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31:3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健脾祛湿_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6-02 23:31:30 163 ℃

一、健脾祛湿食疗方法

  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鲫鱼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田艾煲鲫鱼

  材料作用

  田艾30克,鲫鱼250克,生姜10克,煲汤饮用。此方不仅健脾去湿,还可以预防蚕豆病

  砂仁苡米淮山

  砂仁5克,苡米30克,淮山30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此方可健脾祛湿

  淮山薏米莲子

  淮山、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大枣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肢体无力

  薏仁茶祛湿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学着自制一款药茶即可。下面这款药茶方子来自《本草纲目》,祛湿效果很好。

  材料:薏仁、赤小豆芡实马齿苋淡竹叶槐米绿茶

  步骤:将以上材料晒干(或直接购买干的材料)后,加水煮,煮得烂烂的,有空就喝。

  功效:薏仁具有健脾、祛湿、淡斑的功效,赤小豆消肿排毒减肥马齿苋清热解毒祛痘、抗晒老,淡竹叶有利便、去烦热、清心的作用,槐米可抗炎、抗病毒,绿茶具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的功效,芡实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常喝这款薏仁茶,可祛湿减肥、淡斑美白。如果不想麻烦,也可直接购买成品的薏仁茶,比如亦舒堂薏仁茶成分就与此类似。

  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材料:五指毛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 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

  功效:驱风祛湿、舒筋健骨。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中药店有售),生蝎子45克,鸡壳1副,猪瘦内150克,生姜3片。做法:用胶袋盛装生蝎 子倒入沸开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各物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即可。

二、健脾祛湿的四物汤

  四神汤以莲子、芡实、山药茯苓为主材,有健脾利湿、润肺降燥、养心安神的作用。

  吃素的童鞋可以把肉荤去掉,煮粥或打米糊

  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一款健脾方,偏于食疗,推荐给大家。胖的人作为瘦身汤(健脾利湿,自然会瘦),正常人作为保健方,真的很不错。

  材料:

  淮山药……一小段(或干的淮山10g)

  芡实……10g

  茯苓……10g

  莲子……10g

  草鸡……1斤

  姜酒……适量

  盐……适量

  做法:

  1、山药去皮洗切滚刀块,鸡肉洗净剁成小块,焯水

  2、茯苓、芡料、莲子,用清水洗一洗。

  3、所以材料放入砂锅里,添加清水,煮开后转小火闷2小时,最后放入山药,再煮30分钟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三、健脾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作用: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拇指)。作用: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

  作用: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阴陵泉穴

  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作用: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四、健脾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除湿的最好途径。下面我们一起具体来看看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都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归脾丸

  【成分】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健脾祛湿,艾灸健脾祛湿

一、健脾祛湿泡酒大风引酒【配方】制附子16g枳实20g泽泻20g陈皮20g茯苓20g防风20g大豆100g(原方有甘草)水1000ml米酒1000ml【功用】祛风利湿止痛。【制法】1将上述前6味药材一同捣细碎,装入绢袋内;2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如何健脾祛湿,食疗健脾祛湿

一、健脾祛湿良方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利尿)或者减少、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

健脾祛湿吃什么,健脾祛湿食疗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喜燥厌湿,如果人体湿气过重就会影响脾脏的正常运作,从而产生很多的疾病。湿气过重的人一般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粘稠、喉咙有痰、口干、脱发等病症,严重的还会造成风湿等疾病,因此大家议案发现自己出现湿气入体就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治疗。治疗湿气重脾虚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食疗

Hash:33485fde883c41f6633417577463c5b59cc2258a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