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2 22:47:1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怎么办

BY:大叔18岁 2024-07-02 22:47:10 801 ℃

脾脏是我们身体比较重要的一种器官,脾脏紧挨着肝胆,是必须可少的一种器官,脾脏是保持液活性的一个器官,所以,对于人们的身体来说脾脏就像一个微型的净化器,但是脾脏的疾病也是比较严重的,一般的治疗方法是切除脾脏,而有的患者在脾切除术血小板升高,遇到这种现象怎么办呢?

血小板与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有一种称为“血小板”的成分,形如圆盘状小体。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的,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

当人体受到外伤而碰破血管时就要出血,血小板随着血液流出。这时由于破损了的创面组织上的胶原纤维暴露出来,与血小板接触,在1至2秒钟内即可粘附在伤口表面上,随即发生凝集、形成一种白色血栓。这种血栓能初步堵塞血管上的伤口,使出血暂时停止。同时血小板又释放出凝血因子,形成血块而堵住伤口,由此可见,血小板具有帮助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减少时,特别是少于每立方毫米5万以下时皮肤和粘膜就容易自动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也可出血、还可出现月经血量多、血尿等。皮肤上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多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常见,称为“紫癜”。医学上把这种病叫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可以因为缺乏某些生成血小板的成分而使血小板产生不足;也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化学损伤、放射线或某些药物(如抗菌素、磺胺类)破坏了大量的血小板;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苯和某些染发剂,也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各种血细胞均有减少。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首选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控制出血。作用于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肌苷、氨肽素、三腺苷、辅酶A、核苷酸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用于皮肤粘膜出血的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等,可达到止血目的。也可行脾切除术,还可向体内输入血小板,具体治疗方法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当前使用中药如小蓟、茅根生地等治疗此病,对于缓解出血,提高血小板数量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的。如,不要滥用药物,特别是抗菌素(氯霉素头孢菌素)和某些止痛药消炎痛保泰松、阿斯匹林等。防止某些化学毒品或有害因子的影响,防止或减少电解辐射,预防各种感染,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这些都对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预防血小板减少有所帮助。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怎么办

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均要升高,脾脏有清除衰老没有功能的血细胞,保持血液中细胞的活性,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可以达到100-300万,4周后血小板就趋于平衡,有所下降。如果血小板过多主要危害是容易使体内形成血栓,尤其是在动脉血栓的形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血小板与凝血机制有关,建议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羟基脲来降血小板,并且同时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来抗凝防止血小板的形成。

1、首先复查血常规,排除技术因素的影响,因为许多细胞碎片、结晶物质、灰尘、血凝块,甚至温度、电压都可以影响血小板计数。最好请检验科专家手工方法查一查血小板。

2、如果复查血小板增高,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脾脏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人们不能只顾着保护肝胆而忘了对脾脏的保护,没有了脾脏的身体也是不完整的,不能将人体的各项功能完善,特别是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这种现象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建议人们在生活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各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诊断】

一、出血时间(BT)测定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

血小板数量异常: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

其他:如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等。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意义

本试验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的重要方法,因该病的轻型患者出血时间可仍正常,但服阿司匹林后 血时间可见延长。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意义

新出血点超过10个为阳性,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以下情况:

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坏血病感染性血管性紫癜

血小板数量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药物和某些疾病引起血小板获得性功能缺陷等。

四、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测定意义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减低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友病携带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增高见于:

⑴血管内皮损伤,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

高凝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尿毒症等;

⑶其他如大手术后、糖尿病高脂血症、DIC等。

五、6-酮-前列腺素F1a(PG F1a)测定意义 6-酮-前列腺素减低见于先天性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性疾病或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后;

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肾小球病变、外周血管血栓形成等。

【治疗措施】

1、由于本病血小板减少是继发性的,所以治疗原发病很关键,常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血小板计数得到相应的改善。

2、本病的病因错综复杂,可由中毒、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血脂异常遗传因素等,帮西医尚无特殊疗法,早期应用中医疗法实属必要。

【病因学】

在该类疾病中血小板数量正常,但不能正常地形成血栓并且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可能是由于内源性的血小板缺陷,也可能是由于外源性因素改变了在其正常的血小板功能而引起的。血小板的缺陷可能是遗传性的或获得性的。止凝血的凝血阶段的试验(例如PTT和PT)在大多情况下(但并非全部)是正常的。

由于普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阿司匹林,因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很常见,不少其他药物亦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许多临床疾病(例如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尿毒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可影响血小板 能。

