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05:25: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_古人“二十四宜”养生法

BY:大叔18岁 2024-07-19 05:25:57 1318 ℃

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之一了解的进补学问

  适当进补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掌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反而对身体并不利。很多人选择吃补品,而且是听说什么补吃什么,什么贵吃什么,最喜欢买鹿茸人参冬虫夏草阿胶燕窝之类名贵补品。适当进补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掌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反而对身体并不利。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进补,往小了说是浪费食材、精力和金钱,往大了说进补不当还会有损身体健康。

  1、辨证进补

  进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吃补品前一定要判断自己的寒热虚实状况,如果寒热都判断不准确,进补的方法、药材或者食材也很难选择准确。如今虚证多,但虚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找准原因进补会改善虚证,但不对证的话很容易“火上加油”,或者“雪上加霜”。

  2、把握用量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别人吃什么,自己也跟着买,不是明智之举,认为补药多多益善的更是大错特错。比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头痛。所以进补一定要看看自己的承受能力,我在年轻时有一段常常以身试药,有一次服用黄芪量稍微多了一点,补气补太足了,气冲到脑袋上,一整天都头晕晕的,觉得脚都着不了地。

  补品适不适合自己和最适合自己的量,身体会告诉自己。可以先按照一般的量来进补,如出现口臭咽痛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就补过上火了。如果是对证选择的,那就是自己用的量太大了,要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减量进补。要是吃了一段补品之后身体状态很好,那么就是已找到适合的东西,可以坚持下去。

  3、适时进补

  进补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拿季节来说,在冬天,温度低,人活动也少,吃进去的补品能慢慢消耗,不容易随着汗液或尿液等排出体外,有营养的东西能够慢慢被身体吸收,功效发挥的也最好。而夏天,心火当令,吃进去的食物代谢的快,营养物质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体外,且此时身体的火本来就旺,再一直吃补品,相当于给本来就旺的火不断添柴火,火岂不是就烧的更旺了,这样很容易把人体烤的很干,出现口疮、小便疼痛口干舌燥的情况。

  其实药补不如食补,像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样的补品,吃不对反而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不适,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上来 ,还是推荐大家多吃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相对安全,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就会小。我会给病人推荐山药大枣薏米红豆芡实百合枸杞子这些平常的食材来进补,别看东西不起眼,效果确实不凡。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补脾胃。

  有一个小方子,可轻松解决吃补品过多虚不受补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体内一时承受不住滋补的东西,体内堆积了太多的垃圾、毒素,使身体没有空间和气吸收补药。所以在进补之前给身体来一个大扫除,好好清扫一下,再吃补品。给身体清扫的秘方就是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组成是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苏子,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三者合用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经常服用可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疏通经络,调养气血,改善虚不受补的情况。

  补品有时候也会抗药,像服用人参、银之类会影响西药强心苷和抗凝剂的药效,故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忌口,不能随意进补。尤其是长期服药的人,在进补之前,一定要看看补品和药是不是相冲,谨慎选择补品。

二、中医养生来源于哪里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已经出土的甲骨文的考证中可以发现,殷商时的人们在生病时、分娩时都祈祷祖宗神灵佑助;对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健康状况也不时卜问,进而举行各种形式祭祀活动以清除不祥。此外,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之类的记载。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蠧物……以莽草熏之”;“壶涿氏掌除虫”,使水清洁。

  生命所必须的食物;温补食物能温阳助火,改善畏寒怕冷症状,从而增强体质,如阴虚内热的体质,多食则加重阳热升火,出现咽干、齿痛、牙龈出血便秘等症状;清补食物偏凉可以清火,如阳虚偏寒体质,多食反而使体寒更甚,从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

  因此,即使身体虚,也不能盲目“乱补”,身体虚有许多种类,每一种虚证,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和食物,药证不符,不但无效无益,反而有副作用。

三、古人“二十四宜”养生法

  “二十四宜”养生法,是古人千百年来在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一整套养生方法。“二十四宜”养生法,是古人千百年来在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一整套养生方法。是古人养生智慧的结晶,也是健康长寿之道。现代人也值得借鉴。

