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7:28:0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怎么吃海鲜更有利于健康

BY:大叔18岁 2024-07-17 07:28:08 1653 ℃

海鲜,又称海产食物,是指利用海洋动物作成的料理,包括了鱼类、类、贝类这些等等。虽然海带这类海洋生物也常是被料理成食物,但是海鲜主要还是针对动物制成的料理为主。狭义上,只有新鲜的海产食物才能称为海鲜,海鲜的分类有:活海鲜、冷冻海鲜。怎么吃海鲜更有利于健康?海鲜的食用禁忌?一起来看下。

吃海鲜的8大注意事项

1、海鲜煮不熟含有细菌

海鲜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2、死贝类病菌毒素多多

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因为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是在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的物质导致的。

3、海鲜啤酒同吃惹痛风

在吃海鲜时最好别饮用啤酒。虾、蟹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而尿酸过多会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鲜的同时,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鲜的时候,千万别喝啤酒,否则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4、海鲜水果同吃会腹痛

鱼、虾、蟹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素。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产品后,马上吃水果,不但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海鲜中的钙还会与水果中的鞣酸相结合,形成难溶的钙,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5、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

吃完海鲜不宜喝茶的道理与不宜吃水果的原因类似。因为茶叶中也含有鞣酸,同样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

6、冰鲜虾不可白灼着吃

任何海鲜都只有在高度新鲜的状态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类的菜肴。水产海鲜与肉类不同,它们体内带有很多耐低温的细菌,而且蛋白质分解特别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时,虾体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质也已经部分变性,产生了胺类物质,无论怎么样都达不到活虾的口感、风味和安全性,当然也就不适合白灼的吃法了。不过,冰鲜的虾可以高温烹炒或煎炸,同时也能呈现出美味噢。

7、海鲜维C同食会中毒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合价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

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据专业人士解释,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才会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C。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

因此,在吃海产品的同时食用水果或青菜,只要不超过上述的量是没有危险的。金属类元素容易沉积在海鲜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8、打包来的海鲜要冷藏

如果海鲜已经高温彻底烹熟,那么只需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热后即可食用。如果海鲜并未经过充分加热,但已经死去,那么应当放进冷藏室,下一餐之前化冻,然后彻底加热烹熟,不要再贪恋生鲜口感。由于海鲜类食品的蛋白质质地细腻,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应当在一天之内食完,不要长时间存放。

怎么吃海鲜更有利于健康

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它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边吃海鲜边喝啤酒,造成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会导致人体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破坏原来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的形式沉淀下来,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痛风。严重时,满身红疙瘩,痛痒不止,无法行走。

那么,喜欢吃海鲜的人怎么办呢?除了吃海鲜时不要同时饮用啤酒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先将海鲜水煮一下,去掉嘌呤和苷酸。煮海鲜的汤要倒掉,不可食用。

②大量饮用开水。每天大约饮2000~2500毫升,及时将尿酸排出体外。

③吃海鲜的同时,搭配些富含维 素A、C、E的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A、C、E有抗氧化的作用,可减轻尿酸盐的沉淀。但菜花菠菜蘑菇除外。

吃海鲜前可以用药预防过敏吗?

目前的抗过敏药物主要针对过敏反应中的某些过程进行对抗治疗,但并不能完全遏制过敏反应的全过程。而且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环节不尽相同,其起效时间、维持有效浓度时间各异。因此,食用海鲜前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避免过敏的发生。再者,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机体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对某些高敏体质的人而言,使用药物预防不仅无济于事,长期如此还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以后再发生过敏现象,情况会更严重,治疗起来更棘手。因此,要预防吃海鲜过敏,忌口是最好的方法。

海鲜的食用禁忌

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虾、蟹等甲壳类海鲜品中含有一定的高浓度“五价砷”,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时,“五价砷”会转化成“三价砷”(即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海鲜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这样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食用海鲜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哪些人不宜吃海鲜

血脂偏高的人:螺贝蟹类,尤其是蟹黄,存在着很高的胆固醇含量,胆固醇血脂偏高的人们应该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这类的海产品。

关节炎、痛风患者: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海产品中,含有较多的嘌呤,患者常食将加重病情。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海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 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吃海鲜避免4错误吃法

1、熏烤。熏烤的温度往往达不到海鲜杀菌的要求,而且只是将表面的细菌杀死,中心部分还可能存在虫卵。

2、腌渍。用糟卤、酱油烧酒等腌制或炝制海鲜,不具备杀灭海鲜中细菌的功能,即使腌制24小时后仍有部分虫卵存活,这样制法的海鲜几乎等同于生吃,对健康不利。

3、生吃。生鲜海产中往往含有细菌和毒素,生吃易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海鱼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鲜食还极易导致过敏。

4、涮食。为求材料鲜嫩,火锅涮食时间极短,而半生不熟的海产品中,寄生的虫卵不能被杀死,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高。

如何能把海鲜清洗干净

方法一:贝类鱼类将贝类,如蛤蜊田螺及蚌之类泡在水中,同时再放入一把菜刀或其他器,贝类动物就会把泥沙吐出来,一般2至3小时即可;将活泥鳅放入清水中,滴入几滴菜油,1分钟后,泥鳅即可将体内的泥土排除干净;洗黄鱼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剖腹,只要用两根筷子从鱼嘴插入鱼腹,夹住肠子后搅数下,便可以往外拉出肠肚,然后洗净即可。

方法二:把它们全部放进一个盆子里 ! 然后在水里加一点菜油!被菜油覆盖的一部分水与空气隔绝,贝类在水里就会觉得缺氧!会把身体伸出来呼吸!这样就达到了清洗的效果!!如果想再干净的话就多换几次水!加菜油!注意!菜油合适就可以了,不要加太多啊!不然它们在里面就不能呼吸了,很容易窒息死掉!这是我们家吃时的经验!试试吧 其它搜索的方法,似乎是一样的,也贴进去。 壳闭合的就是活物。完全张开且变色不可购买食用。一盆清水里浸养,就像螺斯一样,可以点上几滴香油(麻油),如泥砂很多隔日才能吃。(题外话:水里加勺盐是对某些水果的做法,如杨梅葡萄樱桃、波萝等) 可以将花蛤放到一只盛有清水的盆里,在盆底再放入一块生锈的铁器,花蛤受到铁锈的刺激,会很快把污泥吐出。

吃海鲜禁忌,海鲜怎样吃才健康

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常吃贻贝有益甲状腺健康。常吃扇贝有助于预防心脏病、中风及老年痴呆症。

贝类海鲜怎么吃才健康?海鲜的吃法

太多的霜意味着冰冻了很长时间,有的海鲜属于解冻之后又再冷冻;使得贝类海鲜远离煮熟的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习惯,如勤洗手、用温水和肥皂洗菜板和案台。海鲜的吃法贝类海鲜如何挑选从声誉好的来源地购买双壳贝类,生贝类海鲜的零售者应该出示发货标签,证明捕捞于安全的海岸;检查冰冻贝类的包装,确保未被拆开及包装袋上有没有小的结霜和冰晶。贝类海鲜如何食用盐水浸泡,充分加热。

秋季海鲜正当时,海鲜粥美味健康营养

现在到了秋季,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这个时候正是吃海鲜的好时节,各种海鲜正是肉多肥美的时候。海鲜通常的吃法都是蒸煮,现在给大家介绍一款美食海鲜粥。供大家学习尝试。水蟹粥米香蟹甜水蟹粥的美味许多人不能忘怀。据楼上楼的店主人彭先生介绍,这里“水

Hash:14740f10d312f313f82080aa38aff72674188e2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