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7:58:1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慢性肾衰竭饮食禁忌,慢性肾衰竭需要检查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7:58:19 1940 ℃


一、慢性肾衰竭会出现哪些症状

  1.消化系统

  (1)厌食(食欲不振常较早出现)。

  (2)恶心呕吐腹胀

  (3)舌、口腔溃疡

  (4)口腔有氨臭味。

  (5)上消化道出血

  2.液系统

  (1)贫血

  是尿毒症病人必有的症状。贫血程度与尿毒症(肾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为主要原因。

  (2)出血倾向

  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与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等有关,可能是毒素引起的,透析可纠正。

  (3)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减少,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3.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大部分病人(80%以上)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左室肥大、心功能衰竭。

  (2)心功能衰竭

  常出现心肌病的表现,由潴留、高血压尿毒症性心肌病等所致。

  (3)心包炎

  尿素症性或透析不充分所致,多为血性,一般为晚期的表现。

  (4)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

  进展可迅速,血透者更甚,冠状动脉、脑动脉、全身周围动脉均可发生,主要是由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所致。

  4.神经、肌肉系统

  (1)早期

  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2)晚期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显著。

  (3)透析失衡综合征

  与透析相关,常发生在初次透析的病人。尿素氮降低过快,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所致,表现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出现惊厥

  5.肾性骨病

  是指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低钙血症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上述多种因素又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及混合性骨病。

二、慢性肾衰竭需要检查哪些方面

  1.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电解质(K,Na,Cl,Ca,P,Mg等)、动脉血液气体分析、肾脏影像学检查等。

  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检测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测GFR等。我国Ccr正常值为:90±10ml/min。对不同人群来说,其Scr、Ccr值可能有显著差别,临床医师需正确判断。

  2.影像学检查

  一般只需做B型超声检查,以除外结石、肾结核、肾囊性疾病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做放射性核素肾图、静脉肾盂造影、肾脏CT磁共振(MRI)检查等。肾图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的鉴别诊断有帮助。如肾图结果表现为双肾血管段、分泌段、排泄功能均很差,则一般提示有CRF存在;如肾图表现为双肾血管段较好,排泄功能很差,呈“梗阻型”(抛物线状),则一般提示可能有急性肾衰竭存在。

三、慢性肾衰竭应当如何鉴别和判断

  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由于肾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致肾血流量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肾小管尿素氮、水和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病人血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肾前性急性肾衰病人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保持完整,当肾脏血流灌注恢复正常后,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恢复。但严重的或持续的肾脏低灌注可使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发展至急性肾小管坏死

  (1)有效血容量减少

  ①出血 创伤外科手术、产后、消化道等。②消化液丢失 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③肾脏丢失 应用利尿剂、糖尿病酸中毒等。④皮肤和黏膜丢失、烧伤高热等。⑤第三腔隙丢失 挤压综合征胰腺炎、低清蛋白血症等。

  (2)心输出量减少

  包括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3)全身血管扩张

  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变态反应、药物(降压药麻醉剂等)。

  2.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1)输尿管阻塞

  ①腔内阻塞 结晶体(尿酸等)、结石、血块等。②腔外阻塞 腹膜后纤维化肿瘤、血肿等。

  (2)膀胱颈阻塞

  前列腺肥大、膀胱颈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癌等。

  (3)尿道阻塞狭窄等。

  3.肾性急性肾衰竭

  (1)肾小管疾病

  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常见。病因分肾缺血和肾中毒。①肾缺血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未及时解除。②肾中毒 常见肾毒性物质,如药物、造影剂、重金属、生物毒素、有机溶剂、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轻链蛋白、高钙血症等。

  (2)肾小球疾病

  如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四、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钠摄入

  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一般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为宜,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碱,水肿消退、 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可恢复普通饮食。

  2.蛋白质摄入

  肾功能衰竭综合症时,多量血浆蛋白从尿中排出,人体蛋白降低而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 下降,致使水肿顽固难消,机体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因而在无肾功能衰竭时,其早期、极期应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饮食(1~1.5g/kg*d), 如鱼和肉类等。此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 但高蛋白饮食可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同时摄入多量蛋白质也使蛋白尿增加,可以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因而,对于慢性、非极期的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应摄入较少量高质量的蛋白质(0.7~1g/kg*d),至于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低蛋白饮食(0.65g/kg*d)。

  3.脂肪摄入

  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常有高脂血症,此可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损伤、硬化等,因而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某些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脂肪的食物摄入。

  4.微量元素的补充

  由于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丢失多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激素,致使人体等元素缺乏,应给予适当补充。一般可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杂粮、海产品等予以补充。多吃水果和青菜

慢性肾衰竭饮食禁忌,慢性肾衰竭需要检查什么

肾图检查对急、慢性肾衰的鉴别诊断有帮助。但严重的或持续的肾脏低灌注可使肾前性急性肾衰竭发展至急性肾小管坏死。①肾缺血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未及时解除。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禁忌

很多疾病除了规范的治疗外,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通过饮食调理来进一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那么,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有什么禁忌呢?下面听专家给大家讲解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方法。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血液微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肾功能衰竭护理方法

一、老年人肾功能衰竭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一、适宜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食物如下:1.主食及豆类主要包括:燕麦、高梁米、赤小豆、玉米面、麦淀粉、大米、小米等。2.肉蛋奶主要包括:鸡肉、白鸭肉、野鸭肉、青色、草鱼、鲤鱼、鲫鱼、黑色、青蛙、牛奶、鸡蛋等。3.蔬菜主要包括:芥菜、生菜、青椒、苦瓜、白菜、冬瓜、

Hash:dc56b05c12756d92bf08457db3f6c02d9c1b4a3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