身免疫。

特别提醒 :怀孕前未接种疫苗,怀孕早期怀疑可能感染风疹病毒,应尽快到医院做免疫性抗体IgM测定。一旦确定患有急性风疹,一般医生会劝说患者考虑终止怀孕。

5、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属短效疫苗,抗病时间只能维持1年左右,且只能预防几种流感病毒,孕妈咪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行选择。

注射时间:如果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刚好是在流感疫苗注射期,则可考虑注射。如果已怀孕,应询问医生安全与否。

免疫效果:1年左右。

特别提醒:准备怀孕的女性,平时一定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疫苗毕竟是病原或降低活性的病毒,虽然有效,但也并不是打得越多越好。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肝病科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常见症状:转氨酶增高消瘦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肝肿大抵抗力下降、发热、精神萎靡[详细]是否医保: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相关医院更多医院营口肝病治疗中心 杭州同济医院肝病科

肝硬化疾病强劲的疾病病因“乙肝”

肝硬化疾病强劲的疾病病因“乙肝”吧。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乙肝知识的贫乏,一方面恐惧,另一方面又病急乱投医,这种思想让很多患者深受其害。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小三阳代表病情好转,根本不需治疗,结果造成小三阳恶化为肝硬化。目前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肝病还是很难治,乙肝转化为肝硬化的几率依然很高,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接受过规范治疗,科学地使乙肝转阴。

乙肝是肝硬化疾病的病因吗

对于这类问题我院专家接到不是一个两个患者提问了,慢性乙肝是诱发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慢性乙肝必须积极治疗,以免出现肝硬化。因此为了减少患肝硬化的机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卫生做起,从预防乙肝做起,提高对疾病的思想认识。

乙肝疾病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乙肝的症状比较多,而且不具有典型性,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如何与其他疾病区别呢?关键在于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Hash:b2b8b4f051cad1193a94e5aa698bc5b3d83055d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