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0:11: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手心脚心发热的原因是什么,手心脚心发热的辨证论治,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那么手心脚心发热如何调理

BY:大叔18岁 2024-06-29 00:11:57 1712 ℃

一、手心脚心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手心脚心发热,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指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如心包脉所生病诸症中均可有掌中热。一是指肾阴虚的见症,临床多见手心热五心烦热。多因肾虚所致,那么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肾阴虚则表现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症状。

  此体质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此种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二、手心脚心发热的辨证论治

  脾胃内伤手足心热的病机为热伤元气,其治疗即遵东垣“甘温除热”法,以升阳散火汤(见《内外伤辨惑论》)为主方散郁火。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此方用人参炙甘草之甘温益气;并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气,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以卫外而为固,这是治其本者。同时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诸风药,东垣认为:“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丁光迪认为,“升阳与益气两者配合,发越脾土之郁遏,亦发越郁于肌表之燥热,使郁者伸而阴火散……”,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点用药。佐以生甘草,泻火而缓急迫;更加白芍药,合人参能补脾肺,合甘药能化阴敛阴,参于升阳散火药中,寓收于散,有制约调节意义。全方合用能使营卫调和,阳道充实,浮热亦自解。

  五心烦:热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

三、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

  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此外,出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失眠盗汗阴虚之证,可选用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赤小豆;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豆腐;果中鸭梨西瓜百合莲子大枣;肉类中白鸭肉鹅肉鲫鱼甲鱼蛤蜊等。

  1、银耳冰糖滋阴

  原料:银耳10克,鸡蛋1个,冰糖60克,猪油适量。

  做法:水发银耳摘去蒂头,拣去杂质,漂洗洁净,加水适量,急火煮沸改用文火煮熟,至银耳酥烂,加入冰糖,搅拌至溶化。鸡蛋蛋清加少许水搅匀后入锅中,再以文火令沸,出锅前加入熟猪油少许即成。

  2、或者做海参粥、地黄粥、枸杞粥,都是滋补肾虚的佳品。

  3、最好早晚经常出去锻炼身体,慢跑,散步之类的,不宜做剧烈运动.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那么手心脚心发热如何调理

  1、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2、环境调摄

  阴虚体质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此外,阴虚体质的人出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失眠盗汗等阴虚之证,可选用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赤小豆;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豆腐;水果中鸭西瓜百合莲子、大;肉类中白鸭肉、肉、鲫鱼甲鱼蛤蜊等,不过食疗补肾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才有效果,如果想效果好点的话可以吃点绅撕挺,效果就挺好的,平时注意多运动保持一个好的身体。

手心脚心发热的原因是什么,手心脚心发热的辨证论治,手心脚心发热怎么办,那么手心脚心发热如何调理

一是指肾阴虚的见症,临床多见手心热或五心烦热。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汗证伤寒论之辩证,汗证的辨证论治

一、汗证的概述小儿汗证是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安静状态下,全身或某些部位较正常儿童汗出过多的一种病证。多见于2—6岁的小儿。新生儿时期,由于汗腺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未成熟儿,在出生后几周或数月之内,极少出汗,随着生长发育的日臻完善,加上小儿又

脚气怎么治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脚气

干脚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湿脚气为脚气病之一。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脚气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痒又杀菌,有轻微脱皮,涂一次可半个月不犯,再犯再涂。已溃疡感染者慎用。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

Hash:ac4cf137cd9519aaf5ae01b58992b42b0e2b3ac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