阿司匹林可使正常受试者的出血时间稍有延长,但对于原有血小板功能障碍或严重血凝障碍(例如给予了治疗剂量肝素或是严重血友病)的病人,却能使其出血时间显著延长。在外科体外循环期间,当血液流经泵氧合器时可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出血时间延长。因此不管病人血小板计数如何,心脏手术后只要有大量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都应给血小板浓缩物。血小板功能障碍看来主要是由于在血小板表面纤溶被激活,导致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与VWF结合位点的丢失。文献报告在外科体外循环期间,给予抑肽酶(一种中和纤溶酶活性的蛋白酶抑制剂)可预防出血时间延长和减少输血量。

尿毒症患者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出现原因不明的出血时间延长。在有效的透析,输入冷沉淀物或去氨加压素后出血时间可暂时缩短。输入红细胞或注射红细胞生成素可使红细胞数上升,亦可使出血时间缩短。

【临床表现】

一、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以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二、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教表现全身皮肤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而还可见肾脏受损征象如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三、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兔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 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轻型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高达服此药的25入。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4、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型,如、肾脏、心脏、骨赂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风疹、口服D860可为发病因素。

5、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入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四、无效性血小板生成

该病常见于部分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有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有的表现为全血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甚至增加,因此为无效性血小板生成。随着臣幼贫的治疗,血小板可恢复正常。

五、血小板生成素缺乏

本病是由于先天性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正常,形态及结构无特殊变化。

六、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该病比较常见,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增多或正常以规律的间隔交替出现,其间隔通常为20一30天。本病多见于女性,其发作常与月经一致,月经期血小板减少,出血量增多。巨核细胞一般不减少,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无特效治疗。

七、脾脏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正常情况下,体内1/3的血小板停滞在脾脏,当有脾脏肿大时如门脉高压症、高雪氏病、淋巴瘤结节病、Folty综合征等,血小板计数可减少,但体内血小板的总量并不减少。注射:肾上腺素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血小板计数可明显升高。有时,可能同时存在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因素。

八、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因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疾病。

1、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猫爪热、登革热等。

病毒可侵犯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病毒也可吸附于血小板,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某些严重麻疹患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血小板。

2、细菌感染:许多细菌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包括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菌血症伤寒、结核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细菌毒素抑制血小板生成,或使血小板破坏增加,也可由于毒素影响血管壁功能而增加血小板消耗。

总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如有明确的感染征象,要考虑该病,原发感染控制后,则血小板恢复。

类风湿患者血小板升高有哪些原因呢

调查发现,很多类风湿患者的血小板总是不同程度的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分析到,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成份,与凝血关系尤为密切。

正常人血小板数目为(100-300)×109/L(即10万-30万/毫米3)。32%的类风湿患者,尤其在疾病活动期,血小板常常明显升高,甚至可高出正常值1-2倍,病情缓解后可恢复至正常平。医生可将这项检查,作为疾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血小板升高以及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的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可增加血液粘稠度,造成血流缓慢,轻者表现为鼻和牙龈出血头痛眩晕等,重者有可能发生栓塞。

花生能否升高血小板

中医认为花生具有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调脂的作用,其中“补血止血”主要是花生红衣的作用。花生红衣含花生素及儿茶素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提高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

促进骨髓造血机能。因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患患者可以多吃一些生花生尤其是花生红衣。但花生含有大量油脂,容易造成脾胃虚弱腹泻,因此可直接用花生红衣煎煮后代茶饮用,再加上少许蜂蜜调味,则适合各种人群。但是花生红衣这只是食疗,对于一些比较重的血液病病人还需要正规的配合药物治疗,才能更利于疾病的恢复。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正常吗

脾脏是我们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能够清除人体衰老的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当我们的脾脏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将它切除,那么,人体变少了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吗?脾脏切除后,通过恢复,人体的血小板应该恢复正常值。正常血小板值是多少血小板(bloodplatelet),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怎么办

也可行脾切除术,还可向体内输入血小板,具体治疗方法要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的。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怎么办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均要升高,脾脏有清除衰老没有功能的血细胞,保持血液中细胞的活性,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可以达到100-300万,4周后血小板就趋于平衡,有所下降。

脾肾阳虚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一、脾肾阳虚血小板减少怎么办最好1.一般疗法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口腔粘膜损

Hash:e2647ec63eb9d871f304492e9e4a3252dc35a92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