  发宜常梳。清晨用十指梳头100次,有明目提神的功效。

  面宜常搓。睡醒时两手搓热,从鼻两侧由下向上搓到额部再分开向下,反复30次,有醒脑明目的功效。

  目宜常运。双目左右缓慢转动14次,然后紧闭片刻,突然睁大,有宜保护视力

  耳宜常弹。以两手掌心紧掩耳道,再以食指压中指轻扣后脑24次,可防治头晕耳鸣

  齿宜常叩。先叩后齿24次,再叩前齿24次,可坚齿固肾。

  口宜常闭。每日按时闭口调息,用鼻呼吸,可疏通经络气血。

  津宜常咽。闭嘴鼓腮,舌搅口腔,左右36次,津液自生,分三口咽下,可健脾胃,助消化。

  心宜常静。排除杂念,静以养心,可调气养神。

  肛宜常提。平时有意识提肛门,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神宜常存。取坐姿或立姿,闭目,双手叠放于丹田,并意守之,可养神而避免七情所伤。

  背宜常暖。保持背部温暖,以免风寒之邪入侵,每天拍打背部36次,可预防感冒,固肾强腰。

  腹宜常摩。两手搓热相叠,贴肉或隔单衣,掌心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划圈由小到大。可顺气消积,治腹胀便秘

  胸宜常护。经常用手自上而下摩擦胸部,可宽胸理气,防外邪侵袭。

  言宜常默。说话不宜过多。多言耗气,缄默养气。

  足宜常搓。睡前洗脚后,两手搓热,按摩脚底涌泉穴100次,可固肾暖足,有利于睡眠

  肤宜常浴。两手搓热后,搓擦全身皮肤,可使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

  手宜常搓。双手相互摩擦,掌热腕活,可舒筋活络,并健脑

  肢体宜常摇。四肢经常活动,可锻炼四肢筋骨,增强体质。

  腿宜常拍。通过反复拍打腿部,可疏通筋骨,缓解腿部酸痛。

  头宜常摇。活颈顺项,正反上下,头动脑静。可健脑明目。

  浊宜常呵。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舌宜舔腭。舌轻抵上腭,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闭口勿言。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肢宜常摇。肢宜常活动,这不仅是对四肢筋骨的锻炼,也可通过四肢促进内脏及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四、平时预防是关键过敏体质易生病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因此养生措施亦应以调补肺脾肾为主。过敏性体质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有的为皮肤,如皮肤容易起荨麻疹,有的一抓就出现红疹瘢痕;有的对某些药物过敏,发生药物性皮疹等。此类体质往往与父母体质有关,也与饮食习惯、居住与工作环境、自身承受能力等有关。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因此养生措施亦应以调补肺脾肾为主。通过补益肺气,可以起到益气固表、预防外邪侵袭的作用;而健脾益气,可以增强胃肠功能,防止痰浊内生;补肾益气,可以固本扶正,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运动养生。过敏体质的人应当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可以进行冷水浴等耐寒锻炼,以使自己适应气候的变化。其他如跑步太极拳八段锦舞蹈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

  起居养生。过敏体质的人居处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卫生,被褥与床单应经常洗晒,防止衣被蕴藏潮湿之气。春季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以避免花粉过敏。过敏体质的人不宜饲养和接触动物,避免螨虫等引起过敏。

  药物养生。药物养生要注重调补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如补益肺气的黄芪、山药、党参、大等;健脾化湿的藿香佩兰白术白扁豆等;补肾导湿的茯苓赤小豆、牡丹皮薏苡仁等。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等。

  心理养生。过敏性体质的人容易急躁,而急躁也是诱发疾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培养乐观、豁达、宽容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愉快,其外营卫流通,其内气血畅和,内外稳定,也可以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保健养生常识

一、中医养生的来源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蠧物……以莽草熏之”;“壶涿氏

中医穴位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法

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秋季中医养生保健食疗

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Hash:d72bea6aaef9707995028764a978f214a6aa9c2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